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波 《科学课》2009,(8):48-50
教学分析 《制造平衡》是在《生活中的机械》单元第一课《机械是什么》整体感知机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具体感知杠杆的平衡。两个平衡游戏的引入,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自然而然地明白平衡需要的条件,然后顺利过渡到利用杠杆尺研究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的条件。本课实验得出了一组较为简单的实验数据,为下一课《我能撬起地球》中杠杆省力的研究做了实验与记录数据两方面的铺垫。  相似文献   

2.
有不少老师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是不是符合课改理念时说,演示实验在课改中应尽量做到不用,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理念。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3.
<正>【题目】(2013大连中考)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利用在杠杆两端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2)实验时仍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4.
《平衡》(第四册第十二课)是让儿童通过对杠杆尺的操作,感知什么是平衡,什么是不平衡,从不平衡达到平衡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多次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并经过集体研讨归纳概括出使杠杆尺平衡的一个条件——左右距离一样长,挂得一样多,才能平衡。一、设计游戏,激发兴趣。游戏活动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一上课就出示一特制的小型跷跷板,再拿几个玩具小动物——长颈鹿、小狗、骆驼等来坐跷跷板。学生会发现,在小动物们“坐”跷跷板的过程中,有的动物如长颈鹿和骆驼“站”在跷跷板上,跷跷板一样平,而当一些动物如小狗和长颈鹿  相似文献   

5.
一、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 因多数老师在杠杆平衡实验教学过程中,总是先定义力臂,然后利用单个杠杆水平平衡,用这种特殊情况进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这样做的结果将不利于学生对力臂概念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为了在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实验中直观、自然、科学地得到力臂这个物理概念,我设计出了“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主要由支架、杠杆、镜尺组、钩码  相似文献   

6.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采用的杠杆多是木制的带有刻度的尺子,即“平衡尺”。这种平衡尺虽然已将杠杆和刻度尺合二为一,但在实验中仍有诸多问题。我对平衡尺作了如下改进,实验起来既方便又准确。1 改单面刻度为双面刻度  实验中所用的平衡尺虽然是双向刻度,但由于是木制的,不透明,老师在操作时则需要面向学生。由于看不清读数,操作时往往需要反复实验,浪费了许多时间。如果将平衡尺的另一面也标上刻度,此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 改间接悬挂为直接悬挂  实验中是通过两个细线圈来悬挂钩码的。线圈在实验中造成的影响往往得不到老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栋林 《云南教育》2008,(11):30-32
实验既是化学教学手段,更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演示实验“完成任务”,分组实验“走过场”,出现了教师在黑板上“画实验”,学生在教室里“背实验”的现象。为此,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做实验,更应改进实验和创新实验,增强探究实验的乐趣,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宜采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8.
闫迎利  戴岩伟 《物理教师》2003,24(3):37-37,39
现在多数教师在“杠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采用下面两种实验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教学 .一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先定义力臂 ,然后在一支架上架一匀质的横杆 ,把该横杆在中间支起 ,在其上两边挂上砝码 ,然后分多种情况使横杆水平平衡 ,从而引导学生从单个杠杆水平平衡这种特殊情况的实验数据中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另一种是在一支架上有一横轴 ,使横轴穿过圆盘中心 ,并能使圆盘在竖直方向上自由转动 ,在圆盘盘面上画有许多等距的同心圆 .演示实验时 ,教师可以在盘面上挂砝码 ,为了容易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在挂砝码时有意使悬线与圆盘上画的圆相切 (…  相似文献   

9.
课改中“形式主义”的出现是因为很多不懂学科教学的人在硬性指挥教学造成的。课改的很多内容,是需要研讨和反复实践的。但是。我们看到的现象令人痛心。例如,为了体现课改理念,各地常常推出一些研究课、观摩课,这些探究课有多少是在真正地引导学生探究?“小讨论”“小实验”“小阅读”“小表演”“小展示”,“小动画”充斥课堂,这些“小插曲”出现的价值,许多是使一节课在形式上显得丰富多彩,却无探究之实!部分教师在准备课的过程中,往往不是想怎样将“探究”落到实处,不是想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而是想怎样才能“出彩”,怎样才能与众不同!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精彩课,也只能说是欣赏罢了,因为很多课并没有什么示范指导价值,可重复性不强。例如,为了体现探究,  相似文献   

