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化进程中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上海现代化进程中对竞技体育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思路与构想:建立“长江三角洲区域竞技体育发展中心”;都市体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加快上海竞技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形成上海竞技体育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拓宽上海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缪佳 《体育科研》2013,(6):1-3-7
上海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竞技体育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金牌的过度追求、新型的运动员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后备人才问题逐步成为制约上海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好两大矛盾——“竞技体育职业化与金牌的矛盾”以及“竞技体育职业化与专业化的矛盾”成为上海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的难点.上海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须有所为有所不为:竞技体育必须建立在大众体育的基础上,只有大众喜欢的项目,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化、职业化;竞技体育的源泉是青少年体育,需花大力气去培养青少年参与体育的兴趣.竞技体育不能忽略大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不应无谓追求城市形象、不要盲目追赶世界职业体育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缪佳 《体育科研》2011,32(2):16-18
上海“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国际大都市,这对上海竞技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上海竞技体育的发展为主线,分析和思考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赋予竞技体育的任务和使命。  相似文献   

4.
把“竞技体育竞争力和本市运动员对国家贡献率”列入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目标之中,这既对上海竞技体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一种探索。即将到来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是对上海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一次检验。通过对“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相关评价体系的目标溯源,以及上海竞技体育在奥运会和全运会的成绩分析,探索上海竞技体育在现代化城市中发展的难点,并基于著名体育城市、上海城市特色文化及上海创新发展观念等视角,思考上海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的上海竞技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课题组 《体育科研》2009,30(1):18-22
改革开放30年,是上海市竞技体育发展最好最快的30年。改革开放为上海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极其难得的机遇。上海竞技体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得益于上海体育系统的深化改革和与时俱进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上海竞技体育历史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鸦片战争开始 ,从竞技体育队伍的起源、初步发展以及解放后的正式形成、文化革命时的沉沦、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等 ,对上海市竞技体育的历史 ,包括人物、设施、投入等进行了不同维度的系统研究和论述 ,以期从上海竞技体育的发展映射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程 ,旨在提高上海和中国整体竞技体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鸦片战争开始,从竞技体育队伍的起源、初步发展以及解放后的正式形成、文化革命时的沉沦、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等,对上海市竞技体育的历史,包括人物、设施、投入等进行了不同维度的系统研究和论述,以期从上海竞技体育的发展映射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程,旨在提高上海和中国整体竞技体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上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引进?还是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4):1-4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曾为中国的竞技体育培养了不少优秀运动员。但随着上海经济发展,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面临着危机,上海不得不为实现全运会目标而大量引进外省市运动员,这一举措虽然缓解了上海后备人才匮乏的矛盾,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上海原有的输送系统受到阻塞,上海业余训练经费支出和业余训练人数减少,引进运动员退役后如何在上海生存等等。上海要兼顾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和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以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和上海本身的经验,改变固有的竞技体育发展思路,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竞技体育。  相似文献   

9.
上海体育要建成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都市,就要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上海竞技体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创新驱动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挖掘竞技体育社会价值、改变竞技体育发展观念等诸多挑战。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竞技体育在历史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背景下,上海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集聚优势、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所带来的牵引优势以及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所带来的资源优势等机遇。同时,上海竞技体育也面临着来自人口资源、财政资源、土地资源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抓住这些机遇,破解这些挑战,进而实现上海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建议:一是将上海竞技体育发展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二是建设政府、社会组织与市场组织多元主体参与的竞技体育治理体系;三是提升竞技体育发展的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四是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1.
罗玲 《湖北体育科技》2016,(11):965-967
研究目的:分析并总结上海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为促进上海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研究方法:SWOT-PEST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和结论:优势是上海市的经济、地理位置、国际知名度等促使运动的长期发展;劣势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少,教练员队伍建设不完善;机遇是国家及相关企业大力支持竞技体育的发展,国家体育转型时期为上海市竞技体育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威胁是与体育强国或体育强省的差距及基础体育发展制约竞技体育发展。上海市需要加强竞技体育队伍建设,提高群众体育基础,加大体育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2.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6):1-6
从对上海运动员(包括引进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成绩的分析,总结上海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奖牌及参加人数最多的游泳项目的发展特点,提出上海竞技体育发展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先进的训练理念、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既有国际影响力、又能成为未来社会栋梁的新型运动员。并探析上海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奥运会为主要发展目标,在提高上海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辐射、引领中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我国体教结合发展取向的阶段性特点,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上海市体教结合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体教结合未来发展取向成为我国竞技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对运动员及普通学生进行的全面教育;学校竞技运动开展是对学校教育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访问法等,以上海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为重点,对上海市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机构、运作、现状、资源体系及其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上海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及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背景下的大型体育赛事市场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