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剧在校园里的应用,集戏剧、小品、心理问题为一体,是既能帮助当事人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又能使其他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教育。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丹 《科教文汇》2012,(10):162-163
大学生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认知社会与社会技能的培养,处理好人际关系,增强其心理素质,丰富其校园文化生活等。在大学校园中我们可以通过重视校园心理剧的价值,坚持校园心理剧的开展原则,加强校园心理剧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来推进校园心理剧,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校园心理剧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通过戏剧创作和艺术表演的形式,对问题进行直观化的描述、解释和引导,通过学生"自己演,演自己"来进行一定角色置换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校园心理剧常被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但在校园心理剧研究领域上的突破和扩展、创设科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心理特点的校园心理剧课堂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努力。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园职院")以"校园心理剧团队项目"作为实践内容,将校园心理剧引入高职学生心理教育课堂,在教学实践中,以活动促进课程,以课程辅助活动;在教学内容上,兼顾理论与实践,强化领悟与反思,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教育意义;让教育深入高职学生内心,进一步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校园弱势群体因为自己在经济、学习、行为上的弱势成为了校园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所以对班级弱势群体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论述班级弱势群体的类型,并且分析了班级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帮助班级弱势群体克服心理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胡新桃  赵丹 《科教文汇》2020,(5):156-157
在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诸多因素中,大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客观存在。由严重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危机事件早已进入公众视野。全面掌握"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学生"一手信息,并对其进行明确分类、干预和管控,成为预防校园不良影响事件发生的主防线。笔者以新疆某医学院校为例,以"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前工作现状下的改革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陆丰 《今日科苑》2007,(9):99-99
心理剧是一种通过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发泄,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精神病理学家莫瑞努1921年首先在维也纳采用心理剧疗法。莫瑞努认为,心理剧的目标是诱发患者的自发行为,以便直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由于学校扩招、网络渗透、就业压力、家庭矛盾等原因,高校校园内学生心理问题矛盾凸显,极端行为时有发生。由于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给校园安全防控工作增加了很多新的挑战。增强针对在校学生的心理防范,已经成为高校安全防控工作的新重点。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关注的重点,主要包括贫困生的自卑、焦虑和封闭心理,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个人、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要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应该从资助政策、心理教育、校园氛围这三个角度同时出发。  相似文献   

9.
滕雪松 《科教文汇》2009,(17):68-68
随着高校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以及社会现代化程度和经济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井已成为家长忧心、学校揪心、社会焦心的重要问题。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着手,对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浅析,并就应对的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倡导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关注和研究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高校的稳定发展,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黎品良 《大众科技》2014,(7):261-262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工作的一线教育者和管理者。辅导员的心理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校园的稳定。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增多,辅导员工作内涵的扩大,理想与现实的价值冲突,社会要求与自身能力之间的不协调,使得高校辅导员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高职院校辅导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文章通过对辅导员的工作现状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解决辅导员心理问题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冯婧 《科教文汇》2012,(27):184-184,19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培养优质人才的基本保证。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提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措施,并制定一套心理危机与排查的流程。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学业繁重,竞争激烈,往往被家庭寄予过高期望,心理负担过重,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中学生出走、自杀、校园霸凌、迫害动物、网络心理问题等屡有发生。因此需要重视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调整心态,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内在校大学生校园非正常死亡事件逐年上升,直接影响着平安校园的创建,给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造成极大的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本文仅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情绪控制方面略加论述,希望能够让在校大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减少悲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情况,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高校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处理好贫困生心理问题是构建和谐校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魏琳 《科技风》2013,(5):209
贫困大学生是现今大学生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社会、人际和经济诸多压力,负面心理问题相对突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贫困观,培养独立的人格,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不仅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双脱贫",也关系着和谐校园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因心理问题等原因而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由此引发了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3)
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使学生受到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抗压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钟婷莹 《科教文汇》2014,(9):17-17,27
本文指出了我国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从提升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抓好和谐校园氛围建设、加强德育教育的正面引导、完善教育的方式手段、认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教学效果的对策,希望对促进我国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了我国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从提升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抓好和谐校园氛围建设、加强德育教育的正面引导、完善教育的方式手段、认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教学效果的对策,希望对促进我国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王欣悦 《科教文汇》2014,(15):194-194
目的::通过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城市1600名青少年,运用基本调查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展开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根据青少年心理问题种类、发生率,观察心理健康干预前后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心理学习班、心理卫生课、心理咨询等,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在对1600例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400例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由13.5%下降至5.75%(P=0.000)。400例观察组青少年在干预前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5%,对照组是8%(P=0.002),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观察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75%,对照组是15.5%(P=0.786)。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