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于批评     
尹莹 《宁夏教育》2010,(7):109-109
这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周的音乐课,是七年级(10)班的音乐课,内容是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当我正在声情并茂地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时,突然“吱”的一声怪音,打断了我的讲话。我向发出怪音的方向瞪了一眼,没有理会,继续往下讲。我刚讲了几句,突然“吱”的一声又发出来了,我的脸马上由晴转阴,用严厉的目光扫视了教室一圈。大声吼道:“谁发出的怪音?”课堂上的空气马上凝固了,半天,  相似文献   

2.
陈艳 《山东教育》2014,(1):106-106
那天,我刚上完三年级音乐课向办公室走着。突然有两个一年级的孩子跑过来说:“陈老师,下一节是我们班的音乐课,能先让我俩上台表演吗?”看看她们那充满期待的稚嫩的小脸,让我想起了周二给他们上的第一堂音乐课——《你的名字叫什么?》。  相似文献   

3.
前些年,有的学校不开音乐课,或者开了音乐课又不好好上,结果误人子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不少青年是“音盲”.他们爱唱歌却不会唱,爱听音乐却好坏不分,香臭不辨,一个时期内被外来的靡靡之音弄得晕头转向.这些青年是受害者.近两年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各单位对音乐的社会作用也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加强了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现在情况好多了.  相似文献   

4.
王亭 《教书育人》2010,(3):70-70
新学期开学后,班中有好几个男生表现很怪,其中有几个还是班中的“尖子生”。他们一改往日早来晚走的好习惯,总是很晚才到校,有时甚至是踩着铃声急匆匆地跑进课堂。而放学时又总是“归心似箭”,一听到放学铃声就跑,家长却反映孩子回家很晚。后来又有学生向我反映:班的男生经常聚在一起,天天说什么魔域、劲舞,还有什么QQ之类的东西。听了这些情况,结合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古怪现象,我敏感地意识到:这些孩子肯定经常出入网吧。  相似文献   

5.
圆梦     
刘沛华 《山东教育》2007,(11):17-17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突然,虚掩的门“吱”的一声被推开了.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班一向不爱说话的小峥。她悄悄走到我跟前。红着脸说:“刘老师,我想跟您商量件事,您能同意吗?”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期待。[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高年级学生在作文选材方面常见的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虚假”,即编造不真实的内容。如第十一册第六单元作文(我爱─》,是个半命题作文。有位学生写了《我爱祖国的旅游胜地》,他写到了长城如何雄伟,西湖如何美丽……叫来一问,这些地方他都没去过,全是《社会》课本内容的翻版。没有生活经历,凭空编造,也就写不出真情实感。二是“平淡”,即挑选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写。这些学生,他们知道要写自己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但是“这件事是否值得写”,他们没想到这一点。如在写《我做了一件好事》一文时,有位学生写了在校园里捡废纸。我在班…  相似文献   

7.
周弘老师说过:“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善待生命,学会赏识。”我班里有一个“怪”学生,叫刘阳洋.为什么说他怪呢?因为他有怪毛病,只爱看书,不爱写字,而且卫生习惯很不好。经赏随地吐痰,让你看了很恶心。他转入我班时,我曾经恐吓他说:“你要把毛病改掉.如果随地吐痰.我就罚你拿毛巾擦干净。”但是恐吓没有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堂502班的音乐课,我安排的教学内容是欣赏《故乡的亲人》,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这个班学生率直真诚、活泼敢言,上这个班的课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特别是以李仁猛、李园、付阿锋等组成的"捣蛋"同伙,更是让人头疼,但是又是这几个人会让你的音乐课堂气氛很好。所以我很早就在打他们的"主意",想把这些"捣蛋鬼"好好地整治一番引导其为"良民",但是已经失败过N次了,我琢磨着有什么好的办法。今天的这堂课总算让我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9.
“我姓陆,是你们初一(3)班的新班主任。下面开始上课。”短短几个字的开场白,好简单、好爽快,我心里叫绝。他真“怪”他做事有些“怪”。那次舞蹈比赛,我们班的几个文艺骨干的日子可不好过。为什么?因为他说了,这次非要夺一等奖不可!可谁能保证呢?。他传授“秘诀”:一是研究人家的长处;二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三是要选取有象征意义且难度大的歌舞进行编排。这不,才半天的工夫,他就选好了曲子,还亲自带领他们排练。大伙忙活儿了一星期。结果,你猜,嘿嘿,还真得了第一!哈哈,真把全班给喜疯了。他呢,怪!连个笑脸都没有!他爱“别出心裁”摇一般地…  相似文献   

10.
我曾教过一班三年级数学,课后常与一些学生闲聊。当我问他们“班级里有哪些好学生”时,这些学生会异口同声地报上七、八个同学的姓名,其中多半是女同学,有连续几年的三好生、班干部,成绩好、守纪律。至于“哪些人是差生”,不要我问,他们心目中似乎也很清楚。于是,我开始思考一个  相似文献   

