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鲁迅的小说《祝福》写于1924年2月。这时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了两年多。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革命形势有了迅速的发展。工人运动经历了第一次全国高潮,农民运动也开始在南方兴起。为了组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新局面。但是,中国革命是不平衡的,当时,革命的中心在南方,祖国的北方和全国多数地区仍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  相似文献   

2.
“祥林嫂”是(祝福》中的一个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祝福》写于1924年2月,发表于同年3月25日《东方杂志》上。它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鲁迅十分关心妇女问题,在《彷徨》中,《祝福》,《伤逝》、《离婚》等一系列作品,都是从妇女解放这个角度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的。鲁迅这样做是同当时的社会思想斗争密切相关的。当时社会阶级斗争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建立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联合阵线,革命力量深入到农村,革命思想冲击着腐朽的反动势力。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第一次国内革命高潮就要到来。而北方却依然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五四”退潮后,北京  相似文献   

3.
陈学忠 《青海教育》2003,(10):36-36
鲁迅的《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纪30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荡涤着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的光辉词章《沁园春·长沙》,写于一九二五年深秋。当时的中国正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统治着的中国,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中国。  相似文献   

5.
(一) 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写于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发表于同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一期,后由作者收入杂文集《坟》。第二年二月,鲁迅又写了《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九二四年,鲁迅正战斗在远离南方革命中心的北京。这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日益高涨,特别是以湖南为中心的南方各省,工农革命斗争更是风起云涌、蓬勃发展。在我党的帮助和努力下,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制订了联  相似文献   

6.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最先由新潮社出版于1923年8月,共收小说15篇,1926年起改由北新书局出版,到1930年1月第13次印刷时,作者抽去了最后一篇《不周山》(后改名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成为14篇。以后国内外出版过各种版本都以此为准,《鲁迅全集》亦按此版收入第一卷。在《呐喊》所收的14篇小说中,最早的写于1918年,最晚的写于1922年,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的作品。这些小说充分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集中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并且充分显示了五四一代启蒙知识分子的价…  相似文献   

7.
《雪》是《野草》的第八篇,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六日《语丝》周刊十一期。当时“五四”落潮已经过去。在南方,新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革命运动重新走向高涨。在北京,封建军阀建立了以段祺瑞为首的临时执政府,整个北方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此时身居北京的鲁迅,一方面在与北洋军阀政府及其走狗“正人君子”之流激战,一方面也时时产生一种“苦闷彷徨”之感。“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首诗,正是鲁迅当时思想情绪的反映。不过,鲁迅当时虽感“寂寞”,但并不悲观;虽然“彷徨”,但仍然在“荷戟”;虽然感到道路“修远”,但仍在不断地“上下求索”。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雪》是《野草》集中的一篇文字优美、气势雄伟的散文诗。鲁迅先生写作《野草》的时期是中国革命形势日渐高涨的时期。北方几省,由于北洋军阀的高压,整个说来形势是比较沉寂冷落,但是人民革命的力量始终在不断孕育着、积累着。而南方、革命力量发展迅猛异常,北伐战争正在酝酿之中。正是在这人民革命的前夜鲁迅先生写了《雪》,通过对南方和北方雪景的生动描绘,画出了两幅明丽敞亮的雪景图,表达了鲁迅先生抗击黑暗,向往光明的热望,流荡着催人奋发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9.
从《呐喊》到《彷徨》,贯串着鲁迅小说创作思想上如下的显著特色:与当时的“前驱者”步调一致的彻底的反封建性;对于中国革命道路和革命力量的不断探索。而其中写于“五四”运动前两个月的《孔乙己》一篇,则是从对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牺牲者孔乙己的解剖中,对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给予了有力的一击,提醒人们认识在即将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反封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孔孟之道是两千年来剥削阶级用以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伟大的革命家鲁迅,不仅以犀利的杂文抨击了当时尊孔复古的逆流,还以短篇小说无情地揭露了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写于一九二四年的《祝福》便是其中的一篇.一九一一年的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只赶跑了一个皇帝,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仍然统治着人民大众.以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为起点,至一九二四年间,无产级级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猛烈地冲击着封建主义的旧制度、旧礼教、旧风俗、旧习惯.《祝福》反映的就是辛亥革命失败后、北伐战争之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它通过劳动妇女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写,对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进行了血泪的控诉,向人们发出了捣毁纲常礼教的战斗呐喊.这篇小说主要写了祥林嫂的悲惨的一生.祥林嫂是一个惨遭封建势力迫害而具有  相似文献   

11.
《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写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日。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深刻地分析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清醒地预示着革命所可能遇到的危险,大声疾呼地号召人们“永远进击”,将革命进行到底,充分表现了作者彻底革命的战斗精神。 一九二七年初,正是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刻,从一九二六年七月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英明论断,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革命导师们头脑中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经革命导师们总结出来的。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曾经经历了五次大的高潮,而每次高潮的兴起,无不以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主要动力。 第一次生产力高潮在中国,从纪元前三世纪始,中国正是凭着其在世界上以农业为中心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入了农业经济十分发达的封建大帝国时代。到了唐宋盛世,中国  相似文献   

13.
每当我翻开高中语文课本,读到关于《药》的注释,我就感到茫然,感到疑惑:“这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写的一篇反映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作品不仅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是彻底打倒孔家店的伟大旗手.他在“五四”运动前夕写的小说《孔乙己》,是一份声讨封建教育制度的战斗檄文,是一枚投向孔家店的重磅炸弹.“五四”前夜的形势,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政治思想领域里的斗争异常激烈.反动派在辛亥革命失败后,为了适应他们反革命复辟的需要,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先是袁世凯的“尊孔祀圣大典”,紧接着的是张勋复辟帝制的闹剧,什么  相似文献   

15.
《祝福》写于1924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作者鲁迅希望辛亥革命能够彻底推翻封建社会,但现实让他十分失望,封建帝制被推翻,但是取代它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统治,封建思想仍然是当时社会的统治思想,封建礼教、宗法  相似文献   

16.
<正>《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祝福》写于1924年,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虽被推翻,但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是马克思专论中国问题的第一篇文章。写于1853年5月20日,同年6月由《纽约每日论坛报》作为社论发表。1851年,在中国爆发了规模巨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这次革命,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而且也强烈地震动了英国和整个欧洲。马克思对中国人民的这次伟大革命运动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给予了密切的关注。他的论著是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和匈牙利革命都发生在 1 91 9年 ,相似之处有三点 :第一 ,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战争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全面危机 ,形成了战后第一次国际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潮。中国五四运动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正是无产阶级革命高潮中出现的两个典型事件。第二 ,两次革命都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下发生的 ,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两个国家开始传播。第三 ,两次革命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而引起的 ,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相似文献   

19.
一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第一节中已经谈到了是由于林语堂的文章而引起的.其实,不只林语堂的文章,还有周作人的文章,不过鲁迅在文中没有明提。周、林的文章因何出笼?这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和文化战线上的斗争。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农民运动也迅速发展,波澜壮阔的五卅爱国运动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高潮已经到来,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即将开始,帝国主义的走狗北洋军阀政府,面临着灭顶之灾。在全国革命高潮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祝福》一文,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生活面貌。李欧梵评价《祝福》“是鲁迅小说中最强烈的悲剧描写的作品”。“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