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在LaFeCoSiB合金中添加微量金属元素Ni、V,制备了LaFe11.0NixCo0.8Si1.1B0.25(x=0.1),LaFe11.0VxCo0.8Si1.1B0.25(x=0.1,0.2)三组样品,测量了其绝热温变;实验结果表明,Ni、V不属于促进材料形成具有巨磁热效应相的物质,但有调节材料提高材料相变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Heusler合金Ni Mn Ga和NaZn13型化合物La(Fe,Co,M)13,M =Si,Al中很宽温度区间发现巨大磁熵变△S。这两种材料在室温区的磁熵变△S均显著地超过单质稀土Gd并达到著名的磁热效应材料Gd5Si2Ge2 合金的磁熵变幅度.Heusler合金Ni Mn Ga中的巨大磁熵变来源于具有一级相变特征的马氏结构相变。NaZn13型化合物La(Fe,Co,M)13,M =Si,Al中异常巨大的磁熵变与合金中的强的磁晶耦合相关,表现为居里温度附近晶格的巨大负膨胀。材料的低价格和其巨大磁熵变表明,Heusler合金Ni Mn Ga和NaZn1 3型化合物La(Fe,Co,M)13,M =Si,Al在很宽的高温区,尤其在室温区作为磁制冷工质非常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选择LaFeSi作为基础,在其中添加过渡族元素Co,配制成LaFe11.7-xCoxSi1.3 Bo.25(X =0.6,0.65)系列合金,采用高频磁悬浮感应加热炉进行熔炼,进行热处理,并对样品在1.5T磁场下进行直接测量.结果表明,Co元素的适量添加,对提高居里温度有意义,也可以适当调整材料的绝热温变,对于保持材料的磁热性能有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室温磁制冷材料的研究现状,设计了以Gd3Al2合金为基础,通过加入Gd、Mn、Si和Zn等合金元素形成Gd3Al2系列合金,寻找合适的低磁场下的室温磁制冷材料。  相似文献   

5.
利用磁力显微镜(MFM)观测了经电化学腐蚀法、机械抛光法、机械兼化学腐蚀法处理的Fe73.5Cu1Nb3Si13.5B9合金薄带表面形貌和磁畴结构,为获得较真实可靠的表面结构信息,分析了样品表面粗糙度和磁结构,结果表明对于Fe基纳米晶合金,机械兼化学腐蚀法是一种较可靠的表面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和开发具有优异高倍率特性的储氢电极合金是发展高功率型Ni/MH电池的技术关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商业价值。基于合金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的讨论,研究了AB5型储氢电极合金的微结构对其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非化学计量(B/A >5 )和高催化活性第二相的引入,B侧添加硼或钼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高倍率放电容量和低温放电容量。进一步结合A侧稀土成分优化,发展出一类具有优异倍率性能的MmNi3.55Co0.75Mn0.4Al0.3Bx(Mm为混合稀土)合金。该系列合金有望应用于高功率Ni/MH电池和低温(-35℃)Ni/MH电池。  相似文献   

7.
基于非平衡格林函数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量子输运方法,预言一种完全自旋极化的电子器件。该器件是由半金属TiCl3做电极,半导体RhCl3做中心区搭建的磁性隧道结。分别计算小偏压范围(0~20 mV)和大偏压范围(0~0.6 V)下的自旋极化电流曲线。发现在小偏压范围内,器件的隧穿磁电阻(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TMR)高达100%,并在这一偏压范围内维持稳定;在电极极化方向平行构型(parallel configuration,PC)下的自旋注入效率也高达100%,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大偏压范围内,随着偏压的增加TMR逐渐减小,PC构型下的自旋注入效率一直保持100%不变。最后,通过对器件投影态密度图的分析,解释上述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的FeSiAl合金薄膜。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薄膜的磁性能。主要研究了热处理对薄膜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X衍射峰(220)逐步尖锐化,矫顽力不断减小,磁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SOHO飞船上的LASCO和EIT探测器和GOES卫星的关于太阳活动的观测资料以及ACE和Wind飞船在地球轨道附近关于太阳风等离子体和行星际磁场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日冕物质抛射(CME)、行星际磁云和地磁暴的相关性.包括具有地磁效应的晕状CME的日面源区位置分布,日冕物质抛射的中等周期分析,产生地磁暴的行星际参数的阈值等等.作为行星际复杂抛射的一种,首次提出了多重磁云的概念.通过分析观测事例,总结出了多重磁云的一些观测特征,并认为其具有潜在的强大的地磁效应.此外,利用观测资料,研究了激波进入磁云并引起地磁暴的现象.通过建立简单的理论模型,初步分析了激波在穿越磁云的过程中,所能引起的地磁暴的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通过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处理非线性、非稳定性信号问题,针对基于脑磁信号(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的BCI,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Hilbert变换的MEG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对MEG数据进行预处理;其次用EMD和Hilbert变换方法提取特征向量;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提取到的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最后把处理过的特征向量作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一个输入向量实现MEG的分类.使用该方法对第4届国际BCI竞赛提供的MEG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可以获得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