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了以俱乐部制进行体育教学管理与组织,探讨并提出普通高校应当构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给大学体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现有体育教学模式及设计往往缺乏情感性目标和内容,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其生命存在及情感发展的整体性关怀.影响女生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情感因素有诸多方面,其中“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显著。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师和女生进行“师生关系”的相关调查。探知目前我国大学女生体育课的“师生关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释义和构成因素进行了理论思考,当前高校体育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内外高校体育教学常用的模式中,“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必备条件。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要依据于现代教育技术特点,进行学科交叉渗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领域是体育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提供了可操作平台。通过CAI在医学院临床教学阶段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形成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从“阶段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转变;从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复合式的具有现代性和科学性的教学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校近10来公共体育教学模式从“三基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提出了构建多元体育教学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徐乐 《教育与职业》2006,(33):98-99
根据文献资料及多年的实践探索,文章对现代体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原则及运用等方面做了较全面和科学的分析,比较了传统“三段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优劣,指出“启发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在体育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全晶 《考试周刊》2010,(40):165-166
本文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对如何构建新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以“三个自主”教学体系,将“传统、流行、本土、特定”等风格项目及身体素质的多元化结合,运行“四年不间断”体育课程的新模式,对于推进阳体育运动的开展,营造和谐的校园体育氛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潘杏平 《江苏高教》2007,(1):154-154
主体性发展既是一种现代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在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在主体性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模式分析的方法建构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和策略体系.大学体育的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要以激发学生情绪为基础,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为他们提供创造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师生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共同体验、讨论和创造.其宗旨是:确立"终生体育"的指导思想,养护与锻炼并重,进行健康监测和健康教育,重在强身健体并掌握体育保健、卫生知识,体现"多功能"的特点;要实施"处方"式教学,培养学生制定健身运动处方的能力.为此,主体性发展的大学"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模式应从以下三方面建构:  相似文献   

9.
周广文 《陕西教育》2004,(10):32-32
对体育教学而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思想,它是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的不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提出的。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懂”的问题关键是让学生“想”,让学生脑筋动起来,边想边练,练好了,也明白了,掌握了原理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这才能体现教材的范例性。体育教学要从传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合作  相似文献   

10.
浅谈"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以启发式为主的“三力”教育的教学过程可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组织协调、督促和咨询作用。文章提出了现代教学观念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分析表明“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