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为社会生活带来革命性变革的大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将极大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途径,这一观念已经成为市南人的共识。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实验区、中国教育学会课程改革实验区、山东省素质教育示范区,我们从90年代中期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全面推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安装了新的引擎,抢占了基础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随着WTO的加入,教育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场变革,涉及到教育机制、教育方向、教育发展目标的变革,最后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已成为必需,而且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比其他学科更贴近现实生活,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均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本身以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最终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信息技术整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技能,变革音乐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出:所谓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音乐教育中去,是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4.
秦耘 《考试周刊》2009,(46):157-158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课程,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主体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教育理论,究其实质,三体现着同一的教育精神,既展现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脉络,又预示出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通过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变革实现对现代教育、主体教育和素质教育精神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它与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相呼应,是一个主动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领域深度应用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作为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理念的变革,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征 《考试周刊》2010,(14):156-157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型的课程,不仅必须面向信息素养教育,而且必须面向素质教育,全面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理念、模式和方法,积极创建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信息化已广泛渗入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技术正从课程边缘向中心位置转变,从配角的地位向主角地位转变。重视信息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当代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0.
首先,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我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将从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三个层面全面推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师是关键,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国家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条件的改善。另外,当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这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的实施者和教育变革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如何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这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电教》2002,(5):4-4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日前,在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上,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强调,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2.
以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一线教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实施课程改革,适应时代发展,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会是又一崭新的教育命题。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形成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大板块,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要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这为实行...  相似文献   

15.
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高师教育课程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促动高师教育及其课程体系的变革。在理解和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实质、反思高师教育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高师教育课程体系应突出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体现师范教育特色、注重人素质培养和人格塑造、加强教师教育的的技能性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6.
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重在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这场变革 ,涉及到教育机制、教育方向、教育发展目标的变革 ,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 ,而且信息技术教育比其它学科更贴近现实生活 ,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 ,因此 ,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信息技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课程和教材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焦点,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这是因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最终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通过课程来实施和实现。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建立现代化的课程结构,以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在新时期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着眼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国民素质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和伟大实践,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开拓了人们的教育视野,促进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9.
曲兵 《教育信息化》2005,(9S):51-51
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素质教育、人格培养、人才成长历程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是人才培养的奠基石工程。我国一贯重视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不断引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技术手段和教育教学理论,其成效为世人瞩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给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也深化了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特点及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及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