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国体育史学会浙江省分会、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4月初在杭州召开了体育史学理论研讨会。有近二十位体育史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与会同志就体育史学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我国体育史学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回顾和反思,认为近十年来我国体育史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是我国研究体育史八十年历史中最  相似文献   

2.
中国体育史学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体育史学研究在近二十年发展迅速.尤其近年以来,广大体育史学研究者加强了对奥林匹克史学和体育文化等热点问题的研究,研究领域逐步扩展,研究内容日益深入,成果转化力度加大,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得到加强.体育史学界形成了奥林匹克运动史学研究热,体育文化研究热.体育史学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新进展与新突破.本文除了对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文化史学、当代体育文化与中国体育史研究进行述评外,还对国内外的体育史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中国体育史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探索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法,以时间为线索,探索近几个世纪的德国体育史学研究,指出18世纪的代表人物首推吉勒施和菲特,前者的主要贡献是初创了东方学,而后者对体育史学的贡献是指明了体育史研究的重要性,开创了体育史时代区分法和提出了关于体育起源的一种学说--战争说.19世纪的德国体育史学研究在内容或者是体裁上都有不少问题,可喜的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有了新突破,如开创了体育史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和图书学方法,开拓了体育术语学、比较游戏说以及奥林匹克学等.20世纪初期,德国的体育史学研究又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表现为对竞技体育、德国体育、东方体育、中世纪体育及文艺复兴时期体育的重新定位与评价方面.进入21世纪后,在德国从事体育史学研究的各界学者很多,其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客观地评价了德国在世界体育史学科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体育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作为体育学学科基础的体育史的研究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但作为一门具有独特思维和研究方法的体育史学学科,则是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对古代奥运会的研究,是体育史学兴起和发展的起端。二战以后,体育史学的研究首先在北美和英德等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67~1989年,国际性的体育史学术组织的逐渐建立,标志着体育史学研究日益系统化。之后,北美、非洲、亚太等地区有关学术组织的建立,更反映了世界体育史学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昌盛阶段。中国的体育史学研究开始于十九世纪末的维新运动。…  相似文献   

5.
体育史学与体育社会学关系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史学和体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针对性与侧重面是不同的 ,这反映了二者的差异。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史进行研究 ,却又显示出二者的密切关系。它既是当代体育史学研究日益深化的表现 ,又是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展的要求。从根本上讲 ,体育史学必须采取社会学的某些研究方法 ,才能达到对体育历史文化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二者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体育科学中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6.
当代体育史学研究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历史学科呈现夕阳西下的颓势,对我国的体育史学研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进入新世纪之后,体育史学界紧紧抓住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良好机遇.加强了对奥林匹克史学和体育文化等热点问题的研究,体育史学研究的专著不断问世,研究领域逐步扩展,研究内容日益深入,参与现实、贴近现实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了体育史学研究呈现出新的发展.未来几年,体育史学界应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努力寻求学科新的生长点,进一步推动体育史学科的复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史研究20余年来没有方法论方面的探讨,已成为掣肘体育史学的理论瓶颈.一方面,许多体育史学研究限于史料介绍,缺少方法论反思,使得研究目的与方法之问缺少有机联系;另一方面,体育考古类的实证研究因无法解决体育文化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而表现出局限性.当前多学科综合的体育史学研究方法已成趋势,但其理论依据无人问津.随着从文化角度对体育研究的深入,体育史学的研究亟需接通文化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创建在体育现象的历史变化中寻求文化意义的方法论.本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体育史学需要运用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王俊奇 《体育学刊》2007,14(6):48-51
简要回顾百年体育史学的学术发展,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的体育史学的发展.指出:作为一门研究历史的科学,体育史必须面对社会转型及社会变迁带来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开放思想,更新观念、融入社会、融入多学科之中,从而获得体育史学的"开新之路",并向后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9,(1):9-17
随着体育本体受关注度的日益提升,体育史的书写引起了史学界学者的瞩目。为更好构建史学与体育学的联系通道,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办了"首届20世纪中国体育史研究工作坊"。体育的重大政治、外交意义,体育的日常性以及史学研究中对史料的高度重视在本次工作坊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历史学者用成熟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体育史料的挖掘与整理和对体育史的书写与研究给体育学者的研究注入了新活力。来自历史学界和体育学界的学者就构建中国风格的体育史的各项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自1918年郭希汾(绍虞)先生编撰的第一部《中国体育史》问世以来,中国的体育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了它的逐渐完善与丰富的历程. 在以往的体育史学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的研究中,所依据的主要是史书的间接记载和有关的传说.近几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以及考古学知识与方法向各个史学学科的渗透,体育史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体育史学研究人员开始注重利用文物资料,通过实证性的方法研究古代体育的发展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中华书局推出的《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相似文献   

11.
自 1918年郭希汾(绍虞)先生编撰的第一部《中国体育史》问世以来,中国的体育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了它的逐渐完善与丰富的历程。   在以往的体育史学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的研究中,所依据的主要是史书的间接记载和有关的传说。近几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以及考古学知识与方法向各个史学学科的渗透,体育史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体育史学研究人员开始注重利用文物资料,通过实证性的方法研究古代体育的发展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中华书局推出的《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这部大型…  相似文献   