11.
从教十几载,几乎每接手一个班,我都会遇到几个“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大都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落后,长期的自卑使得他们往往表现出抑郁、多疑、偏激的性格特征,带有强烈的逆反和仇视心理。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渐渐认识到:关爱是一种巨大的改造力量。教师只有爱字当头,  相似文献   

12.
由于对音乐固有的兴趣和对艺术教育特有的期待,我在小学里听了很多节音乐课,其中有一节感觉非常不错。今日的音乐课确实与我们小时候的“唱歌课”有很大的不同,孩子们除了学唱歌,还识乐谱能够听音。这些着实令我们这些从大学里出来的大人们羡慕不已。为了弥补已经逝去的岁月之不足,分享今日学生之幸福快乐,课后我叫来了几个学生,请他(她)们谈谈对上音乐课的感觉,结果简直使我难以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竟然不太喜欢音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江苏教育》2006,(3B):39-40
许多学生对“F4”、谢霆锋、王力宏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喜听爱唱他们的歌,学生还向我建议:如果音乐课上唱上几首此类流行歌曲。他们会对音乐课更有兴趣。然而他们对中国的民族音乐却知之甚少,表现出的无知及淡漠令人痛心。面对这一现状,是否该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呢?而不要仅仅只是归咎于孩子。  相似文献   

14.
星星姐姐,我们班一些同学喜欢编一些“另类童谣”。什么“放学钟声响,学生得解放;上街逛一逛,学习丢一旁;老师气歪嘴,妈妈拿起吓人的小木棒”。“妹妹靓,哥哥帅,如果不傻就去爱”,等等。他们一边唱着这些另类童谣,一边哈哈大笑,还自以为好玩。姐姐,我是一个队干部,面对这些另类童谣,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5.
背景:众所周知,孩子的天性总是好动、顽皮的,有时甚至会捣蛋、恶作剧,在课堂上总会碰到他们的种种“杰作”。我所执教的这个班级共有学生50名,其中男生28名,该班的学生思维活跃,但男生较多,调皮好动,课堂上时不时会有一些“小插曲”。案例:在2000学年第二学期三(2)班的一堂音乐课中,内容是指导学生认识理解反复跳越记号,并学以致用演唱歌曲《小奶牛》。当我刚刚出示反复跳越记号要开始讲授其作用时,突然一个  相似文献   

16.
开学伊始,我就听说王胜所在的六(6)班比较有名,这个班有好几个学生爱打架,王胜好像是他们中的一个。因此,我对这个班就有了特殊的“感情”,心想这几个学生只要在我的课上不惹事就行。  相似文献   

17.
男生与皮筋     
“老师,李霖把我的橡皮筋拉断了!”一个女生气呼呼地跑来向我告状。我正要开口,又有几个女生跑来了:“老师,我们在跳橡皮筋,王超来捣蛋。”“把李霖、王超叫来!”我传下命令,把几个爱淘气的学生叫来狠狠地“剋”了一顿。可是没隔几天,又有几个女生来向我告状。我迫使自己冷静下来,找了几个男生谈话,使我惊讶的是,男孩子们的动机竟是如此简单,“我看她们跳得这样轻松、有趣,心里怪痒痒的,也想去跳几下。”……男孩子们纯真坦白的话语唤起了我的记忆。是呀,小时候,男生爱打陀螺,他们轻轻一抽,陀螺就稳稳当当地转起来。我们女生看了,羡慕得很,…  相似文献   

18.
张淑林: 不能厌弃后进生我班有几个“调皮大王”,他们爱提劲打靶,惹事生非,学习成绩很差。我讨厌他们。虽然对他们也要求严格,但教育不耐心,经常是给狠狠地批评。他们不做作业,我就“卡”任务,做不起不准回家吃饭。他们被我逼得没办法,只好伙同逃学。于是我又发动学生去找他们,找回来又训斥一顿。  相似文献   

19.
学生中,常有一些不团结的现象发生。不少班主任为此感到头痛。这里,就我经历过的几件事情,谈谈如何做好学生团结工作的几点粗浅体会。我班有两个很会打篮球的男生,在球场上都爱“冒尖”,经常闹摩擦,成了一对碰面就虎视眈眈的“球敌”。一次,全校举行篮球比赛,我在班上提出了要争夺冠军的目标。之后,分别找他们商量运动员人选名单,没想到他们都能出于公心,互相提了名。这对“球敌”为了给班上争得荣誉,在球场上你喊我来,我喊你  相似文献   

20.
赵坡 《班主任》2008,(7):30-31
我带的班是一个由体育特长生、音乐特长生和美术特长生组成的“特长”班,其实是学习成绩很差的班。这些学生惰性强、自制力差,整天想着玩,没有几个努力学习的,时不时还会制造一些麻烦,令人担惊受怕、心烦意乱。最初,为了让他们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我反复给他们宣讲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