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介孔炭是吸附材料中孔利用率较高的一种材料,其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也不相同.该文通过改变模板剂与碳源质量比的方法制备出不同孔径分布的介孔炭材料,从而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同时研究了合成材料对罗丹明B、亚甲基蓝和活性艳红等目标污染物的染料溶液的吸附性能.实验采用挥发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介孔炭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氮气吸—脱附实验对介孔材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控制溶液的p H、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研究合成介孔炭材料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炭材料具有有序介孔结构,孔径在1.286~3.008 nm范围内可调控,并且孔径分布最均匀的介孔炭对不同的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在15.55~24.83 mg/g之间变化,不同孔径分布的介孔炭对相同的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在8.75~24.83 mg/g之间变化,合成材料表现出了较好的选择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2.
商品化活性炭(AC)经柠檬酸预处理,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改性,将得到的改性活性炭(SDS-AC)用于铜离子的吸附,考察改性剂用量、吸附时间、p H、SDS-AC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SDS-AC吸附铜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0.3%的SDS改性剂量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为38.7621 mg/g,约为AC吸附量的2.5倍;200 m L铜离子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溶液吸附性能最佳条件为SDS-AC投加量为0.200 0 g,p H值为5,吸附时间为60 min;Langmuir等温线更符合铜离子在SDS-AC中的吸附行为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合成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并加入葡萄糖得到改性材料MgAl-C-LDHs,以XRD、FTIR、N2吸脱附表征材料,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测试其对磷酸盐的吸附容量,结合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解析吸附过程。实验表明:改性后的MgAl-C-LDHs比MgAl-LDHs的比表面积提高16%,对磷的吸附容量提高19%。朗缪尔模型能更好描述MgAl-LDHs对磷酸盐的吸附行为,MgAl-LDHs表面相对均匀,吸附以单层吸附为主?弗兰德里希模型能更好描述MgAl-C-LDHs对磷酸盐的吸附行为,MgAl-C-LDHs对磷酸盐以多层吸附为主。MgAl-LDHs和MgAl-C-LDHs对磷酸盐的吸附与伪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更吻合,吸附过程均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4.
以硅酸钠为硅源,蔗糖为碳源,硫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碳热还原反应合成碳化硅(Si C),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附-脱附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碳化硅试样具有典型的介孔材料特征,改变硫酸与蔗糖添加量可以调控和优化产物结构;当反应物配比n(C):n(Si):n(S)=3.00:1:0.44时,可制得比表面积为235 m2·g-1、孔体积为0.46 cm3·g-1的碳化硅。  相似文献   

5.
以丙醇锆为锆源,有机小分子三乙醇胺作为络合稳定剂和模板剂,通过水热合成途径制备了二氧化锆介孔分子筛.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低温N2吸-脱附法等表征手段,考察了TEA加入量对二氧化锆介孔分子筛结构的影响,并探析了TEA在介观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磷酸介质中,以异丙醇铝为铝源,采用直接合成法合成出Al-SBA-15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FT-I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静置时间对Al-SBA-15介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模板结合煅烧的方法,合成得到磷酸钛介孔材料,研究了煅烧温度对磷酸钛介孔材料的介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了X-射线粉末晶体衍射技术(XRD)、低温N2吸脱附技术、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HRTEM)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高温煅烧对材料的介孔结构不利,并使材料晶体化;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在500℃下煅烧得到的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150mA/g下充放电,材料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4mAh/g,而650℃时的材料只有64mAh/g.  相似文献   

8.
以桃壳活性炭为载体,四乙烯五胺(TEPA)为改性剂,进行直接改性、HNO3氧化后改性,考察改性后活性炭的孔隙特征及其对CO_2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改性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孔径增大。直接改性后,活性炭对CO_2的吸附性能没有明显增加,HNO_3+TEPA复合改性后,对CO_2的吸附性能显著提高,303 K时,对CO_2的吸附量从改性前的0.39 mmol/g提高到0.73 mmol/g。TEPA的投药量影响复合改性效果,最佳投药量为20%。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小分子三乙醇胺同时作为水解抑制剂和模板剂,丙醇锆作为前驱物,通过溶凝胶工艺合成了二氧化锆介孔分子筛.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低温N2吸-脱附法等表征手段,考察了晶化温度对二氧化锆介孔分子筛介观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硬模板法,使用价格低廉的间苯二酚作为炭前驱体,采用氟化铵作为氟氮来源,合成氟氮掺杂的有序介孔碳(F-N-OMC)。在1 000℃时制备的氟氮掺杂的有序介孔碳材料中,大量的氟氮原子(F原子数分数为0.35%,N为2.25%)均匀注入到高表面积的石墨化碳基体(671.3cm~2/g)和有序介孔通道内(6.2nm)。碳骨架内的氟氮原子的合成效果可以显著地极化相邻碳原子,并推动由缺陷引发的氧还原反应活性部位的形成。这将有助于氧还原反应性能的提高,因此氟氮掺杂的介孔碳材料有望成为高效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以二氧化碳为C1资源的羰基化反应的最新进展,并分析了二氧化碳开发应用的可行性.常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烯烃、炔烃、卤代烃等发生羰基化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而光催化下二氧化碳与不饱和烃、酮、芳烃等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羰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12.
碳足迹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召开,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碳足迹,以及节能减排的讨论成为各家媒体热议的话题。有关专业机构还设计出一个碳足迹计算器,让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那么,  相似文献   

13.
碳足迹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召开,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碳足迹,以及节能减排的讨论成为各家媒体热议的话题。有关专业机构还设计出一个碳足迹计算器,让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那么,这个“碳足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  相似文献   

14.
激光轰击制备碳纳米管及其相关纳米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d:YAG脉冲激光在常温常压下轰击浸于乙醇流动相中的铁/石墨混合靶进行制备碳纳米管的研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现代分析技术分别对激光轰击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铁为催化剂,激光波长为1064nm,激光功率密度为4.5x10^9W/cm^2的条件下可成功制备碳纳米管,并且,透射电镜观察到所得的碳纳米管管径约为20~50nm,长度约几百nm,最长可达1μm以上。  相似文献   

15.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社会不断前进的源泉,本文依据现在国家对人才的需要,积极探讨低碳创新人才的培养,旨在提高全民的低碳教育意识,为实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Surabhi Potnis 《Resonance》2017,22(3):257-268
This article aims to highlight the amazing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uses of the more recently developed allotropes of carbon such as carbon nanotubes, graphene, fullerene, and buckypaper. This is an area offering wide opportunity for research, especially due to the multidisciplinary nature of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二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认为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无毒,但当吸入过量时,会对呼吸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与麻痹.建议教材中应把"二氧化碳有毒"或"二氧化碳无毒"的性质表述改为"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无毒".  相似文献   

18.
Conclusion The phases and forms of carbon cover a wide spectrum of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Research in carbon unveils the rich science underlying, which facilitates better understanding. Many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are at the offing and lot of avenues still remain unexplored.  相似文献   

19.
利用原位反应过程分别制备碳纳米管、活性炭和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体负载硫化镉的复合材料, 进行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碳纳米管和活性炭作载体时, 光催化降解反应速率常数为没有载体条件下的3. 6倍和8. 8倍.按质量比为20∶80的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载体承载硫化镉的光催化性能又显著高于分别以碳纳米管和活性...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及其在萃取和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