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是日托幼儿园,每天一大早,晨检的卫生老师总是笑容满面地迎接着每一个回国的幼儿,但在众多的幼儿中,总是难免有些孩子要吃药,有些孩子情况或身体不佳。如何让晨检的老师及时与班上的老师沟通,共同注意、负责孩子的整天生活呢?我园巧制了“早上已吃药”、“未吃药”、“观察体  相似文献   

2.
早上幼儿入园时的心理状况如何,往往会影响其一日的学习、生活。因此,我与老师们商量,从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出发,在晨检牌中增添了一种紫色的“情绪牌”。我在晨检时发现幼儿有明显心理不适、情绪波动的现象,即发给情绪牌,带班老师看到情绪牌,就会在一日活动中,有意识地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给予多方面的关照。譬如,有个孩子接连两天问我严老师在不在班上,一听到严老师不在班上,而丁老师在班上时,马上就表  相似文献   

3.
改革晨检表     
晨检表是对幼儿早晨入园时身体状况的记载。一般的做法是,老师根据家长的反映和对孩子的观察,将标志孩子健康状况的某种颜色的卡片插入写着孩子姓名的晨检表上小口袋中,便于老师照顾生病的孩子。这样的晨检表只实施了对孩子的保育任务。那么,如何将保教结合的原则也体现在晨检表中呢? 首先,我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他们的兴趣及认识水平,将晨检表由抽象型变为趣味型。我在晨检表上部画了街道、车辆、楼房、树、路灯等背景;在晨检表的中部布置了二十五个小口袋,口袋  相似文献   

4.
<正>幼儿园一日活动是从晨检开始,晨检的作用不容小觑,通过晨检,我们可以了解当天幼儿的身体健康情况,孩子的卫生状况,以及加强和孩子及家长的沟通交流。而晨检牌的发放,则可以让班级的老师更直观地了解到孩子的健康及卫生状况,并及时进行保育教育。幼儿也能通过自己所拿的卡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卫生状况。一、让晨检健康卡发挥作用,首先要了解晨检健康卡的意义晨检健康卡是三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塑料片,分别是绿色、黄色和红色。  相似文献   

5.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很想和老师谈话,可又担心占用老师的时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观察出家长这种情形,我们就赶快问家长,这时家长才开口说。   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家园沟通,是家长和老师联系、搞好家园共育的有效环节。家长送孩子入园后,不要急着和孩子说“再见”就走;接孩子时,也不要领了孩子就回家。我们鼓励家长接送孩子时做到以下四点:   一、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向带班老师简单地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饮食睡眠情况和孩子近来的想法,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配合老师搞好晨检,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相似文献   

6.
有些家长总是跟我说:“老师,我家的孩子在家里要是不听话时,我只要说:‘不听不听话,如果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的老师’。孩子听后总是乖乖的,看这招多灵。”其实,从教育儿童的角度来讲,做家长的别拿“老师”来吓唬孩子.偶尔用“老师”来吓唬孩子是可以的,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如果是性格内向胆小的幼儿,会对他们产生一种恐怖感,不敢上幼儿园,怕老师,胆子更加变小,  相似文献   

7.
晨检,是幼儿园保健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的是通过晨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幼儿,以减少和预防各种疾病在园内的发生、流行。但在实施晨检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孩子家长对此不太重视,有的甚至把晨检看作是幼儿园的“花架子”,把孩子送到一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要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晨检是幼儿园保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幼儿园与幼儿、家长每天接触的第一个窗口,保健老师应遵循“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基本原则。加强对幼儿的晨检,建立严格的晨检制度,是幼儿园了解幼儿健康情况,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顺着说     
有些新入园的幼儿,每当送他们的亲人离园时,往往会大哭大叫:“我不要老师,我要妈妈。”这时要稳定幼儿的情绪,老师说话就要讲究方式方法,千万别和孩子对着说。如幼儿说“要妈妈”,老师可不能说:“不要妈妈,妈妈上班去了,老师喜欢你。”幼儿听到这样的话,反而会哭叫得更厉害,更不愿意接近老师。其原因就在于此话满足不了孩子此时此刻的心理需要,孩子“要妈妈”,你却要孩子“不要妈妈”,孩子怎么听得进“老师喜吹你”呢!此时老师应用一种关心和同情的口气顺着孩子说。如孩子要妈妈,  相似文献   

