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切韵》在唐代地位很高,后来经过各家的增字加训,使它成为具有字书性质的一部规范用书,起到"字该样式"的作用.本文以敦煌残卷伯2129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为主,围绕现存《切韵》的其他写本,探讨唐代韵书中各家的正字原则,了解它们的用字特点和变化,有助于我们今天对汉字整理和规范以及汉字简化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时代的类书,如《修文殿御览》已具索引的雏形,将采自群书的资料分类编排,冠以类目名称,每条资料均注明出处。唐宋以来的类书,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种类越来越多,检索功能越来越强,索引的色彩日趋浓厚[1]。到明清时代严格意义的索引才真正出现。明代张士佩的《洪武正韵玉键》(万历三年刊),是《洪武正韵》所收各字的分类索引。傅山的《两汉书姓名韵》,将《汉书》《、后汉书》中的人名分韵编排,详注出处,是我国最早的人名索引[2]。清顺治九年(1652),蔡烈先编成《本草万方针线》,是为李时珍《本草纲目》编的方剂索引。乾隆年间,…  相似文献   

3.
公一扬刊本《少微通鉴》是笔者新近发现的一部嘉靖刻本,也是山西省襄垣县目前唯一可知的明代刻本。此书刊刻于1559至1562年之间。最初刊成时,书中存在大量同辞脱文等讹误现象,于是为校正文本而进行了修版。此书刊刻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剡改编本《少微通鉴》,而修版的文本来源却是刘弘毅改编本。此外,刊刻者又在书中新增了字音字义注释,其文献依据主要是《洪武正韵》。通过揭示公一扬本刊刻和修版依据不同版本的事实,或许可以为研究明代的书籍传播提供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古籍索引编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一般认为,明代张士佩编制的《洪武正韵玉键》,具有索引所必备的要素,乃我国索引之滥觞。同时,《两汉书姓名韵》、《本草万方针线》、《历代纪年韵览》、《史姓韵编》、《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皇清经解敬修堂编目》、《皇清经解检目》、《式古堂目录》、《说文通检》等明清时期编制的索引,都具有较大的价值和影响。迨及二十世纪,古籍索引的编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阶段。索引编制者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索引的优良  相似文献   

5.
《大典》编辑以《洪武正韵》为纲,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以至奇闻异见,朗廋词逸事,皆随字收载。清张穆主编、杨尚文辑《连筠簃丛书》收有姚广孝等《永乐大典目物有名品者,则先  相似文献   

6.
任文博 《兰台世界》2016,(7):134-136
李渔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怜香伴》是其所创作的第一部传奇剧本。本文对《怜香伴》曲词用韵进行了全面的穷尽式的考察和研究,从而总结出《怜香伴》的用韵情况与特点。  相似文献   

7.
文津阁《四库全书》集部宋别集类共收书396种,经与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核对,发现有236种书存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对辑佚书抄录的不同。这里所讲的辑佚书,即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失传之书,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注"永乐大典本"。一《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年间修纂的一部综合性大型类书。全书按照《洪武正韵》的韵目,"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编  相似文献   

8.
《古文四声韵》是夏竦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完成的一本传抄古文字书,在出土文献及古文字研究蓬勃发展的今天,此书的价值日益彰显。然而,学界对此书的真正题名却存有争议,文章通过版本学、目录学以及文献学等知识,考证此书原名为《新集古文四声韵》,《古文四声韵》只是古今学者的一种习惯性简称。同时,文章也对前人未有涉及的定名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佩文韵府》与《骈字类编》编排体例之比较征安吉(新疆教育学院图书馆)《佩文韵府》是清代官修的一部专攸文章典故、词藻丽句的大型工具书,它是在元代《韵府群玉})和明代的《五京韵瑞})两书的基础上扩增、修订而成的,刊引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且年)占“佩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探讨了《韵通》一书的声、韵、调系统,对系统内的部特点予以归纳,对声母和韵母的音值做了大致的拟测,对该书的音韵学性质和地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