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代体育及其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世界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出多种体育运动形式,在现代体育运动的许多门类与项目中,都可以找到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影子。文章从对起源于中国的项目以及包含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元素的项目的介绍,然后从文化的角度,对古代体育的兴衰与发展的历程进行研究和阐述,得出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体育与世界体育文化相融合并成为一体是大势所趋等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2.
王鹏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74-175
近年来,体育艺术越来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的开设与发展。本文在对"体育艺术"和"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场域下我国高校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多元化发展在政策环境、社会经济价值、高校办学模式需求等方面的优势,并对其发展新趋势进行了探究,最后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中日竞技体育的兴衰看体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的竞技体育却从此一蹶不振,1978年以后,中国在经济仍很落后的情况下实现了竞技体育的跃进,中日竞技体育的一兴一衰都与经济实力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那么体育与经济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它与政治的关系又如何呢?本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时间参照系,未用文献法和比较法,用图表勾画出中日竞技体育的兴衰,并在对中日竞技体育的兴衰进行历史概观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最后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科学》2017,(3):94-100
为论证运动项目是体育产业"元"逻辑,为我国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敲响"固本"警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从历史演进视角、文化视角、产业链视角分析运动项目与体育产业的密切关系。研究认为: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体育经济要素、体育经济现象、体育产业成型的内在经济程度变化均基于一定的运动项目产生、发展;运动项目文化贯穿体育产业始终;具体项目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运动项目起到了延伸其产业链的作用。据此得出运动项目是发展体育产业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休闲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发展历史等问题的分析,指出休闲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如下发展趋势:休闲运动项目将被纳入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同时不改变竞技运动项目的主体地位;"竞技运动的休闲化"和"休闲运动技术的规范化"将从不同的方向共同推进"运动项目教材化"的进展;随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休闲功能的深入挖掘,其在教材中的比重将得到提升;兼具休闲性和竞技性、休闲性和民族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将成为教学内容的首选对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新中国职工体育的发展进行历史回顾,分析其在各个阶段兴衰的社会背景和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有助于我国职工体育的再次兴盛。  相似文献   

7.
以问卷调查、面访调查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我国16个小城镇的竞技体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认为小城镇输送任务主要依靠学校来完成,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设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超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发展,小城镇举办比赛受竞技体育的"变异"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对“体育”的概念,讨论得很热烈,这应该说是好事。因为这是体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重大原则。随着讨论的深入,必然推动我国体育工作的重大改革,这个改革已经在学校体育中有了良好的开端,这对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四化建设的成败具有深远的影响。我的看法,讨论是集中在“竞技是不是体育”,“体育是不是体质教育等体育理论界共  相似文献   

9.
高峰 《体育与科学》2012,33(4):62-65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十一五"以来我国女性体育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评述女性体育研究领域的进程与历史走向。结果发现:我国女性体育研究整体成果数量不多,研究过程中出现"女性体育"、"妇女体育"与"女子体育"概念相互混淆的局面,其中以"女性体育"研究文献居多;目前我国女性体育研究的典型成果主要围绕"女性体育参与的状况","女性体育与性别","女性体育媒介呈现","女性主义与女性体育","女性身体观与体育"等维度展开;女性主义、西方社会学理论与女性体育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断;对女性身体观与体育、性别与体育领域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体育文化研究兴起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文化研究是一个具有潜在发展趋势的巨大领域,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等诸因素的差异,文化研究在中西方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研究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横向比较,并对我国体育文化研究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超量恢复理论是指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爆胎”训练理论描述负荷刺激超过运动员机体极限承受能力时机体能力突然为零的现象.把爆胎训练理论与超量恢复理论进行组合,必将弥补超量恢复理论的不足,并且填补了训练学一理论空缺,使机体机能能力的动态发展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对应,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吴荣清 《收藏》2013,(3):132-137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虽然国内石佛像遗存尚多,但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有些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较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质,  相似文献   

15.
"撑船"     
一、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自尊、自信能力. 2.锻炼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3.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  相似文献   

16.
"传电"     
一、游戏目的 1.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机智和灵敏素质.  相似文献   

17.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8.
从狩猎之射到文化之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射礼的文化分析,考察了中国人对狩猎之射的文化.一方面,透视了西周将"射"转化为"国家大事"--成为天子、诸侯及贵族的政治生活,融入社会秩序的再生产的政治化过程;另一方面,分析了射之新技术、新项目、新的文化意向的种种生产以及射之活动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出版发行。在该书中作者阐明,社会分工既能导致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也是职业形成的缘由。"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  相似文献   

20.
"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差异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体质和健康的内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对“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形成背景、包含范畴、实现途径等的深入认识,指出“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应在“健康第一”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增强体质”指导思想的内涵,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