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对高能量密度电能存储系统的需求,建立了高比功率超级电容和高比能量蓄电池复合使用的复合电源系统。在复合电源架构的基础上,结合复合电源4种不同的工作模式,采用动态规划算法管理复合电源能量分配,搭建了基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实验平台,利用任意波形发生器模拟不同工况。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规划算法能有效地优化复合电源系统能量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针对降低纯电驱动汽车能耗的问题,以纯电驱动汽车为对象,阐述了再生制动原理,指出再生制动技术对于电动汽车发展的必要性.介绍了再生制动技术,对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中的储能方式进行了分类与优缺点综述.针对不同电动汽车的运行工况,对再生制动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和实现方法,以及每种控制策略对能量回收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微型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状况,分别从微型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机控制、电池管理及能量回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对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发展微型电动汽车是适合我国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储实验平台硬件封闭、占地空间大的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项目驱动、模块化的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实验平台。首先构建基于三端口直流变换器的实验平台,其次设计光伏、储能及负载的功率变换拓扑,然后建立变换器控制系统并研究控制策略;设计主电路电感、电容参数及系统电路,进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最后完成软硬件实验平台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三端口直流变换器负载电压调整率小于2%,系统效率高于94%,光伏侧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蓄电池实现稳定充放电功能。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建立电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电驱动系统各总成部件的参数。同时,设计整车控制策略,并基于滑模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设计电动机控制器,以提高整车效率和性能。最后进行仿真试验,其结果表明:设计的电驱动系统模型有较好的控制准确度,为纯电动汽车整车研究提供了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6.
"多能互补"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也成为我国应对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为提供本科生教学实践平台、研究生工程试验平台,研发了车用风-光-电互补储能系统试验平台。在明确试验平台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关键部件选型,完成试验平台搭建。试验平台主要包括光伏发电模块、风力发电模块、动力电池模块、电池均衡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等,可实现光伏发电特性试验、风力发电特性试验、动力电池均衡管理试验,从而为风-光-电互补储能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基于电流-电压双环PID控制策略的蓄电池-超级电容复合电源实验系统,在MATLAB环境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并搭建电路进行实验。仿真及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满足了脉冲负载对电源所提出的比功率大、比能量大的要求,同时改善了蓄电池的负载特性,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为破解目前电动汽车用电池剩余电量准确预测这一难题,在对影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基础上,建立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SOC预测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首次提出蝙蝠-粒子群算法优化训练BP神经网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方便、快速、准确地实现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预测,提高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能量效率,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对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与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能源互联网中存在越来越多诸如电动汽车等具有“源”“荷”双重身份的电力设备,这类设备大多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实现双向功率流动。为了使实验教学紧跟专业技术发展前沿,结合双向Buck-Boost电路和模型化编程手段,完成了双向DC/DC变换器创新实验平台的设计。以电感电流为参考分析了Buck-Boost电路的双向工作模态,对实验平台硬件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并介绍了典型控制策略的模型化软件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实验案例。典型控制实验和光伏发电MPPT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实验平台的软硬件设计,也体现出平台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再生制动是汽车节能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汽车上常采用的4种再生制动能量储能方式是蓄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超高速飞轮储能和液压储能.文章在介绍以上4种储能方式特点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技术参数,总结了当前储能方式的各种方案,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