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日生活活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意图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规程>的认识和理解有了一个质的转变,真正树立起"一日生活即课程"的教育观,将一日活动作为幼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幼儿进餐、午睡等生活环节,设计游戏化的教育活动,科学地为幼儿的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健康的生活中愉快、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让幼儿在枯燥的体育活动中充分感受到快乐,作者设计了活动<小刺猬背果子>,在活动中以音乐节奏引导,激发幼儿参与动作练习的兴趣;在游戏中以不同的音乐旋律作为活动背景,启发幼儿表现动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理念,给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挑战,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让幼儿带着疑问走向生活,再由生活走向绘画幼儿绘画就是让幼儿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画西瓜,可先让幼儿吃西瓜,让他们通过直接观察以及教师的提问让他们知道西瓜有圆形、也有椭圆形的,瓜瓤是红红的瓜子有咖啡色的,也有黑色的。这样幼儿就有了鲜活的素材,画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二、让幼儿边玩耍边做手工制作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我先把幼儿分组,让每组的每一名幼儿做一个有趣的动作,其他幼儿把这个动作用纸或别的材料做出来。…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希斯金的<林中雨滴>和肖邦的<雨滴前奏曲>,初步感受雨中大自然那宁静、幽远、朦胧、清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吴敏峰 《考试周刊》2014,(99):186-18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需要。区域活动作为幼儿集体活动的一种特殊的有效形式,备受大家青睐,它为幼儿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同时运用多种不同材料引导幼儿自主、自发地游戏、学习。但如何把区域活动做得精彩,关键就在于准备投放的游戏材料。首先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观察、记录、分析幼儿的需求、能力、可  相似文献   

6.
一、寓德育于游戏活动之中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和语言角色游戏是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最好形式,因为游戏需要幼儿之间密切配合,需要幼儿之问用语言去进行交流,需要自己角色的扮演,所以通过游戏,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热爱劳动、团结协作和社交能力等,如在<学做解放军>体育活动游戏中,借助我园的小山头开展活捉敌人的游戏,包括钻山洞,过独木桥,越障碍,穿过封锁线抢占山头,一举活捉敌人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7.
【设计思路】《纲要》指出:“教育生活内容要贴近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能看到影子。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的变化,都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探索影子秘密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幼儿亲自去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因此,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李静 《考试周刊》2014,(31):189-189
<正>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所谓"区域",就意味着选择的可能性,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但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从区域活动开始到结束,许多老师忙得团团转,介绍新材料、安排幼儿入区、参与幼儿  相似文献   

9.
开火车     
许敏霞 《早期教育》2002,(12):31-32
设计意图 3-4岁的幼儿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开始关注事物的某些属性,如大小、长短、多少、颜色、简单形状等.在<开火车>系列活动中,我们利用火车玩具,让幼儿在摆弄操作中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了解各类物体的属性及明显的差异,并在游戏中体验两种不同属性物体的交叉重复出现,初步涉及有关规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廖丽君 《考试周刊》2014,(98):195-195
<正>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幼儿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既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又能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有效地探索呢?一、给幼儿自由选择的空间、做孩子的玩伴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除了为孩子准备数量充足、种类  相似文献   

11.
姜如萍 《早期教育》2004,(12):35-3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一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二是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三是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幼儿园集体谈话活动在引导幼儿交流感受与经验、分享成功与快乐的同时,让幼儿有了更多倾听与表达的机会,因而,倍受教师的关注.但在现实工作中,由于部分教师认识或组织有失偏颇,常使谈话活动陷入"冷场"和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境地.本文试从幼儿园集体谈话活动与幼儿语言发展这个角度,就如何组织一个幼儿敢说、可说、愿说、会说的谈话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设计思想天气预报对幼儿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班级内请幼儿用标志记录天气变化,幼儿轮流担任广播员介绍天气情况已是孩子们最愿做的事情。教师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天气,培养了幼儿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设计此系列活动,意在进一步满足幼儿的探求欲望。活动一科学活动———多变的云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云的形成原因及种类。2.知道天气与云量的关系。3.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及热爱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1.在教师指导下,让幼儿设计一张一周天气记录表,并请家长协助用标志记下来(主要记阴、多云、晴…  相似文献   

13.
张玲玲 《考试周刊》2014,(57):191-191
<正>泥,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特别生活在农村是非常好的自然资源,于是我选择了这个适合幼儿的资源,选择了中班幼儿,开展了4次不同的玩泥活动,让幼儿在玩泥中发现、探索。一、谈谈4次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反思活动一:收集泥土时间:2014年3月13日活动过程:1.教师分配人员:2人一组,每人一个挖泥的工具。2.教师交代任务:将泥土挖到小水桶里,看哪一组能把水桶装满。3.幼儿挖泥,在挖泥的过程中,探索泥土里的秘密。  相似文献   

14.
凝雯  王素 《早期教育》2002,(5):28-29
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和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实际状况,制定了<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和<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内容与目标>,这是建国以来全民科学素质培养的一件重大事件,其实施项目子课题<幼儿科技活动的实践研究>开题会于2002年1月26日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位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总课题负责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素介绍了总课题的情况,并对幼儿园如何实施<科技普及活动指导纲要>进行了辅导.  相似文献   

15.
杨慧 《早期教育》2004,(9):27-27
设计意图:在环境的创设上,教师往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但幼儿未必喜欢.根据<纲要>的精神,环境布置应创设开放性教育环境,体现环境的可操作性、参与性和层次性,我们班开展了"惊奇一线"主题墙饰活动.  相似文献   

16.
李继红 《考试周刊》2013,(31):191-191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幼儿天生好动,好奇心强,总想对感兴趣的事物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操作正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的一种先试后讲的方法,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在幼儿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设计意图3~4周岁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模仿能力和初步的创作冲动。为了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而设计了“动感娃娃”活动。本活动以“电动娃娃”作为切入口,让幼儿从观察到模仿,从模仿开始到简单的动作创编,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受音乐的快乐及舞动的乐趣。二、活动目标使幼儿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帮助幼儿学习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三、活动准备电动娃娃一个,活动音乐一段,录音机一台,自制小舞台一个。四、活动过程(一)律动入室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按…  相似文献   

18.
<正>一、"趣化"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1.创设情境。凭借白板丰富的资源,让幼儿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在《小猫钓鱼》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小猫和朋友们去公园的游戏背景,选取的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富有童趣,画面色彩鲜艳,动感十足,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整个活动,我主要设计了《朋友去公园》、《选鱼竿》、《做美味鱼》几个环节,各环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精彩的乐曲,体现了动物与自然、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和谐之美,其中所展现的和谐优美的意境令人神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因此,我设计了音乐活动<森林狂想曲>.该活动整合艺术领域和语言领域教学内容,以故事情节为乐曲作诠释.我不仅希望通过活动使幼儿获得艺术熏陶,提高艺术表现力,也希望让孩子在关爱、互助的氛围中体验和谐之美,使身心健康、愉晚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燕 《考试周刊》2014,(14):180-180
<正>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任何事的重要基础,增强幼儿体质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教工作人员提出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参加一些富有内涵和意义的体育活动,幼儿借助对各种活动技能的掌握使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充分发展。表面上看似无忧无虑玩耍的体育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掌握技能的活动过程,更需要幼儿付出一定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学会或者熟练掌握某种技能。这一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孩子在活动中碰到困难,在困难面前停滞不前,一遇到挫折就不能坚持,老师或者父母要采用恰当方法不断鼓励和督促。其中体育活动成功教育的效果显著,就是让孩子在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