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1,(15):88-88
詹妮弗·洛佩兹获《人物》年度"最美女性" 美国娱乐周刊《人物》近日公布了2011年度全球最美人物榜单,美国艺人詹妮弗·洛佩兹获评"最美女性"。洛佩兹将自己的美归因于"生活中充满了爱"。她说,这个奖项令她感到开心和自豪,"自豪的是我已经不是25岁!"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女性参与政治生活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玻璃天花板效应"。笔者通过分析女性政治参与中存在"玻璃天花板效应"的具体表现和原因,从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邵丽在小说《木兰的城》中,展开了一幅众生驻足"城"之相。他们围绕"城"呓语着对"城"的迷恋。木兰即是迷恋者之一,她不仅是一群农民的代表,表征着传统,同时又作为女性,展现在女作者的女性视野聚焦之下,这使其更具透视转型时期女性意识的价值。在这群游走于"城"的农民中,有两  相似文献   

4.
叶俊华  丁林 《新闻世界》2011,(6):131-132
被誉为"世界政治采访之母"的法拉奇,一生采访了众多驰骋国际政坛的风云人物。考察其采访的风格和特点,不难看出"主观介入"是她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丁玲自身对时事政治的敏锐观察、自身的生活经历都对她的作品产生了影响。她的思维不断地向政治意识靠拢,使她笔下的女性的思维不断与政治思维相融合、触碰。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的中国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占据了"半边天",女性读物市场占整个出版物市场很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而,针对女性的出版物必须满足女性读者及相关读者的多层次需要。  相似文献   

7.
每当一个政权推翻另一个政权成为统治阶级的时候,就会留下有益其统治的历史、文化等,当父权社会代替了母系社会,《圣经》便出现了。这里之所以不用"母权社会"而用"母系社会"称呼她,就是因为在那个时候,虽重女却不轻男,是个男女平等的和平时代。而接下来的社会却被称之为"父权社会",这个时候男女不再平等,女性不但不受到重视反而遭到压迫。为了使女性不再受压迫,历史上人们也做过许多努力,而今天,新一代的女性需要的并不是支配男人的统治关系,而是男女平等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是一位有很强的女性主体意识的作家,在《长恨歌》中,其女性主体意识主要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状态下女主人公王琦瑶的行为心理描绘来实现的。王琦瑶虽然有缺陷,但有明确的"人"的意识和"女人"的意识。少女时代的她对未来满怀梦想,努力改变自己低下的生活处境,追求美好生活;经历了巨大的人生磨难后仍然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生活,追求幸福的爱情,母性意识得到一次次的突显和张扬。  相似文献   

9.
李昂被台湾文坛称为"叛逆的女性",她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小说《杀夫》,震惊了当时的文坛,尖锐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势力和男权主义对妇女的压迫和妇女本能的反抗,其批判的锋芒直指男权社会。"新写实"的代表作家池莉在90年代也构建了一个现代社会的"杀夫"故事——《云破处》。《杀夫》和《云破处》在"杀夫"的故事框架下,都有对人性恶的书写,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对早期"垂帘听政"赵威后的不讲政治的政治家史迹进行钩沉,从赵威后两次对齐使的询问和她派爱子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这三个历史事实,来阐述她不讲政治的女性政治家风采。  相似文献   

11.
龙腾 《兰台世界》2011,(10):17-18
秦良玉是明末巴蜀地区一位杰出的女土司。她创建"白杆兵",并协助官兵平叛戡乱,抗清勤王,立下了无数的赫赫战功。本文通过全面评述她忠君爱国的一生经历,旨在激发当代民众尤其是女性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2.
"五四"初期,初登文坛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个体体验和女性特征,把母亲书写作为自己的园地,拓宽了女性巨大的写作空间,并一度成为她们在公共生活中的最纯表达、最佳表述和发言权。当现代的国家民族主义要求妇女以国民的身份承担为国家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母爱言说成为分享男权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民族国家话语的权利工具,展现了女性独特的思考和参与民族国家建构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新生代的界定及划分在众多的文献当中,关于代际的划分方法有很多种。与网络新生代相近的是张莉萍副教授在其《都市新新人类与新新文化研究》一文中关于"新新人类"的划分,她采用了杨雄教授的政治代际划分法,基本按十年内出生为一代进行划分。她认为新新人类指1976年~1985年出生的第五代群体,并从成长背景进行了其文化形成历程及特点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敏 《青年记者》2017,(32):21-22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国际政治舞台上,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国家政治的高层.调查数据显示,上世纪50年代,担任一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女性仅有1人,60年代有3人,70年代有7人,80年代有11人.到了21世纪,女性领导人数量显著增加.①这些女性领导人不仅在国内享有领导权威,而且在国际政治话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蕾莎·梅通过英国大选于2016年7月13日就任英国首相,成为国际女性领导人的典型代表.她一就任即成为国际媒介的“聚焦点”,尤其受到美国媒介的关注,有学者认为,英美两国关系依托三股力量:强大的情报与军事资产、英国的欧盟成员身份以及应对中东和亚洲的一个伙伴.②在特蕾莎·梅就职期间,英国脱欧等标志性事件使她及其政府备受华盛顿邮报网的关注.特蕾莎·梅作为集性别与政治为一体的典型代表,在作为他者媒介的华盛顿邮报网的新闻报道中呈现出了怎样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5.
徐健 《新闻世界》2011,(7):172-173
女性形象在广告中一直存在一种两极分化的定式,"贤妻良母"的传统形象和"超前消费"的花瓶形象,抹杀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自主性。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策略分析方法,以台湾PayEasy女性购物网站广告为例,在批判的基础上,通过从女性传统性别角色的定位、女性形象的商业化倾向、"女性美"等几个方面对广告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重新思考广告中女性形象,反映当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拇指运动"作为大学校园一种流行的情感沟通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而"异地恋"和"女性大学生"分别在恋爱领域和性别领域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运用问卷调查、内容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拇指运动"对异地恋女性大学生情感沟通造成的负面影响与原因,有利于深层次地进行女性与传播等社会科学研究,有利于异地恋大学生建立亲密合理的爱情与性别关系,同时为女性性别工作者和女性心理研究学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电视"无痛人流"广告中存在着现代消费社会"女性范例"的符号化过程。具体地说,广告通过女性对男权意识形态的臣服(情色身体)——女性对技术意识形态的接受(技术化的身体)——女性对消费意识形态的接受(消费化的身体)的符号化机制来构建"女性范例"及"代入感身份"。并且,广告中还存在着技术意识形态和消费意识形态的共谋关系。  相似文献   

18.
女性阅读及其“身心灵”导引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女性阅读的特点,指出女性阅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归纳了几个女性作家及其"身心灵"代表著作。构建女性阅读学,加强女性阅读治疗的本土化研究,有利于女性"身心灵"导引和治疗,并推动我国阅读疗法的不断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我所读到的、关于"情妇"这一特定女性角色和生活方式的最精深也最坦诚的理解。作者以一个情妇和作家的双重身份,第一次以女性为认识主体和价值判断主体,打开"情妇"的内面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女人被承认为具有女性躯壳的无限复杂的人,而不是女性躯壳。  相似文献   

20.
《大观周刊》2013,(1):17-18,21
林黛玉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女性形象,她集许多美好的特质于一身,然而,她的身上同时也存在着病态人格的一面,这种病态的人格给她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关照这种病态性格对她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结合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阐述,以此,浅谈黛玉的病态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