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研员作为教学研究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者,"引领、指导、服务"就成为教研员的工作职责,其中"服务"是教研员工作的表象,"指导"是教研员工作的行为,"引领"是教研员工作的核心。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教研员应该如何走进新课程,引领、指导和服务课程教学改革,并提升区域内教师的学科教研水平,就成为迫  相似文献   

2.
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大多为立足于本学科的研究。由于一些地方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由教科室(所)组织与管理,因而教研员往往不能积极介入管理、指导。本文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和教研员工作性质,提出教研员对教师"个人课题"指导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性。教师开展"个人课题"研究,需要教研员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需要教研员针对性的指导、服务,需要教研员的专业引领。  相似文献   

3.
教研员的任务主要是从事学科教学的研究并指导和服务一线教学,因此他们不仅应该是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而且应该是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者。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研究、指导、服务一线教师的名副其实的教研员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升教研员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教研员和教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为更好地发挥教研员工作“研究、指导和服务”三大职能,要求教研员不断实现教研创新,做到变、促、磨、议、研、查,最终实现教研员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13,(3):20
当今,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比较明确的要求,我国教育部于2008年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然而,在整体观察教师这个群体时,我们发现教师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教研员。与普通教师相比,他们除了需要服务和研究教学之外,还承担着服务教师专业成长的职责。他们的职业道德有着教师的共性要求,也具有个性与独特内涵。为了能更好地研究教研员的师德,本期我们对教研员职业道  相似文献   

6.
教研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和助手,是学校教师 的良师益友,是教学改革、教改实验、教学科研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教研员在全面贯彻方针、传播教改信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质量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研员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性”: 一、服务性。教研工作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一项服务性工作。一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二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三是为教育行政领导管理决策服务。由于教研员工作的服务性特点所决定,教研员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思想:①勤于服务的思想,要勤勤恳恳地做好服务工作。②乐于奉献的思想。要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③甘为“人梯”的思想。教研员的工作就是在教师的背后做系统的、细致的的提高教师的工作。④勇于吃苦的思想。教研员工作很辛苦。只要我们把教学科研作为一种追求,教研工作也是一项很有乐趣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教研员是课程理念的研究者,是教师解疑问难的咨询者,是课程实施的先行者,是课程改革的领航员。教研员不再是教学的裁判员、评论员,而是服务员,是运动员,是领航员。在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研员肩负着“为学科教研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的使命。作为当今减负增效背景下的一名教研员  相似文献   

8.
教研员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教研员的工作绩效,影响教研员队伍的兴衰和教研室的生存。教研员应当是:教学工作的研究员、服务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员。 只有建立在深入“研究”与真诚“服务”基础之上的指导才可能是有针对性、有效的,才有可能得到学校与教师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教研员队伍是一支教育精英群体,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职能;教研员被誉为"教师的教师",对教师的成长起着唤醒、点拨、引领的作用,一位优秀的教研员就是一支优秀的学科教师队伍。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教研员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研品味。  相似文献   

10.
教研员作为教学的研究者,作为教师教学的指导者、帮助者、服务者.面临着如何服务学校、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搞好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尽快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或无效问题.帮助教师寻求一条高效率的教学之路.是教研员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教研员带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技能技巧来到基层学校,与一线教师共同研讨实施新课程所遇到的困惑,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指导。这本是教研员的重要职责,也是为基层学校教师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然而有些教研员在与教师探讨问题时,常常以“专家”自居,态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下一个教研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研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者群体,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股中坚力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研员的功能逐渐凸显。教研员必须明确职能,准确定位,坚持教研服务基层、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的宗旨,专业引领,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己。  相似文献   

13.
吕波 《现代教学》2011,(10):25-26
在日常教研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教研员服务、指导中问题研究的专业性与针对性不够强,造成理念与行为的脱节;教师对教研员的接纳度和信任度不够高,“需求”的时候很热情,过后就疏远;教研中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有效互动少、不深入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教研活动大都是“自上而下”;教研员“预设”多,  相似文献   

14.
教研员的工作职责是"研究、指导、服务"。教研员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充当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是:行家的角色,发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作用;组织的角色,发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作用;研究的角色,发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区县级教研员很多原本是基层学校的优秀教师,有着良好的师德。履新后,由于工作轴心由研究、服务学生成长转为研究、服务教师成长,其师德的目标与内容指向、形式与行为显现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这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教研员的师德。在我看来,师德是教研员职业素养的灵魂,而学术公正是对教研员师德的特殊要求。一、学术公正:方向与力量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情操品质。它是在教师与学生、与教育工作、与同事领导、与自我的关系认识与关系行为中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什么样的教师可以成为教研员?教研员是一个专业特殊群体,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服务教师、帮助教师、引领教师、成就教师。他们是一个专业引领的队伍。我自己从事教研工作30年,对此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使县级教研员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教研员应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研员应做好新课程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促使基层产生“造血”机制,抓紧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法改革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要抓好配套考试改革,促进课改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教研员工作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研员工作的特点教研员工作的特点,概括起来,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1.服务性。教研工作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一项服务性工作。一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二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三是为教育行政领导管理决策服务。由于教研员工作的服务性特点所决定,教研员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思想:即勤于服务的思想、乐于奉献的思想、甘为人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使县级教研员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教研员应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研员应做好新课程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促使基层产生"造血"机制,抓紧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法改革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要抓好配套考试改革,促进课改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提高教研水平,2005年9月,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出台了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十几位不同学科的教研员自主选择联系校,成为全旗范围内各学校的联系员,承担起服务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