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是《杂技与魔术》创刊30周年,即而立之年。如果我把刊物比作一个孩子的话,那么它出生在1981年。我是1984年从中国青年出版社《旅行家》杂志调来的,那时刊物刚刚才3岁,正是婴儿时期。我1998年退下来,在刊物整整工作了14年,共编了八十多期刊物,离开时,刊物17岁,已经是大小伙子了。如今一晃,刊物已进入而立之年。它站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迎来了26名特殊的学员,他们全部来自四川宜宾贫困家庭。经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和宜宾市教育体育局协商,这些学生的学费由杂技学校承担,生活费由宜宾市教体局承担,在吴桥经过两个月的适应期后,学员进行双向选择,留下来的人在吴桥学习6年杂技。飞越2000公里来到吴桥2019年3月28日,26名来自四川宜宾的贫困学生,从成都飞到济南,又从济南坐车来到吴桥杂技艺术学校。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杂技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文化气息,据史料记载,最早的杂技艺术表现可以追述到新石器时代。后来随着朝代的不断更迭,杂技也经历了从汉至宋的辉煌时刻以及从元至清的没落消沉,至近代,杂技艺术更是被社会所遗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杂技艺术才又得到新生。  相似文献   

4.
引言:从上世纪五50年代起,中国杂技逐渐走入国际市场。从一开始的访问演出,到后来的民间交流、国际大赛、商业性演出等,越来越红火,逐渐占据了国际杂技演艺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中国杂技知名度的提高和世人的认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看到了中国杂技的神奇,开始了与中国杂技培训方面的合作。从要求中国杂技派教练到该国开班训练到该国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合作的需求日渐旺盛,形成了一股热潮。如今世界上已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在杂技人才培训方面与中国展开了合作,其中最多的就是非洲国家。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笔者作为中国文化部的外派教练,有幸亲身参与了这样的杂技培训活动,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广西杂技,开启了本土杂技用文化名片“说话”的功能。杂技展现人驭物的超高本领,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杂技本体保留着奇巧、高难、惊险,并以此凸显人自我超越与征服的精神特点。但它的短处也十分明显,即叙事功能薄弱,被人称为“哑剧”。从发展历程看,杂技不断地自我革新,从简单的人体技艺展示,发展到如今的杂技秀、杂技主题晚会、杂技剧等多种形式,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亮眼的蜕变,使杂技艺术在表演舞台上牢固地占据着一席之地。在从“技”到“艺”的转变过程中,广西杂技也开始了新的探索,主动进行现代化的转型,打破传统“技”的追求,寻求新的对话形式,呈现开放包容的对话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一、杂技剧的正式发轫还原杂技剧的历史镜像可知,当代中国杂技经历了从类型杂技节目,到情景/主题节目,到情景/主题晚会,再到杂技剧的发展脉络。所谓类型杂技节目就是以"车技、顶技、皮条、钻圈、柔术、转碟"等为标题,直白地表现与展示杂技技巧的节目。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已经出现一批"情节化杂技"或"微型杂技剧",但是整体而言,这种创作倾向不过是肤浅的贴标签式的说教,存在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情况,最终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7.
杂技的创新,体现在它要革新几千年来的传统表演与教学方式,要靠杂技工作者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敢为天下先的敬业精神。为了舞台上瞬间的惊艳绽放,不惜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钻研与求索,在失败中苦苦追寻成功。一、赋予节目表演新的内涵。作为一名杂技演员,几十年来我曾多次到世界各地巡演。在我参与的2000多场演出中,我感受到中国杂技与国外杂技的差距不在技巧,主要是演员的表演、节目的包装和与观众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4月19日,中国杂技家协会顾问、中国杂技团创意总监、北京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孙力力应邀来到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与六十余名杂技教师分享她亲身经历的中国杂技从传统到创新、从走出国门到扬名海外,一连串励志而感人的故事。她告诉大家,正是杂技本体的创新、道具的创新、艺术的创新、教育理念的创新,让杂技一路爬坡过坎,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正刘艺伟是一位从艺25年的"老杂技工作者",她2014年始从事杂技节目和杂技剧的导演工作。从杂技演员到导演、编剧,她总是在转型中不断地突破自我励志成长。一刘艺伟生于陕西西安,受家庭艺术氛围的影响,她五岁时在父母的引导下就成为陕西省杂技团的一名小演员,这一干就是12年。她成为杂技演员的  相似文献   