10.
吃药练习     
赵小华 《幼儿教育》2002,(11):29-29
幼儿因年龄小,吞药时常常水咽下去了,胶囊、药丸还留在嘴里。几次失败后,他们就怎么也不肯吃药了。一次用餐时,我突发奇想,进行了“吃药练习”。我让小朋友们把馍掐成药片大的小块,放在舌头上,然后喝口水,抬起头不用咀嚼直接下咽。起初,孩子们只咽下了水,馍仍留在口中。但经过几次示范练习,有些孩子高兴地说:“老师,我咽下去了!”我看到了成功的希  相似文献   

11.
作为保健老师,常年与生病的孩子打交道,所以对幼儿在园吃药的情况有一些客观的了解。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幼儿多发病筛查表》,记录每个幼儿的病因、在家在园吃药的时间,旨在筛选出体弱儿并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12.
在晨检时,我发现韩明小朋友手中捏着几粒草珊瑚含片,以为他口腔发炎了。可是检查孩子的口腔后,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我问孩子:“你嗓子好好的为什么吃药?”孩子说:“这不是药,是糖。”这时,送韩明上幼儿园的妈妈在一旁说:“这孩子在家一闹,我就拿一片含片哄哄他。”原来是这  相似文献   

13.
孩子在幼儿园里,与同伴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小事,总爱求助于老师,这就是所谓的“告状”。我认为幼儿告状是对老师的信任,因此,对幼儿的“告状”要加以区别、正确引导,教幼儿学会如何“告状”。 一、要热情帮助同伴。有些小事本来相互间是可以解决的,如“老师××摔倒了”,或者“××鞋  相似文献   

14.
晨检牌是幼儿园里评价幼儿当日健康状况的一个标记。幼儿每天早晨入园后,都要接触到晨检牌。但有些幼儿园往往忽视晨检牌的消毒,认为幼儿接触牌子的时间很短,不会有什么问题。殊不知,晨检牌经过众多幼儿的接触,病菌也可能悄然地随之传播。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如不及时...  相似文献   

15.
孩子在幼儿园吃药是极平常的事,每天总有些孩子需要服药。给病儿吃药是幼儿园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一、药品必须妥善保管。每个班应配备一只药盘或药箱,放置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并注意防晒防潮,以防幼儿误食或药品受潮变质。所有  相似文献   

16.
幼儿一日活动开始于每天的清晨,幼儿入园时情绪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一日活动的质量。我们在人文教育理念指导下,对晨间接待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注重人文引导,使幼儿乐意参加晨检孩子入园的第一道门口就是保健医生的晨检,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认识、接受和熟悉一个人是一  相似文献   

17.
批评教育是老师的职责,无论如何不能回避。要使孩子愿吃药,母亲有办法,将苦药裹上糖衣,孩子便甘之如饴;要使学生接受批评,有经验的老师有诀窍,他们总是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使批评之辞像夏天的“农  相似文献   

18.
每位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总希望孩子十全十美,孩子身上很微小的“毛病”,在有些家长看来却很严重,总想让老师帮忙改正。所以,在和老师(尤其是新接手一个班的老师)沟通时,往往说的是孩子的不足之处,而这样的“不足”使老师先入为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先想起和关注孩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于泽正在小便 ,老师走过去不放心地提醒道 :“请别忘了 ,小便后冲厕!”于泽扭开水笼头 ,回过头不满地说 :“老师 ,我早知道 ,你不用再说了!”乍一听 ,觉得是孩子不耐烦 ,仔细一想 ,可不是 ,幼儿一入园 ,老师总担心孩子干不好这 ,干不好那 ,凡事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 :“漱口、洗手、喝水、冲厕……”原本孩子非常乐于去做的事情 ,经过老师不断重复地提醒 ,变得枯燥无味。这些指示语如同“枷锁” ,越来越紧地套在孩子们的心灵上 ,日久天长 ,幼儿渐渐由主动变得被动 ,由乐于尝试变得无动于衷 ,甚至依赖于这些“枷锁” ,只要不提示、不重复…  相似文献   

20.
杨莉 《家教世界》2014,(6X):27-33
<正>一、主题产生背景看病、吃药、打针一直是孩子们害怕的事情,有些孩子碰到医生帮他检查身体也是很抗拒的,大部分孩子对穿白大褂的医生存在着害怕的心理。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安排,让幼儿消除对医生的恐惧感,初步了解医生本领大,鼓励他们不害怕看病、吃药、打针。二、幼儿经验与主题价值分析幼儿经验:1.去医院看病,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件有亲身经历和体验的事,他们对医生和看病已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害怕打针和吃药,对医生有抗拒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