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丽 《教师》2022,(8):33-35
"双减"背景下的习作智慧课堂,要构建素养导向的"教学评"相互融合的教学生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具有目标一致性,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文章阐述了如何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从精准的目标制定、以范本为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一以贯之的评价跟进三个维度,探索以目标为导向,构建"教学评一体"的语文习作...  相似文献   

2.
一、先学后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1.细心观察,关注生活.教师课前明确习作要求,安排学生提前自学本次习作的要点,再指导学生做好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和充分收集资料等课前准备工作.例如,三年级下册习作1"我的植物朋友",要至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观察植物,指导他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植物的形态、颜色、气...  相似文献   

3.
"杀鸡儆猴"     
同事让我看一篇学生习作,并为难地问我该怎么改.我笑着说,有这么难改的习作吗?我翻开看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廖良国 《四川教育》2021,(5):44-46,48
习作教学要走出无序化、低效化的窘况,必须创新习作教学体系,守护魅力习作教学之本;以读促写随课练,夯实魅力习作教学之基;建构情趣化课堂,激活魅力习作教学之源;多元多维巧评改,舒展魅力习作教学之翼.  相似文献   

5.
支架的搭建在学生写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导图支架、例文支架和技巧支架,为学生的习作导航、探航、领航和远航.支架能为学生习作铺路搭桥,能为学生架设习作的思维之梯.借助于支架,能调控学生的习作精读,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提升学生的习作效度.  相似文献   

6.
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小学生习作不仅是学生综合应用语言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学生自我素质的一种衡量.倡导学生真实表达情感,认真对待习作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小学高年级习作失真研究的意义,随后对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原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花费时间长不说(一般一篇习作从指导--写作--讲评--修改,要两周时间),而真正受益者不多.这样的教学结果大大打击了教师们教学习作的信心,尤其是高段习作教学,更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六安市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综合研究与探索课题研究阶段汇报会,听了8个课题组的交流发言,观摩了7位教师的习作指导课.  相似文献   

9.
人们只要谈到小学生习作,总是一言以蔽之:空洞无物.总认为小学生习作的空洞无物是没有材料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普遍认为是小学生不会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任务.目前,教师们普遍采用的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的习作模式.在对学生习作的评改环节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批细改,但效果怎么样呢?习作本发下后,能将老师批改的地方重新誊写的学生很少,学生一般只是看看老师的评价等级或分数,甚至连评语都不一定仔细阅读,不去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评改.这样,教师们也就无从得知学生真实的感受和看法,从而导致教师教得沉重,学生学得也沉重--习作兴趣不高,应付了事,作文水平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1.
习作训练在哪个年级"起步",这个问题一直有约定俗成的结论.大家基本认同的起步年级为三年级.这个结论多年来一直左右着小学习作教学.然而,我对这个结论却不认同,而且新课标中也没这个说法.新课标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关于写作这个条项,有这样一句话:"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1~4年级都划分为习作的起始阶段.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令人头疼的事,因为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和创作欲望.习作课上,学生抱怨声一片.一篇习作两个星期也交不齐,有的学生干脆就不做了.即使交上来的也是搜肠刮肚、东拼西凑的.批改习作时教师是"味同嚼蜡,倍受煎熬".久而久之,语文教师也丧失了习作指导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中职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在课程改革进入到十年之后的今天,什么样的习作是好习作?"好作文"有如此标准和要求?我们又该从何处入手指导学生的习作呢?习作教学如何摆脱现在高耗低效的局面,弄清"好习作"的标准和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和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小练笔"是习作教学的有效训练途径,也是习作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练笔"为习作教学积累写作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习作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不可忽视"小练笔".本文剖析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教材"小练笔"安排形式,解读了"小练笔"的内容,提出了"关注内容,立足语言,丰富形式"的"小练笔"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笔者赴杭州参加"浙江省首届写话与习作教学研讨会"专题研讨活动,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的<走进崇文>给我的感触颇深.未听课前,我心里想:平时习作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写"我的学校"这一类话题,兴趣一般不高,对校园风貌往往熟视无睹,写出来的作文干瘪乏味、缺少情趣.这次,倒要看看虞老师有什么高招上好这堂课.结果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学得有滋有昧.什么原因呢?且看虞老师使的高招.  相似文献   

16.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被誉为"中国快乐习作第一人"的中央教科所习作课题研究员、全国著名的作文研究专家袁刚教授莅临我们的家乡--江西省赣州市送教.他那精彩的"快乐作文"教学演绎博得了全场一阵阵喝彩,那"图示快乐作文入门法"的讲座也在教师中引起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孩子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久而久之,一切都将变得无所谓,也就没有了习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18.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第二、第三学段的重要教学任务.可是,每学期八篇习作的训练量却很难达到提升习作水平的目标.尤其是针对第二学段的学生,完整的篇章训练教学目标过多、难度较大,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小练笔作为习作的补充,具有形式多样、手法灵活的特点,但这些练笔往往比较零散,训练目标呈散点式、碎片化,不能有效提升习作水平.因此,我们尝试进行了微习作序列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众多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评选的人物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典型性,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伟大精神和探索创新的崇高品格,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教育最好的课程资源.尤其让学生学写颁奖词,时提高其习作能力和语文综合水平有很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是与阅读并列的相对独立的板块.但较之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成效不显,相当部分语文老师在习作教学中还常为自己"教什么",让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而苦恼,习作教学的序列还不够明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