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别人喝彩     
常见这样的孩子:自己有了成绩,有了荣誉,就欢呼雀跃,神采飞扬;别人有了成绩,有了进步,却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冷嘲热讽、挖苦、嫉妒,很少真正从心底里为别人喝彩。学会为别人喝彩,说到底是一种人格修养,一种气质提升,对于自己逐渐走向完美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西班牙学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道:“一个人总能在某一处胜过别人,而在这一处上又总会有更强的人胜过他。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随时发现别人的进步,随时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  相似文献   

2.
作为“90后”娇生惯养的我们要获得别人的尊重与赞赏,甚至吸引别人的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如有人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其实俊朗的外表、皎好的面容是父母给的,优雅的举止和渊博的知识则是后天学习获得的。许多时候,后天的获得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使我们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尊重学生     
凡智力正常的青少年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愿望,那就是通过自己爱好的活动来表现自己,以求得别人的尊重。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顺应学生这种心理,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时时处处关心、尊重学生,通过学生的活动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尊重学生,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能发挥他们能力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微闲话     
《少年文摘》2015,(3):104
有大志向的人,无小是非。任何人都要经历一段充当别人"垫脚石"的时光。我们一直说"好",是为了将来终于有一天能有底气说"不"!而说"不",是需要积淀的。你给别人的,其实是给自己的。你若想被爱,就要先去爱别人;你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关心别人;你要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对别人好。  相似文献   

5.
尊重的境界     
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是在充分认识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一种平视。尊重,即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是对他人人格和自我人格,他人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任何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从来不会忘记———努力去尊重别人。而只有那些对生活不负责任,玩世不恭的人,才不会想到这些。时下,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做好教学工作,教师就要做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就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就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师德境界不高,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  相似文献   

7.
真正的优雅     
一个人的优雅举止会使他充满魅力。即便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他举止优雅,也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一件事情的成败得失,它甚至比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瞩目。米德尔顿大教主告诫人们:“高贵的品质一旦与不雅的举止纠缠在一起,也会让人厌烦。”  相似文献   

8.
学会欣赏     
欣赏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幸福。 我欣赏别人的潇洒倜傥,是因为自己无翩翩风度;我欣赏别人的机敏睿智出口成章,是因为自己笨嘴拙舌不善言辞;我欣赏别人的才思敏捷,大笔一挥,便可以写出优美的文章和诗句,是因为自己下笔迟滞拙于表达;我欣赏别人事业有成,是因为自己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相似文献   

9.
雷锋叔叔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把做好事当成终生的行动。我读了《雷锋叔叔》这本书后,就时常学着雷锋叔叔那样关心同学,照顾老师,做些好事,却引来了很多异议。如:我把捡到的10元钱交给老师时,有的  相似文献   

10.
怀孕伊始,准妈妈们都会因今后不可避免的身心变化喜忧参半,尤其让准妈妈担忧的是:往日婷婷玉立的身姿难道在怀孕的那一刻起就要和自己说bye-bye了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产前产后都保持优美体态,准妈妈们就要在怀孕初期未雨绸缪,为产后迅速恢复体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课堂一定要充满人文性,营造和谐的、温馨的、友好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之间才能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共同成长进步。而打造这样的课堂,就要从最基本的尊重做起,让孩子们懂得相互尊重,告诉孩子们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12.
伤心的试验     
张之路 《新读写》2008,(3):14-15
我们每一个人在年轻时都可能做过类似的愚蠢的事情,等到自己真正长大的时候,都会感叹:那时真的太年轻幼稚了! 这个故事读来很亲切,文字优美感人,一读完便会有一种暖意在心中升起,是啊,想得到他人的关怀。必须先关心别人。  相似文献   

13.
臧庆芳 《作文》2023,(7):43-46
<正>母题分析1.整体解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的价值准则——友善,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之初,性本善。”青少年时期,正是植根善良的黄金时期。2.题材解读善良,与容貌无关,与性格无关,与财富无关,与权势无关。善良,不带私货;善良,不含杂质。善良出自心灵的深处,是一种真正的同情与怜惜,是一种无私的关爱与祝福。每个人都可以行善,每个人也都可以接受别人的善意。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教育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成功的最大秘诀。我们要用爱来迎接明天,对学生不仅要无条件、全方位地关爱,而且要对学生给予尊重。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到爱呢?我在此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充分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  相似文献   

15.
残疾人是社会生活中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与正常人相比,残疾人在学习、求职、工作、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难,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照顾和鼓励。尊重人格对残疾人来,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尊重。虽然他们在生理上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在人格上应该与正常人是平等的。在参与选举、集会、团体活动以及一般的  相似文献   

16.
曹阳 《西藏教育》2014,(9):57-58
<正>一、爱学生,必须做到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不伤害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做人的尊严。尊重学生,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获得尊重,是人生存的"五种需要"中的高层需要。我们都是生长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幸福阳光下的公民,班主任与学生不在乎就是年龄和某一单方面知识的差别,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班级每一位  相似文献   

17.
少年课堂     
<正>人都有自尊,不论贫穷与富裕,都希望别人一视同仁,给自己一份应有的尊重。如果自尊受到伤害,就会留下刻骨铭心的羞辱。所以,我们在维护自己尊严的同时,还要注意平等地维护他人的尊严。老师以为我是个捣蛋鬼。我在家里从未领教过痛恨和羞辱,可是在学校里,却有人给我上了这第一课。当时,我喜欢上一个名叫海伦·塔克的女孩,她肤色白皙,梳着辫子,举止优雅。她总是衣着整洁,在课堂上反应敏捷。现在想来,我那时候上学大概主要是为了看到她。我梳理头发,甚至还为自己弄了  相似文献   

18.
庄子说:“心莫若和”,是讲没有和谐的人格,即使是天下太平,也会身心乖错。具有和谐人格特征的人心胸开阔,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有积极向上的成长动力,有很强的自控力和创造力。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有效利用高中物理学科资源,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和谐人格。  相似文献   

19.
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是一曲优美的心灵之歌,残疾青年也好、碧云也好,这些人物身上都折射出了善良的光辉。文中那个善良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儿子在书摊前白看书,想到残疾青年生活的艰难,怒气之下给了自己的孩子两个耳光。可就是这刻骨铭心的两个耳光让人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要学会为别人着想。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总能在某一方面胜过别人,而在这方面又总会有更强的人胜过他。学会欣赏每一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智者会尊重每一个人,因为他知道人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随时能发现别人的进步,随时能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就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