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语言艺术的修养,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比喻能使本来晦涩难懂的概念、定义、公理、公式变得浅显明了,有的知识甚至能终身不忘,而幽默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语言艺术的修养,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比喻能使本来晦涩难懂的概念、定义、公理、公式变得浅显明了,有的知识甚至能终身不忘,而幽默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语言修养,十分重要。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既有点滴的心得和体会,也有从其他教师的课堂趣语中得到的很多启发和感想。现小结一些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愿能给同仁们带来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徐万益 《宁夏教育》2000,(11):38-39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语言转化为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语言,即教师要采用数学语言和教学语言融为一体的语言——数学教学语言进行授课。数学教学语言按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不同方式,有导语、阐述语、问答语、辨析语、点评语、过渡语、应变语、比喻语、幽默语、渲染语,等等。  相似文献   

4.
同类属事物可以设喻。设得贴切、契合语境,效果有时比不同类属事物的比喻还要佳。何以同类属事物能设喻?因为它有社会实践基础。实际语言运用中,古今中外都有同类事物比喻的存在。要是不囿于“必须  相似文献   

5.
“洗课”是一个教学比喻,洗课强调教学反思的前置。洗课实际上是教师利用自身直接或间接的教学经验,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构思的过程。洗课需要关注过程的科学性,需要关注结果的有效性;洗课需要防止如数学思想、数学能力以及生活中数学视角等有益元素的流失。  相似文献   

6.
歌唱教学的过程中,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比喻”被常常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正确地表述和理解这些比喻,成为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试图从解释歌唱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比喻入手,为声乐教学提供较准确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比喻虽是一种文学修辞方法,但在数学教学中若能恰当运用数学比喻,它同样具有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灵感,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之功效.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比喻,文明的传承、科学的描述也离不开比喻。人类因为创造了无数经典的比喻,使交流简洁传神,使深奥的科学易于被人们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比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采用风趣、形象的比喻,试图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9.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巧妙运用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大致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设疑探究法 “疑”就是问题,问题就是矛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设疑置疑;在学生的头脑中摆设矛盾,激发他们去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它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抵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 “疑”设得好、设得妙,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积极思索探究的过程中,求异创新  相似文献   

10.
比喻虽是一种学修辞方法,但在数学教学中若能恰当运用数学比喻,它同样具有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灵感,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之功效,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抽象概念时,经常采用打比方,这种方法就叫比喻。如“时光像流水一样逝去”,“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艳能几时”等,这些是文学上的比喻。在科学中比喻的功能着重在于解释。电流,看不见摸不着,人们用水流比喻电流,管道对水的阻力,相当于电阻,水位差相当于电压,从而增进人们对电流的理解,这是比喻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能够使得: 1.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学习数学归纳法时,学生对证明中的二个步骤感到很抽象而难于理解,如果我们把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与登无穷级梯子作比喻,我们证明了等式对n=1的成立,就表明我们已有能力登上无穷级梯子的第一级,证明了能够从K过渡到K 1,就相当于表明我们有能  相似文献   

12.
比喻是小学语文学习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基于比喻修辞的高效教学讲解与有效运用,不仅能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审美鉴赏能力,还能推动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作文写作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对修辞手法的指导和运用还存在方法单一以及在指导过程中过于强调修辞手法的技巧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比喻修辞手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用中的问题,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数学知识,同时其他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认知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彼此统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相比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和教学的本质。具体可以描述成: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教学目标指引下,以数学教学为中心,教师为课堂主导,学生为课堂主体,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进而完善个性心理品质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组织教学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融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教学活动.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法,还是现代各种新式的教学法,都离不开组织教学这一环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将提问设疑比喻为组织教学的灵魂,这种比喻毫不夸张.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运用恰当而生动的语言适时地提问设疑,不仅能捕捉到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对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如果教师的提问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认为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写文章时经常用到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变得生动感人、意味无穷。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修辞手法,能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也能使深奥、抽象的数学定理变得浅显易懂。一、巧用比喻,激趣启智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的  相似文献   

17.
在突破某些教学难点时.教师可以借助比喻、夸张、类比等手法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也是活生生的、有趣的。  相似文献   

18.
钱怡洁 《考试周刊》2014,(17):70-71
在数学教学中若能恰当运用数学比喻,则能有效改善课堂学习氛围,化解教学难点,增强教学效果。本文将数学知识比作生活中的形象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蒯威 《辽宁教育》2014,(11):71-73
正比喻是学生阅读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恰当的比喻,能让所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比喻教学中,有的教师出于应试,以"考"代教,以"练"代学,脱离了阅读教学;有的教师偏重比喻知识的教学,强调分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要善于抓住文本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比喻句,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比喻的特点与作用,让他们读懂比喻,欣赏比喻,并慢慢学会运用比喻。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和深入研究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不断提高计算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在进行计算时的信心,还对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态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素质时,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他们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打牢学习数学的基础,促进以后的数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数学知识的积累量都能获得同步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设计进行突破,使新颖的学习过程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发展,使他们能在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