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读书不仅能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通古博今,还能无形中进入他人的世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力求在以下方面做好阅读教学的工作。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读"兴趣是最大的内动力"。因此,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学生进行自觉阅读的前提。只有当学生阅读兴趣被激发了,学生才能够自主阅读、探究,才能使学生的阅读真正地变成"悦"读。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是  相似文献   

2.
阅读,能让我们丰富学识,深邃思想,净化灵魂,摆脱平庸。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阅读的作用怎么说都不为过!"然而,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好"读书、"乐"读书是关键。叶圣陶先生说过:"良好习惯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渎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从课外阅读中寻找读写结合的契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本书共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发出过这样的质疑——"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由此可见,整本书共读不仅是势在必行,更是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的训练,养成  相似文献   

5.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同样,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从而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不由自主捧起书本“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学生走进校门,置身于一个书香四溢的校园时,他们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书的阅读越来越被重视。然而传统的整本书阅读模式不免让学生觉得过于枯燥无味,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更高效地整本书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都知道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而现在学生的知识面非常狭窄,社会生活感悟非常贫乏。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目前,加强课外阅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下面就如何加强课外阅读谈几点看法。一、培养兴趣,促其乐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是多么重要。只有让学生"好之""乐之",才能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当今多数学生重理轻文、缺乏课外阅读自觉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那么,教师怎样帮助学生读好一本书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规定了小学阶段必须完成150万字的阅读量。但笔者通过对多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作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发现“阅读危机”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0.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名言,把读书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小学生为什么要读好整本书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广泛阅读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开启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审美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告诉我们,兴趣是首要条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学生只有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呢?  相似文献   

13.
李红燕 《河北教育》2008,(11):44-45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是提高学生能力、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所以,学生怎样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意义非常深远。就“养成教育”式阅读,给朋友们提如下倡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指出:7—12岁是人学习及其发展、记忆发展和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扩大课外阅读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都具有深远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我们研究通过“主题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书的积极意义是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我们都十分重视课外阅读,一时间,“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成为最时髦的名词。为了检测读书效果,课外阅读内容纳入了考试的范围之中。于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了任务,不管喜不喜欢都得读,读后还得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古诗词不仅要会背还得能默写出来。原本快乐的读书活动成为了一种负担,原本不轻的课业负担更重了,学生们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自2001年秋季新课程改革至今,中小学生题没有少做,九年最少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很多学校的学生达不到,大多数学校没有阅读记录。学生到底读了多少,  相似文献   

19.
“主题阅读”教学课题研究,是根据单元主题,对所筛选的有关文章进行归类,通过层层递进的序列阅读,快速培养起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阅读速度,扩大学生阅读面,从而实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目标。此课题研究成果,被教育界专家称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次革命性实践。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