10.
冯建跃 《物理教师》2008,29(2):32-32
磁感应强度B的新课教学,历来是做个定性的演示实验,而后就来一个式子B=F/IL.于是教师总感到这里有点别扭,在前面“电场强度定义”的教学中,我们就有这个感觉,什么“比值是一个定值”,真的是一个定值吗?这次我就在实验室研究了一个星期,终于把关于磁感应强度B定义的定量探究实验做了出来,而且准备一套器材,可以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做给学生看了!在此我将这份快乐跟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1.
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讲到杠杆平衡、功的原理及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时,学生往往掌握起来很困难,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笔者在教学中设计制作了多功能演示板,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实验装置图2用途此多功能演示板可演示初中实验杠杆平衡的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学生认识了实验材料以后,不作任何交待,让学生分组自己去支配材料,“看看能发现什么”,7分钟后:) 师:把你们组的做法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 生:我们把杠杆尺挂在支架上,再把钩码挂在杠杆尺的小洞洞上。  相似文献   

13.
许多教材都有关于杠杆尺的教学内容。由于杠杆尺侧重于杠杆平衡的测量,教学中关于杠杆原理的三种用力原理的数据整理,学生很难得出有效结论,从而影响了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对这一难点思考后,我引进电子秤、动滑轮力量转换等材料,将撬棍原理的用力点和阻力点进行数字化呈现,就可以简单有效地得出撬棍原理,学生的理解也就变得简约、高效!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认识杠杆尺、钩码、铁架台等实验器材,认知平衡;2.探究杠杆尺平衡的条件,能利用已探究出的知识解决相应问题;3.意识到爱护仪器、保持探究事物的兴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教学任务分析《杠杆的平衡》一课取材于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研究》,原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记录杠杆尺在不同时候的状态;改变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杠杆尺的状态;给常用的杠杆工具分类。探究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学习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执教过程中我发现,教材的思路,并不适应学生。比如说,第一部分活动——在杠杆左边的第二孔上挂上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的右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孔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这个活动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过于简单。而第二部分活动——改变钩码的位置和…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认识杠杆尺、钩码、铁架台等实验器材,认知平衡; 2.探究杠杆尺平衡的条件,能利用已探究出的知识解决相应问题; 3.意识到爱护仪器、保持探究事物的兴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段]教学伊始,教师出示一跷跷板,通过让学生分别观察小兔与小兔、小兔与狗熊玩跷跷板的游戏,使学生建立起平衡与不平衡的概念.紧接着,教师介绍了杠杆尺、钩码等实验器材,示范了怎样在图卡纸上作实验记录,并提出要求: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都挂上钩码,研究怎样让杠杆尺平衡,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边实验边将实验方法记录在图卡纸上.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设计演示实验时要遵循科学性、直观性和简洁性的原则。笔者发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中,“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两个实验的设计有不足之处,提出我们的意见和改进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平衡》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找出影响平衡的条件。第一次等臂杠杆的两组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一样多,左右两边的距离相等,杠杆尺就平衡。这是特殊情形下的平衡,因此在教学中就注意,结论由学生概括即可,不要过分强调,因为它没有普遍性意义,只是通向一般性认识阶段中的过渡认识。  相似文献   

20.
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物理实验的描述,不像现行教学大纲那样,具体规定哪些知识点需进行什么样的演示实验,哪些知识点需进行什么内容的学生实验,以及这些实验需要使用什么仪器,实验的总课时是多少,等等.过去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甚至随堂实验、学生小实验等,在“新课程标准”中一并以“通过实验”、“通过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术语提出了要求,它没有界定哪些是演示的,哪些是学生做的.这就给教师们提出了新课题:怎样选择实验内容?以怎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实验活动?在实验活动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该怎样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和作法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