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结合工程认证的要求,江苏大学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自主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和联合开发等模式,设计了"汽车构造原理与虚拟拆装""汽车性能仿真""汽车电子与测试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制造技术"等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所构建的5个平台涵盖车辆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的相关实验、为车辆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和理念。  相似文献   

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实现矿冶工程化学类专业真实实验不具备和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立足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具有扎实基础与优良专业素质拔尖人才的任务,从教学资源的开发、开放共享机制的探索、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以及保障体系的建设等四个方面,探索了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位一体"建设模式。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成立跨学院联合办公室,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具体实施实验室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多学院联合开展虚拟仿真化学化工实验教学创造了条件,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以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前身为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于2015年底第三批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明显。中心以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天津市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为基础,结合国家特色专业、天津市品牌特色专业及国家"985"、"211"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支持着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等六个一级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15年底,实验中心落户南开大学新校区,总面积增加到20 000多m~2,在实验室面貌焕然一新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学生"允公允能"教育。  相似文献   

4.
对物流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建设思路与目标,实验室建设的建设方案和软硬件配置以及实验室管理注意事项进行了研究。以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为案例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情况,介绍了几个典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功能和适合开设的实验项目以及取得的建设成效。为物流工程专业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扬州大学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投资效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组建了扬州大学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中心独立建制,现挂靠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中心整合了扬州大学生命科学相关5个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专业基础实验室的优质资源,其中,含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各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2个、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1  相似文献   

6.
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立了模具虚拟装配和模具虚拟制造两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学生能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完成实验预习、实验学习、实验练习、实验考核、实验报告等教学内容,教师能够进行实验教务管理。采用虚拟仿真实验室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学生有更多有效时间参与实验过程。实行"虚拟仿真实验+真实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克服真实实验教学中的诸多局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面向轨道交通领域的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且现有教学资源成本高、共享性差、不能远程在线使用。江苏师范大学依托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融合Web 3D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研发出动车组模拟驾驶、检修维护、故障诊断、结构装配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实现了车辆工程专业在线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建设了集虚拟实验、创新设计、智能指导和教学管理于一体的网络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了车辆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内涵建设,推动了实验教学资源的在线开放与共享;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相关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依托电工电子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工电子国家教学团队,结合学科前沿和工程应用,开发了软件共享、仪器共享和远程控制三大类并且涵盖基础性、设计性和综合性三个层次的23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采用高端工程仿真软件进行复杂电子系统设计,解决实验教学中高成本和不可及实验的难题。通过电路仿真设计、实体实验调试和产学研项目开发等逐级深入的实践培养环节,与行业工程应用无缝对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满足电子技术人才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山大学智能交通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例,介绍了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构建方式,分析了虚拟仿真教学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思路以及建设体系内容,并阐述了该中心的实验教学特色,为交通工程专业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推动材料类实践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高端创新人才为目标,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经历,针对航空航天用材料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功能、建设思路进行阐述。从学科专业特点、教学改革及本科生培养角度出发,阐明了航空航天用材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特色,并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如何更好地进一步实现共享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福州大学根据"虚实结合,能实不虚"的建设原则,面向装备设计制造工程活动全过程,融合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主要包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体系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等。中心坚持自己的特色和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实现矿冶工程化学类专业真实实验不具备和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中南大学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立足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具有扎实基础与优良专业素质拔尖人才的任务,从教学资源的开发、开放共享机制的探索、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以及保障体系的建设等4个方面,探索了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位一体"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以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虚拟仿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南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积极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融合专业软件,开展实验课程建设,学生可通过外网直接访问并开展实验,提高了仿真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中心的实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材料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国涉及材料学科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现状,归纳了材料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特点。同时分析了材料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即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滞后于材料学科发展以及各高校教学的差异化需求,导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还不能满足材料学科发展的需要。应当围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内容,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加强产学合作,加快当地经济急需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引导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绿色制造是对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材料制备与性能实践平台无法与实际材料制造过程有效结合,实践课程无法满足学生都能进行亲身实践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平台。依托材料专业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和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创建了一系列先进的、贴近工业现场的典型材料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形成了典型材料绿色制造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了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中心简介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国家服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和纺织工程3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依  相似文献   

1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5):218-222
针对当前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形势,首先论述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必要性;然后介绍河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主体框架与层次,并以高频电子线路、数字图像处理、光纤通信等课程为例,详细剖析一些典型虚拟仿真实验的内容、功能和效果;最后阐述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通信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丰富了本专业的实验结构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科技大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为例,介绍了化工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资源的具体内容以及中心的教学特色。以辅助教学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工程实践平台为主体,构建了多层次、递进式的虚拟仿真教学体系和三梯度、"软硬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提升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8年,2013年被评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主要面向本校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物流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开设实验课程。中心使用面积1708m2,拥有实验仪器设备669套、总资产2515余万元,年接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以传统方式为主、实验设备固化、内容陈旧、过程可观测性不强、实验计划囿于时空等问题,文章提出以虚拟仿真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案。通过重塑多层次模块化的虚拟仿真实验内容,开设以学为中心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等,构建工程化、综合性、创新性的机电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推进教学质量与专业水平上新台阶,培养机电特色的高水平工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