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每两年.路透社北美图片编辑Gary Hershom都要取笑我. 作为全球总编辑.我总是试图参加每一届奥运会.了解运营情况,看我们如何报道,去见朋友.去看比赛.去假装我还是一个全职记者.  相似文献   

2.
户口.择校费,房子……都只是浮云.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一个理由.然后和爱的人“我要带你到处去飞翔.走遍世界各地去观赏”。  相似文献   

3.
谢芳 《档案天地》2009,(5):6-10
我与《青春之歌》相遇 1959年年初.剧院正准备组织小分队.奔赴福建前线进行慰问演出。有一天我站在宿舍的沙门里随意往外看去.只见一辆小汽车停在了剧院的球场上.从里面走出一个人.直奔院部去了,不知是做什么的。不久便听说北京电影制片厂欲将小说《青春之歌》拍成电影.想让我去试一下林道静这个角色。来人是该片的副导演刘春霖。  相似文献   

4.
黄裳谈巴金     
一九五六年我到四川去旅行.过成都时曾去访问李家(巴金老家)的旧宅。不记得那地方已经改为一个什么机关了.只在大门口张望了一下.远远地看了可能曾经是巴金的卧室和书房的屋子.就走开了。我没有走进去.没有去看花园.没有去凭吊鸣凤自沉的湖边“遗址”。这就证明我的“历史癖”并不太深.头脑也还比较清醒。不过我当时确是有着一种小小的计划。我想.  相似文献   

5.
又是一个……我皱了皱眉头,转过身去.不再看身后的尸体。我叹了口气.示意牧师去超度亡者。“队长……”传令兵跑了过来.“城主召见。”  相似文献   

6.
程军林 《新闻前哨》2010,(12):78-78
要改进电视时政新闻的报道.必须明确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始终要牢记从政治的高度去把握它、用平民的视角去审视它、用丰富的电视手法去展现它。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很奇妙的填字游戏:当你在“业”字前面填“职”字.你会去掂量。去计较:当你在“业”字前面填上“事”字.所有的苦就都成了乐。  相似文献   

8.
邵继红 《大观周刊》2012,(46):310-310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相似文献   

9.
《大观周刊》2010,(31):44-44
“如果你是一名店长,如果有一天你看到店里地板上有一个啤酒罐.是吩咐服务员去清理,还是自己弯下腰捡起这个啤酒罐。一念之间.将决定你离一个优秀店长的距离是近还是远。”  相似文献   

10.
胡晓萍 《大观周刊》2013,(3):201-201
在课堂上学生学得了一定的知识.通过训练操作巩固了知识.智力也得到了开发.但这远未达到课堂教学实现了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因为这离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最终提高还有一段检验、巩固、提高的距离,而要使课堂上的所学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运用到其他各领域中去.这还需要一个再提高再创造的过程。要让历史走进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1.
陈颖 《新闻世界》2008,(10):50-50
安徽阜阳是一个农业城市,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每年高考发榜时。在被录取的学生中总有一部分考生由于家境贫寒,在大学的门槛边徘徊。为了能让孩子继续学业,他们的父母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或农闲时进城做零工,直到孩子去高校报到才匆匆赶回家送学费。为了能让自己继续学习,他们中.有高考一结束去外地打工的姐弟:有一个暑假都在打零工、打完一个再找一个的兄弟;有利用假期去当家教、去餐馆端盘子的男生和女生们……  相似文献   

12.
1935年8月.中共汤原县委应集贤区委的请求.决定叫我带一个十八人的小队.去集贤镇一带开展游击战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吃完午饭我们驱车去卢赛恩.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历史名城。 几天前儿子在网上预订了旅馆。他对我说:妈.我们到卢赛恩就住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监狱旅馆.价格特便宜.只需50瑞士法郎一天(合人民币325元),你介意吗?我说:我不介意.很有创意,去见识一下也蛮好的。这是一座由监狱改建而成的旅馆.监狱始建于1860年,后来又两次扩建.  相似文献   

14.
王金民 《大观周刊》2012,(49):257-257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但不知何时.作业成了学生的一种包袱、一个枯燥而义不得不去投入的活动。一个压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的祸手。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新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15.
职场中的人们.每天要去承受竞争带来的压力.上司的好恶往往决定着员工的职业前途,员工如何去面对上司.自然是一个不小的课题。在现实社会中,许多员工屡犯禁忌,不懂职场生存技巧,致使自己难以和上司更为融洽地相处。  相似文献   

16.
蒋剑翔 《军事记者》2009,(12):59-60
我17岁高中毕业去部队.这是人生的一个机遇.一个亮点。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读书时一向成绩很好,当班长,当团支书,当学校团委副书记,中学阶段就在省《湘江文艺》等刊物发表作品。我很喜欢读书,可高巾毕业了,书也读到头了。那时没大学可考.于是就一心想在写作方面发展一下.  相似文献   

17.
“我这么一个国际活跃分子.为什么不去哥本哈根吵架.而要蹲在村里头?我觉得.目前来讲。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恐怕比谈论还要更重要,或者说这种实际的模型本身就是一种话语。”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值得去回忆的夏天.作为奥运会注册记者.在北京的这段采访的日子.足快乐的。当圣火熄灭.回想起这段口子.心情依然不能平静.拾起记忆的碎片.又觉得仿佛一切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更需要现代的手段去管理.尤其对于熟悉网络生活的年轻员工来讲更是如此。他们习惯于到论坛上去发表或支持各种观点.习惯于在博客里展示自己。因此.如何利用论坛和博客服务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HR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偶然中,进了这个专业。那天打电话查询的时候.听到我被录取在档案专业.一下子有种迷茫的感觉。后来一个个去通知老师、同学,他们一个个问我。这个专业干什么的。再次迷茫。说真的,对这个专业没有什么很清晰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