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语文、政治、历史等教材,足以提供学生写一篇800字的作文素材,但大多数学生在作文时议论文写作就是不会运用手中的素材。作者主要从情感、一材多用、社会热点、对比、反弹琵琶等方面入手,运用这些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文。  相似文献   

2.
秦付平 《新高考》2009,(10):4-5
积累作文素材对写好作文十分重要,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多方入手,做到扎实积累。一、立足教材高三一轮复习时,我们会把必修和选修教材再过一遍,这是立足教材积累素材的好机会。以苏教版为例,教材是按专题编排的,因此,积累素材也可以集中进行,如必修四的"我有一个梦想"专题,可以将孔  相似文献   

3.
写作文,素材准备不可或缺。高三的学生虽然学习时间紧,但仍要关注社会上发生的最新事情。将它作为写作的素材,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之感。平时,学生除了多积累素材外,还要经常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一材多用,让文章言之有物。笔者以海地地震材料为例,谈谈写作素材的一材多用。  相似文献   

4.
王礼平 《初中生》2010,(5):38-4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品读分析,尝试一材多用,既可有效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又能为我们作文积累素材。下面请看材料多维品读三例。  相似文献   

5.
写作实践证明,读写一体是必然趋势,积累和实践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可以从积累作文素材的角度,帮助学生引入一泓活源清流,让他们品味文本中丰富充实的素材信手拈来的甜头。一、借助文本积累作文素材通读高中语文《苏教版》文本,名篇创作精彩纷呈,名言警句俯拾即是,典型事例垂手可得。让学生挖掘文本,积累写作素材:一是累积大量的诗词名句名篇,学会引用和化用,从而丰富文章的文采;二是累积典型文本的写作结构,学会借用和效仿,  相似文献   

6.
陈斌 《初中生》2015,(9):89-90
作文素材的运用,有如厨师对食材的使用.一种平常的食品材料,一个高明的厨师能做成多道好菜;一个作文素材,经过巧妙运用,也能打造出不同的精彩作文.备战中考作文,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巧妙运用素材是关键.能否用较少的素材,应对不同的作文命题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需要我们一材多用,玩转素材了.怎么做到一材多用呢?以下几种方法值得你学习.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蕴含着大量的美学资源。如何更好地挖掘这些遍布教材各个角落的美学元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亟须大力抓好的工作之一。以教材《必修(五)》中的《兰亭集序》为例,进行课堂审美教育,试图让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重视和倡导审美实践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改进作文教学中“无趣”“无法”的现状,让学生的作文能够言之有据、认识深刻,基于苏教版必修五最后一个作文专题《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结合新闻事件和高考原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以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写作能力,并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以便及时调整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教学大师与教书匠只隔“一纸墙”。在面目一新、内容丰富、编排精巧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面前,这种教学境界的高下赫然显现。 的确,苏教版语文教材内容太丰富了。必修教材有五本;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相应的读本有五本;选修教材有《传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等共十三本。二十三本教材,到底哪些必上,哪些选上,都没有明确的要求,它在高考中会不会有所体现也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常常苦于掌握的素材太少,不足以应对纷繁的作文话题。其实,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现有的素材,做到一材多用,“以少胜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背景 苏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五的115篇文章中,诗歌有27首,占了五册教材文章总数的近23.5%,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如果再加上1B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所占比例还要再高些。可见现行苏教版教材对诗歌是比较再视的。但是,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看,效果其实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中考的半壁江山。如何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利用文本素材,提高写作兴趣。”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挖掘课本素材的应用潜力,体现“学”为“写”铺路,“写”为“学”服务,做到既不增加学习负担,又能从中撷取有用的素材运用到日常作文写作中,一材多解,一材多用,让课本素材再次增值,一举两得,实现教学与写作同步双赢。为此,教师应该讲究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多观察、多积累。“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下几点是笔者参加南安市“文本素材”课题研究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世界性难题。根据调查显示,要解决作文难的问题,首要的是要解决学生的习作素材。本文根据我县教师的研究成果。从“教材”、“学科整合”、“阅读”、“经历”、“视听”等五个方面阐述如何解决习作素材问题,帮助学生突破作文难关。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列出了文化学的基本框架,但对许多观点只是点到为止,没作详尽论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文化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量收集教学素材以佐证文化学观点,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文化学理论观点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文化生活》教材面世不久,本身可供选用的现成素材不足,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写作需要一定的素材积累,如果素材缺乏,作文也就会变得假、大、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习作素材的开发和利用,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习作的原料,丰富习作的素材。 一、活用教材资源  相似文献   

16.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少同学的作文显得单薄无物,主要原因是缺少积累,能够有力地表现和佐证中心的材料太少,即使有也是材料陈旧,缺乏典型性。其实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只要善于点化,许多材料都可以一材多用,巧作论据。先看下面几个作文片段: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并且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写作能力的提升,老师在运用教材素材时要重视素材内容的选取,提升学生正确使用素材的意识,同时让学生在素材的学习中进行素材的引用和仿写,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文占据着中考语文中的重要地位,很多学生却写不出,写不好作文。究其原因是作文素材积累不够,而且不善于运用自己熟悉的素材。本文引导学生从教材、阅读、日常生活几个方面去积累素材,并且合理运用素材,使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处在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是锻炼和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对作文素材进行收集和整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作业写作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有效地积累写作素材,教给学生积累素材的途径和方法:在教材中、生活实践中、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对于写作指导来说,重在方法指导。当前不少学生不会写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不会指导有关。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五》一课习作指导为例,浅析通过巧妙指导,生成学生习作精彩的方法。具体策略如下:借助故事情境,挖掘情感素材;还原故事细节,渗透表达技巧;鼓励故事创作,巧妙点拨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