12.
出土文献与体育史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土文献”一词,主要是指地下发现的古代简帛佚书之类,当然也包括甲骨文、金文等。对于体育史学研究来说,注重出土文献是基本常识和规范。因为,丰富翔实的资料和在此基础作出的严密细致的论析,从来就是体育史学术论著价值的保证。如果资料不真实的话,那么任何学术论著只是无源之游述。地下出土的文献,哪怕只是断篇残简或只言片语,有时也是最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帮助研究者弄清历史事实。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也就是说,用纸上的材料与地下的材料互证,①已被体育史研究者广泛运用,并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本世…  相似文献   

13.
1990年9月16日至20日北京亚运会科学大会在首都西郊香山饭店举行。作为体育科学重要部分之一的体育史学科列入了大会。 报名参加这次科学大会的国内外体育史学者共有30多人。其中我国大陆学者20人,台湾学者3人;外国学者日本2人,南朝鲜2人,瑞典、联邦德国、法国、美国、英国各1人。此外还有一些台湾的和外国的兼职学者,他们既参加体育史学科分组会,也参加其它学科分组会,没有把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和历史学方法,对体育断代史研究在体育史学的学术地位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体育史学的拓展和新资源的汲取首先必须从体育断代史上有所突破,这样的研究并非是走极端,而是对过去重宏观轻微观史学的一种弥补,纠正过去的史学学术取向,提供从另一个视角解读体育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1919年出版的郭希汾的《中国体育史》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体育史。1958年又出版了唐豪等的《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特别是近10年来相继出版了徐永昌的《中国古代体育》、李季芳等的《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高校体育史编写组的《体育史》、刘秉果的《中国古代体育史话》、王其慧等的《中外体育史》,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体育词典》,和《体育文史》等刊物。这些论著、典籍、刊物的产生,本身就雄辩地说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体育史学已经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体育史学科反思史的系列研究成果表明,体育史学仍然存在着学科地位不高、分支学科建设不系统等诸多问题。基于当下业已形成的学科“危机”话语,对中国体育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扫描”,并蠡测体育史学科未来走向。研究认为,在分支学科建设上,要建设体育史学术史、体育史史料学和体育史学理论等3个分支学科;在学科发展平台建设上,进一步打造体育史学教学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社会服务平台;从国际和国内史学研究主要趋势中吸取学科建设经验,推动体育史学科建设,开创体育史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当代体育史学研究重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当代世界范围内体育史学发展的总体趋势,结合中国体育史学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体育史学研究的立足点将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大的方面:一是体育史学分领域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深度越来越大;二是结合体育现实发展的体育史学研究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三是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开始从  相似文献   

18.
《体育文史》是中国唯一一本专门性体育史研究杂志。《体育文史》的发展历程,某种程度可以折射出近二十年中国的体育史学科演变轨迹。到1999年底,《体育文史》正好出了100期,对它进行一次系统的反思,无论是对办好这个刊物,还是推动中国的体育历史与文化的研究,都是不无裨益的。  一、由旧“三性”到新“三性”:《体育文史》宗旨的变化  从办刊宗旨来说,1983~1993年《体育文史》坚持了“三性”(知识性、学术性、思想性)结合原则。1983~1994年,一直在“二性”间摆动。“就刊物的内容来讲,前五年(1983~1987)是以知识性为主,…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体育史”为研究主题的987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Ⅴ为研究工具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我国体育史学的研究进展,把握体育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推动我国体育史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研究表明:我国体育史学的发文量呈现波浪式增长趋势,研究高产机构主要是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史研究的高产作者主要由王俊奇、崔乐泉、高强、翁士勋、潘华等为代表;研究热点集中在体育运动史、学校体育史和文化史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世界体育史研究中的误区——东方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西方中心主义史学观的影响,世界体育史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误区——世界体育的历史被描述为以古希腊体育为起点的西方体育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东方体育被曲解,被排除于世界体育的基本历史进程之外。其古代部分被作为西方体育登场前的序幕展示,近代部分则被视为西方体育在东方的投影。 作者阐明了东、西方体育是历史地形成并得到充分发展的两种各具特点的体育类型,因而不能以一种类型作为“标准”去衡量另一类型的发展水平,定其优劣。它们一直彼此影响,相互吸收。现阶段正在形成的作为一种新的体育实体存在的世界体育,便是两者交流融合过程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种体育既吸取了二者的“精”与“质”,但又区别于二者,是更高层次的具有时代特点的体育。受西方中心主义史学观影响的世界体育史无视上述事实,从而歪曲了历史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使历史失真、贬值。要消除误区,作者认为,必须更新理论思维和重构编撰体例。新的世界体育史观的产生,是以批判扬弃西方中心主义的体育史学为理论前提,在批判扬弃中重新确立历史观的基点,即世界体育史的多元性,把一元的历史还原为多元的历史,并把不同类型体育产生、发展、交汇、融合的历史过程作为编撰的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