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西 《初中生》2010,(1):54-57
现今,全球变暖已经成了各国政府和科学家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英国科学家麦克古尔则宣称,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拯救地球,那么人类将面临自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末日式劫难”。为了拯救地球,科学家们设想出了许多“怪招”。下面就是这些“怪招”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闲人 《语文新圃》2010,(5):11-12
美国《时代》周刊每年要评选1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按照“领导人与革命家”、“创业者与企业家”、“科学家与思想家”、“英雄与偶像”以及“艺术家与娱乐界人士”五大项目,选出当年全球在各行各业引领风潮的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相似文献   

3.
科技万花筒     
科学家可让苍蝇断子绝孙英国科学家近日培养出全球首只基因改造苍蝇。他们先将一串有毒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注入在一种无害苍蝇的幼卵内,然后再为它们注入“解药”。若这种基因改造“杀手”苍蝇被释放到自然界后,它们便会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10,(12):48-49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一直是各国科学家热议的话题。英国科学家宣称.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拯救地球.那么人类将面临自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末日式劫难”。为了拯救多灾多难的地球。科学家们设想出了许多“怪招”.快来看看这些让人啧啧称奇的招数吧。  相似文献   

5.
潘云唐 《教育艺术》2000,(12):15-18
在这“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家成了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科学家从来就是时代最高精神境界的代表。在我国地球科学界,人们常常怀念一位卓越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春昱,他是风靡全球的“板块构造学说”在中国最杰出的研究者。去年是他逝世10周年,今年又是他诞辰95周年。在他身上,闪耀着爱国、拼搏、奉献精神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期发表研究报告称,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动植物,即100多万个物种在未来50年之内灭绝,人类因此受到的灾难性影响将无法估量。对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拯救地球”的惊人构想。“太空盾”抵挡阳光辐射这种想象实在有些疯狂  相似文献   

7.
杜以会 《科学启蒙》2009,(11):57-59
“太空航母”——“白骑士2号”在全球著名航展“飞来者”大会上成为焦点。“白骑士2号”由美国科学家设计制造,目的是希望它能将普通乘客送上太空,使乘客在零重力状态下体验奇妙的太空游,从而掀起“太空旅行”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2002年诺贝尔系列奖项已经揭晓,这些令全球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奖项,究竟“花落谁手”呢?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4月 5日 ,以中国梯田为封面的国际著名权威刊物———美国《科学》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家《水稻 (籼稻 )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这一科学专论。这本以严谨求实著称的杂志“破天荒”地拿出了多达 1 4页的篇幅来刊登中国科学家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还专门为这篇论文配发了社论和 4篇全球最优秀的科学家撰写的评论。在《科学》杂志的社论中 ,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们用这样的词句来描述中国科学家们测定出的水稻基因组序列 :“这是一篇开创性的论文” ,是“对科学与人类的里程碑性的贡献” ,“永远改变…  相似文献   

10.
《成才之路》2009,(1):92-92
据国外媒体报道,为应付未来全球变暖,在美国纽约一种关于。水上容器”(Waterpod)的新设想被艺术家和科学家们提了出来。当今世界,大部分科学家已经达成共识:全球正在变暖。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着大量物种的消逝、人口爆炸、能源危机及海平面上升。人们不禁会问人类该如何适应未来的巨变?人类将住在哪里?纽约的艺术大师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住在水上。科学家和艺术家合作设计了一种“水上漂浮房”。2009年5月,一个研究小组将着手一项新的工作——建设“水上容器”(Waterpod)——在水上漂浮的住所,且能对资源进行完全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保护     
《生物学教学》2007,32(3):71-72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文警示有毒化学物污染的灾难性后果;英国《泰晤士报》刊文警示全球汞污染加剧;科学家发现全球海洋中共有200个因污染而造成的“死亡地带”。  相似文献   

12.
每年都有不少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探险,他们往冰川深处打钻,采集长长的“冰棒”——冰芯。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神秘的使全球变暖现象的原因就冻结在其中。  相似文献   

13.
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世界杯”之称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在美国洛杉矶举行,28名来自中国内地的小科学家带来了21个参赛项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高二学生姚悦凭借“光学计算机算法研究项目”摘得计算机科学类最佳奖。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南洋中学的小林同学问: 今年春节是我有生以来过的最冷的一个春节。在报纸上我还了解到,不仅是中国,世界各地都受到了超低温的袭击。我平时很关注环保,总是听到科学家说因为“温室效应”全球正在变暖,前些年的冬天也确实都称得上是“暖冬”。那么今年冬季为什么会突然变冷了呢?是科学家的预测不准,还是只是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15.
“科学界的奥斯卡奖”——《科学》杂志评选的2002年度世界科学十大科技突破正式揭晓。这十项科学突破依次是:“小核糖核酸”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太阳中微子的“失踪”之谜揭开;基因组学研究开始为全球谋福利;科学家观测到“婴儿期”的宇宙;研究者利用阿秒激光成功观测到电子运动;科学家找到对“温度”和“化合物”都敏感的蛋白质;首次获得完整细胞器的三维照片;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天文学家获得更为清晰的宇宙图像;在哺乳动物的视网膜中发现全新感光细胞;  相似文献   

16.
图说     
《八小时以外》2013,(9):12-13
8月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汉堡”在英国伦敦问世。这个汉堡的“牛肉饼”是荷兰研究人员用牛的干细胞培育而成的,成本超过32万美元。研究人员希望人造肉有助于解决全球肉类紧缺问题。科学家们希望这将开启一场食品革命。  相似文献   

17.
校园博客     
博览天下!全球6亿人一起跳跃改变地球轨道一名德裔英国艺术家创建了一个“世界跳跃日”网站,并虚构了一名叫做汉斯·彼得·尼斯瓦德的德国慕尼黑ISA学院重力物理学科学家,称只要有6亿人在7月20日格林威治时间11时39分13秒同时猛跳一次,就能让地球轨道距太阳更远一点,从而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目前该网站登记的“跳跃”志愿者据称已有5亿9900万人。一些科学家称,所谓6亿人一起跳跃就能改变地球轨道的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科学家称,地球和太阳距离大约为1亿5000万公里,即使6亿人同时在同一地点从一米高的地方往下跳,也大约只会使地球和太阳的…  相似文献   

18.
《家教指南》2006,(2):34-34
英国“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在总结各国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进行大量调查分析后,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环境污染使人类特别是儿童的智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9.
侠名  李树人 《课外阅读》2006,(12):61-61
黑洞吞噬地球排首位英国《卫报》近日请10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列出了未来70年可能会出现的灾难。一、“黑洞”吞噬地球。物理学家担忧美国纽约布鲁克哈文实验室的全球最大粒子加速器将产生类似黑洞的高密度物质,把整个地球吞噬。二、机器人控制世界。科学家预计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  相似文献   

20.
他出生在福建沿海一个贫穷的渔民家庭,9岁上学读书,26岁在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28岁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教授,30岁以最年轻获奖者的身份获得联合国颁发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34岁成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同年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全球最具潜力的100位科学家之一,41岁出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这位青年科学家就是陈章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