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冠  乔丹 《课外生活》2011,(Z2):44-45
泰戈尔从小就喜欢观察事物、探究事物,对于自己只听说过而没有见识过的事物,都要向大人问个明白。读小学时,那几本薄薄的课本已远远不能满足他那旺盛的求知欲。每天放学后,他一回到家,放下书包,就往楼顶平台上  相似文献   

2.
想象是人们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知识借助想象力得以发展,想象力又是知识进化的先导。教师应因势利导地激励儿童合理想象,使学生头脑中显现出感知过的、思维过的事物,还可出现未曾感知过的事物,认识未曾经历过的生活,开拓新的思维领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如果一个人对于曾经经历过的事物,全都忘记了,每一次都得重新认识那些经历过的事物,人类就没有经验、历史、文明和智慧的传承了,因此记忆力是学习与进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记忆,按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不过,它不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而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因此,可以说记忆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理论,体验过的情感,学过的动作等保存在头脑里,并在相应的刺激影响下的重新呈现。记忆按其机能来说,又是脑的反射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为此,讨论记忆之前,应当先俯瞰一下较一般的有关记忆的生理机制。脑细胞与神经元突触  相似文献   

5.
学生记忆力的培养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记忆与感应、想象、思维等心理现象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它不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而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支配的。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学习过的动作,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并且把这些联系痕迹储存起来,加以巩固,此后,在相应的刺激影响下,重新呈现出来。所以说,记忆就是暂  相似文献   

6.
李明海 《师道》2014,(9):49-51
总觉得中国大地上的事物变化太过迅速,站在年过不惑的当口,偶尔回首过往时,已经有些不胜踉跄与尴尬了。  相似文献   

7.
李洁 《广东教育》2009,(11):19-21
归纳推理是由某些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关键是找到“部分对象具有的特征”,再将这一特征应用到“该类事物”中去.归纳推理有过无数次的辉煌.产生过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发现.它是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张萌 《家庭教育》2004,(3B):10-11
如果一个人对于曾经经历过的事物,全都忘记了,每一次都得重新认识那些经历过的事物,人类就没有经验、历史、明和智慧的传承了,因此记忆力是学习与进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1.it代替的是前面提到过的同一事物,而one代替的是同类事物中的"一个".例如: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看到、接触到许多流行的事物。诸如,流行音乐,流行词语,流行颜色,流行服装,甚至流行病等等。你周围有正在流行的事物吗?你喜欢流行的事物吗?你追逐过它们吗?它们给过你怎样的影响?你怎样看待流行的事物?……就请你以“流行”为话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题自拟,文体不限。写作训练题之一@孙晓静  相似文献   

11.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12.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13.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虽然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是来源于客观的现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想象?想象就是对事物进行合理设想,是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事物形象进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过程。它包括:一是栩栩如生地更加深刻地创新自己所接触过的事物,即再造性想象;二是从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出发,去设想可能出现或尚未出现的事物,即创造性想象。  相似文献   

15.
孙强 《科学课》2009,(2):26-27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事物总会有过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形成对这种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我们通常称之为日常生活概念。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种最初形成的概念,通常是人们对于所接触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而且,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形成不同内容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描写事物是写作的基本功,在这一环节上,有些同学总也“过不了关”。他们描写事物,总是存在简单、粗略的毛病,写出的事物不具体、不充分。每每触及此,我们这些同学就“皱眉头”,似乎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了。事实并非如此。一、要解决好对事物的观察感知问题。描写事物和观察、感知事物有很大关系,不善于观察、感知事物就不能写好事物。要想把事物写具体、充分,就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感知事物。1.要有“显微镜”式的眼睛。从同学们的写作情况看,有的同学在描写事物时,对事物的感知是模糊的,不够清晰明确。这是写作前对事物没有很好地观察。只…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各种认识活动,特别是通过思维活动,在头脑中不仅经常保持着对当前可感知的事物的状况和作用的辨认,而且还保持着过去曾感知过的事物的状况并且推想将来会发生的事物的情景。这就是我们大脑中经常会形成的关于客观现实的事物,感知到的事物以及思维到的事物的种种映象,这是人类赖以认识世  相似文献   

18.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种事物的经验,又想起另一事物的经验这一心理过程。联想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发散思维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联想需要遵循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和因果律。所谓接近律,是指对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产生的联想。比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怎样将圆柱转化成已经学过的  相似文献   

19.
归纳推理是由某些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关键是找到部分对象具有的特征,再将这一特征应用到该类事物中去.归纳推理有过无数次的辉煌,产生过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发现.它是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谈一谈这一重要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而记忆方法则是加快事物反映的必要手段。良好的记忆方法不但能使记忆变得敏捷,而且准确性增高,保持长久,运用时能迅速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