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二年律令》中出现的同产一词并未得到整理小组的准确解释,结合秦汉简牍和文献典籍,可以考证出同产为同父所生子女,既包括同性,也包括异性;既包括同父同母所出,亦包括同父异母所出。对同产的概念作出准确定义,对廓清其家庭地位及财产爵位继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家军 《现代教育》2003,(5):116-117
会计作为一项有效及有序的管理活动,需要会计核算系统不断提供正确的财会信息数据。这些财会信息数据既包括数字方面,也包括文字表述方面:既要求数字正确,又要求文字表述准确完整。但近几年的会计教材中,“帐”与“账”两字频繁变换,既给教师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又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模糊性,如何准确运用“帐”与“账”,是影响会计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编户齐民”是两汉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两汉为加强对百姓的管理.为保证赋役制度的实行,汉代政府实行极严密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居延西道里徐宗,年50,妻1人。男同产2人,妇同产2人。宅一区值3000。  相似文献   

4.
《山海经》的流传与重要古本考评金荣权《山海经》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的一大奇书,全书共分“山经”与“海经”、“荒经”三大部分。“山经”主记上古山脉所在、水源所出以及各地草木、鸟兽、鳞甲、矿产的分布情况;“海经”(包括“海内经”)与“荒经”多记海内外奇人怪...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阿斯塔那59号墓所出“北凉神玺三年(399)至玄始十二年(423)缺名随葬衣物疏”记有“帛一枚,(青彡)(革里)(履)一枚,脚爪囊一枚”、阿斯塔那62号墓所出“北凉缘禾五年(436)缺名随葬衣物疏”记有“连(练)一枚,(革里)(履)一枚”。彭金章先生《敦煌吐鲁番所出随葬衣物疏中“脚靡(足靡)”新探》一文谓:“‘’,古文献上无解……,也有可能属于脚上用的物品之一,或许也是属于袜子一类的脚上用的物品。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主要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延用,也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构;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和对课程内容的“创生”就是语文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段玉裁《说文解字:》“一曰”训诂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断析“一曰”真伪,阐明“一曰”存废之由;说明“一曰”的行文特点;辩明不同意义在音、形、字属方面的异同;揭示“一曰”在汉语发展史上的价值;剖析合有“一曰”的字所出引文的作用等.由此,可以看出段玉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贯通古今的历史眼光和普遍联系的哲学品质.  相似文献   

8.
清末小说家《扫迷帚》,二十四回,原载于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年)所出之《绣像小说》第四十三号至第五十二号;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所出之集纳性刊物《广益丛报》第四年第二期至第二十七期曾予转载;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年)商务印书馆曾印成单本发行。其作者署名为“壮者”。这位“壮者”究竟是谁?阿英在《晚清小说史》中谈及《扫迷帚》,既认为“不能说是一部优秀的小说”,又认为“可说是晚清的一部最优秀最有着影响的启蒙运动的书”。建国以来研究晚清小说史的论著,有不少都讲及这部小说,并给予应有的评价。然而,对于“壮者”是谁的问题,却是至今还未见到有人明确作答。那么,到底是谁?据笔者推测,当是曾经参加过晚清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丁逢甲。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9.
上(孝文帝)曰:“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夸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议之。”有司皆曰:“民不能自治,故为法以禁之。相坐坐收,所以累其心,使重犯法,所从来远矣。如故便。”上曰:“朕闻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导之善者,吏也。其既不能导,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  相似文献   

10.
费蔚 《小学语文》2008,(1):57-59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在他的《语文课程论基础》中对语文教学内容有过较为精辟的阐述,他指出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包括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构”;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教育工作者无不为世人所敬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同父之说,西方也有“你可以忘记别人,别忘记给你知识的老师”的格言。在不少伟人、名人的传记里,都有对老师充满敬慕之情的记载。毛泽东同志曾称徐特立老先生过去是自己的老师,现在还是自己的老师,将来永远是自己的老师,堪称师生情谊的楷模。教育工作者是传播人类知识文明的使者,是各类人才得以成长的辛勤园丁,人们把他们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十分准确、恰当地概括了教育工作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教育工作是光荣的职业,是应该,也是值得全社会敬重的职业。  相似文献   

12.
一、辛陈会晤处辛弃疾与陈亮友谊颇深,是一对主张抗金复国的战友。辛于淳熙8年被弹劾落职,闲居带湖,陈甚同情,不断书信往来。1188年冬,陈亮来访辛弃疾,辛在寄赠陈的《贺新郎》词序中记载了这次会晤经过:“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恨久之,怅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乳燕飞》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辛、陈之会乃是他们生涯中一件大事,为历代学者所重视。但对于他们的会晤地点,至今仍  相似文献   

13.
高品位的学校文化绝不是“拷贝”和“克隆”出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校长引领师生对学校生活的感悟和发现、对教育问题永不停止的思考与追问、对学校现状和教育规律不懈的研究和探索而创造的。学校文化的创新关键在校长,这是时代赋予校长的历史职责。学校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深刻的概念。学校文化既包括学校的人文环境,又包括物质环境;既包括运行机理,又包括操作方式;既包括科学规范,又包括个特征;既包括构建的教育理想,也包括现实的教育理念。总之,学校一切精神和物质的东西应当说都是学校文化的体现,学校文化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作为一所…  相似文献   

14.
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内涵意蕴出发,以此句所出篇章和整部《论语》思想为参考,试析辜鸿铭先生将“质”译为“the natural qualities”,将“文”译为“the results of educa-tion”的局限性:缩小了孔子“文质”观的内涵意蕴。  相似文献   

15.
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招聘人才时,特别注重应聘者的推理能力。下面这个微软公司面试时所出的耐人寻味的“问路问题”,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意图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前,基于正区域的启发式决策表求核算法有较高的效率,但需要完全求出U/C。为此,证明了pos(R-{a})(D)≠posR(D)与同父两子类的等价关系,基于最高位基数排序思想,应用正整数有序分拆特性设计了一个决策表求核新算法。在算法中,只需对同父两子类元素的决策属性值进行比较就能判断一个属性是否必要,大大提高了求核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当下这个经济文明高速发展的年代,“素质”成 了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而“素质”一词不仅仅只包括智商,更 包括情商和道德,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正所谓“人生拔节育穗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关卡,而根据现实所出 现的问题,从2016年起,教育部决定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更 名为《道德与法治》,用三年时间逐步实现部编版教材全覆盖。 这套教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然而 中学老师更应该肩扛重任,努力为改变中学生的素质水平而做 出贡献并付诸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8.
一、语篇和连贯 1.语篇的含义 对语篇的界定,各个学者不尽相同。胡壮麟先生认为语篇既包括“话语”,也包括“篇章”,并以“语篇”这一术语来统称二者。而在奈达看来,所谓“语篇”,它包括“任何完整的话语”。以上两者其实都是广义上的语篇。  相似文献   

19.
朱丹 《文教资料》2007,(1):75-76
语文阅读教学的取向问题,从整体上看,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究竟面向何方的问题。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取向,是教师对阅读教学内容该取何物的总体把握,既包括对文本的阅读与教学的定位,也包括对学生的阅读与教学的定位,是在定位基础上对阅读与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它既受到语文课程对阅读取向选择的影响,也受到语文阅读教学取向的规约,实际教学中一般表现为“逻辑”、“操作”、“情感”、“交往”四类取向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江南特产     
达林 《高中生》2009,(12):24-24
高中快会考时,有一天上地理课,老师在上面报一个地名,让我们就在下面回答当地所出的特产。说了很多地方以后.老师突然问了一句:“江南产什么?”全班男生齐声回答:“江南产美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