10.
杂技和舞蹈是两种相似的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杂技艺术已完成了从地摊到舞台、从形式单一的技巧展示到表演形式多样化再到杂技剧的诞生,但是杂技教育相对于舞蹈教育而言,还明显处于散漫滞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正二、当代杂技创作趋势当代杂技创作面临同质化、雷同化的趋势,而文化创意是杂技节目的灵魂,因此我们要在原有杂技理论基础上,关注国外动态,提升中国杂技创作的内涵与水平。它的趋势具体表现以下四个方面:1.杂技剧主题如今杂技的发展,表现为"类型杂技节目→标题杂技节目→主题杂技晚会→杂技剧"这样一种图式。这是杂技由单一走向多元的轨迹证明,从类型杂技节目走向标题杂技节目,表明杂技表演从"技"开始扩散,上升到了一定  相似文献   

12.
一本刊物办得好不好,文章的质量是重要的,而编辑的水平却是关键的。大凡一本刊物的出版,都需要经过选稿(组稿)、审稿、改稿、发排、校对等几个流程,一句话稿件必须由编辑加工处理后才予以刊登。因此,其选登的内容是否恰当,文字加工好不好,都与编辑的学识水平、基本素质修养和作风有关。所以,要提高刊物的质量,必须加强编辑的素质修养,体育专业刊物亦然。对此,笔者仅以个人学习的体会和从事体育专业刊物编辑工作中的一些失误和教训的启迪谈点粗浅见解。甘作人梯为人作嫁人们都爱用“为别人做嫁衣裳”,“甘  相似文献   

13.
据了解,从2004年到2008年,全国各地杂技团共推出杂技剧目20余台。大体上按照由近及远的时间排列如下:深圳市福永杂技艺术团推出的杂技剧《梦幻西游》;济南市杂技团推出大型京剧意向杂技剧《齐风鲁韵·粉墨》:德州市杂技团推出田园诗剧《家乡》;天创公司在推出《功夫传奇》之后.  相似文献   

14.
四川杂技在上世纪50年间,崛起于西南一隅,活跃于国内外的舞台,可以说在四川杂技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进入21世纪的四川杂技与全国的情形差不多。一方面是技巧的不断创新、艺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使杂技在观赏性和“综艺”化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舞台杂技也从单一的节目发展到出现主题晚会、情景剧、杂技剧的时代。杂技本身的艺术创新取得了新的成果,极大地满足了杂技观众审美的多元需求。这是新世纪之初杂技景象令人惊喜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喜中有忧,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红遍业界的大型原创杂技剧《梦之旅》是由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通过两年时间精心打造的。该剧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使演艺界专家、业内同行、媒体及广大观众给予高度评价。创排过程中的艰辛与困难,令我感触颇多。原创杂技剧《梦之旅》是湖南杂技艺术剧院首部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杂技剧。它通过戏剧手法,运用杂技艺术,把18个不同类型的杂技节目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2018年河北省沧州市旅发大会日益临近,吴桥县杂技文化服务中心、运河公园、杂技山水田园综合体等一批杂技文化旅游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游人呈现了一个绿的世界、花的海洋、旅游的胜地、度假的天堂。作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吴桥县今年提出了"工业强县、杂技兴县"发展战略,把杂技旅游提升到与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抓一批杂技旅游项目,做大旅游产业,做强杂技招牌"列入全县2018年工作要点,大力实施杂技文化旅游提质  相似文献   

17.
<正>杂技作为新时代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现已成为表现极限技艺、阐释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手段。由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宣传部、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杂技艺术团联合创作团队打造的《极限快乐SHOW2》,是继2019年《极限快乐SHOW》后,历时4年重磅推出的大型文旅驻场杂技秀,在公演首日接待观众近2000人次,2023年“五一”假期接待观众近1.3万人次。  相似文献   

18.
人生苦短,想做的事很多,却没有想到我把我的大半生时间用于杂技事业。如今回望过往,近20年的杂技工作有感慨、有收获,却无怨、也无悔。佛家信缘,想想我的人生,不得不说我与杂技有缘。  相似文献   

19.
《杂技与魔术》2014,(3):13-13
中国杂技金菊奖理论作品奖是由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和中国杂协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杂技理论专业奖项,每三年举办一次。为推动杂技理论研究和评论工作,促进杂技艺术的繁荣发展,中国杂协将于2014年F半年进行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八次理论作品奖的评奖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杂技与魔术》2023,(1):10-12
<正>大地辽阔,皆为舞台。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中国杂技家协会组织了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从革命老区到基层一线,都活跃着杂技工作者辛勤奔忙、服务人民的身影。他们践行着新时代的杂技精神,用杂技艺术回报人民。将杂技舞台艺术与贵州民族特色文化有机融合2022年12月,由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办,贵州省杂技家协会、贵州省杂技团承办,遵义市演艺集团协办的中国杂技家协会“精品杂技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走进贵州省多个地州市,开启杂技专场慰问演出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