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传统音乐中的叫卖音乐和沿途乞讨艺人的花鼓音乐 ,都是伴随着贫穷而继承、传播与发展的独特音乐形式。受自然、历史、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叫卖音乐和乞讨音乐有其独特的地方色彩和形式 ,值得民间音乐研究者注意。一、丰富多彩的叫卖音乐叫卖音乐 ,是市声音乐中的一种。演唱者系做小本生意卖主。他们为了招徕顾客 ,利用口语化的字韵声调 ,发展而成。由于方言的差异 ,所以其地方特色较浓。从经营的方式上大致可归纳为两类。1.沿街叫卖。这类美化了的叫卖音乐 ,即所谓那些“卖啥吆喝啥”。他们的叫卖声 ,不用华丽的词藻来描绘和装饰…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音乐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入手。应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要利用电教媒体使音乐教学原直观形象。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3.
亢音 《林区教学》2011,(6):118-119
什么是音乐?音乐怎样作用于人?什么是音乐本体?这些是这段时间困扰我们音乐教师教学的问题,就音乐与人,音乐本体两个基本问题肤浅地阐述一点儿体会。  相似文献   

4.
季毅 《文教资料》2011,(7):91-92
一方面,以大众音乐为特征的社区音乐现象表现出多元化的对象、音乐形式,以及世俗化的音乐内容,同时,这种形式为成员提供了受音乐教育和终身享有音乐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社区文化高度体现了全民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丰富性和多元性,是一种大众文化,为公众提供建设文化和享有文化的机会。两者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首要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徐婷 《现代教学》2010,(7):85-86
上海二期课改实施至今已有好几年了,许多小学一线音乐教师为了秉承新课程理念,改变以往教学的枯燥乏味,对音乐课的教学模式不断做着新的尝试。但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教学环节,活跃的课堂气氛背后,静下来细细思考却不难发现,这样的“新”音乐课,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音乐轨道,学生真正学到的音乐知识不多,  相似文献   

6.
张红 《云南教育》2001,(19):39-40
音乐课不仅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我注意抓好以下工作。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音乐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对声响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利用音乐作品中强弱分明、缓急交错的节奏,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欣赏…  相似文献   

7.
让音乐知识技能在音乐课堂中为音乐教学服务,运用音乐要素创造出有趣的音乐游戏活动,使音乐立体化起来,从而使音乐课堂立体化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在立体化的音乐课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人们是通过对音高、音调、节奏等手段造成的特定音响所引起的联想来达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的,而音乐能力也正是在这种动态的体验活动中逐渐得到培养和提升的。学会“聆听”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提高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对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音乐活动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田艺 《华章》2011,(29)
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心理活动,牵扯到认知,记忆,情感,理智,直觉,才能,想象等各个方面.而音乐想象hi贯穿整个过程的心理要素,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的体验,意境的领会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本文对音乐表演中的音乐想象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围绕音乐表演中想象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特点,给出了音乐表演中想象的培养方法,为提高音乐表演的水平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音乐表象在音乐学习不同阶段中的五方面作用 ,并提出了在音乐学习中建立相应表象应具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张丽 《考试周刊》2013,(89):20-21
对音乐的研究存在方式问题.往往是没有被重视的,对现代音乐的研究尤为如此。本文从音乐的存在方式问题角度,对现代音乐中的代表流派及其作品、音乐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时其以后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构成音乐的元素很多,如旋律、节奏、和声等。这些音乐元素对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实践活动的热情,调动他们主动感受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作为实际教学内容的“引子”,使音乐学习与熟知的生活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音乐来源于生活,寻找什么样与学生生活相近的音乐素材呢?电影音乐无疑是不错的选择。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使用电影音乐,使其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探索音乐心理培养音乐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以心理学为依据,“注意”音乐听觉的训练,是培养音乐能力的基础:“统觉”的积累,使音乐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容易,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音乐能力;评价,则是提升音乐能力的有效渠道。本透过以上三个角度,探索运用心理学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音乐重构体现在作曲家的创作过程、表演者的演奏过程以及欣赏者的欣赏过程中;音乐重构理论为音乐课分组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使分组教学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一方法也必须将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在不断迅速发展与进步,我国教育体系也发生了较大的改革,作为社会科目之一的美学,在教育体系的持续创新和改进下早已经浸透不一样的课程当中,并充分发挥着重要的效用。音乐美学作为音乐表演的理论基础,其能够经过美学来直观性为观众带来和呈现出视觉与听觉上的景象。本文对美学的创建和发展对音乐表演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推进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民间音乐资源这一问题,本文从教师层面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策略,即教师要做好民间音乐资源的合理选取;教师要充分做好民间音乐课堂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校共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并不多,教学内容也多以跟唱或演唱为主,课堂内容相对枯燥,学生也可能对演唱产生畏惧感提不起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学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很难提升。所以说,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当根据新的教学要求,发挥创新能力,引入音乐情景剧,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在综合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要体现出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以及文化传承价值。那么,音乐教学评价也必须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来构建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