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资本主义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边区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边区政权的新民主主义性质决定了党把发展私营资本主义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部分,从而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植其发展,增强了经济力量,支援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在人口增加、消费量增多的刺激下,商业贸易也随之发展了起来,但是由于当时边区工业尚处于初创阶段,物资匮乏、对外贸易仍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具有承担商品流通,带有客栈、货栈、中间商性质的私营过载栈得以迅速发展。1941年"皖南事变"后,为突破国民党政府对边区的经济封锁,边区政府在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下,公营过载栈也随之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针对落后的边区经济和边区发展经济面临的问题,政府和银行采取措施,发放了农业,手工业,公营工业,商业等贷款,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对边区克服困难,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边工我公营商业的发展以皖南事迹为分界线。在后一阶段中,由于党和边区政府倡导以工商业为主要经营方向,并从政策和财政上给予支持,使得公营商业很快控制了边区内外市场,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边区公营商业分为政府经营和机关经营两大类,从光华商店的经营组织可以看出,前一类商业接受政府领导并主要承担了保障供给、调节市场的职现,其组织经营相对比较规范有序;后一类商业由机关、部队、学校经营走向联合会经营,其经营管理则相对松散。边区公营商业的主导作用在大部分时间内是保证政府机关的物资供给,同是对稳定边区的物价、金融及促进贸易繁荣有重大作用。公营商业存在诸多问题,有明显不成熟的特征,主要原因是经营指导思想不正、经营能力不强,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面临的经济困难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为克服困难以恢复国民经济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大力推行调整工商业工作。共产党人认为 ,调整工商业主要是调整公营与私营、公营与公营、私营与私营、工业与商业、金融业与工商业、城市与乡村、各区域之间、各企业内部、出口与入口等方方面面的关系。重点是维持生产、救济失业 ,同时又要注重稳定金融、平抑物价。其原则是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五反”之前侧重点是纠正试图挤垮私营工商业的“左”倾错误思想 ,“五反”之后则侧重于强调对资本主义的限制。在国营企业经营管理方面 ,共产党主张对所接管的旧企业进行民主改革 ;管理体制上一些共产党领导人主张实行厂长负责制 ,毛泽东则强调集体领导 ;经营方面主张实行经济核算制 ,强调增产节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的私营经济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主要包括保护根据地的私营经济、鼓励私营经济发展、争取国营经济对私营经济的领导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是发展经济的唯一正确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私营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目前就其发展环境而言,市场准入、竞争环境、融资环境等三方面外部环境不宽松;内部在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方面不完善。改善私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外部需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服务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内部应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财务管理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三代领导人的私营经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存在私营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的新课题,我党三代领导集体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制定了不同的方针政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认为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公有制,所以采取消灭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政策;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三代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允许、支持、引导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合作社事业是边区政府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从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出发,开创的适合发展经济、满足广大人民利益的一个伟大工程。在边区,合作社事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公营到民营、再到公助民办,从消费为主到生产为主的三次转变,并在体制模式、管理方式、依靠力量、服务对象等方面实现了自身的创新,适应并推动了边区生产力的发展,开创了战争年代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边区工业基础薄弱,抗战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赢得抗战的胜利,边区政府必须建立自己的工业,为此边区政府制定了相关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了广大的知识分子投身于边区的工业建设,他们为边区工业体系的建立、工业技术的革新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作出了贡献,同时为边区工业长期发展培养了后继人才。在他们的努力下边区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打破了敌人的封锁,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以来,毒品不断流入晋察冀边区。为了民族利益、人民健康,边区政府始终坚持根绝毒祸的缉私斗争,建立毒品缉私机构,完善毒品缉私法规,选拔、培养缉私员。通过不断努力,晋察冀边区在打击毒品走私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2.
湘鄂渝黔边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要建立和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边区教育结构的改革应立足于支持边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构建和发展上,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起来的妇女解放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以更加猛烈的势头摧毁封建体制和封建思想的束缚。这股思想潮流由城市蔓延到农村,逐渐感染到偏远闭塞的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为了发动更多的人起来战斗,也在政策,法制等各个方面解放人们。在这种背景下陕甘宁边区的离婚的制度及状况呈现出了它特有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使人们的思想解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因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抗日,婚姻解放也要服从这一时局,所以,这一时间陕甘宁边区的离婚自主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丹东中朝边境旅游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旅游形式。中朝边境旅游是全国边境旅游的开始,分析探讨中朝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对丹东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实施的社会教育运动究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场政治社会化运动,更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动。用大众化的视野来审读这场运动,可以发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实施社会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也适应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其结果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6.
Middle-level education and citizen's education [see glossary] in the Border Region has in the past suffered from serious problems of dogmatism and old-fashioned orthodoxy, thus departing from and even opposing the needs of the Border Region and of the Border Region peoples. The senior cadre meeting of the year before last and the third meeting of the Government Committee in the spring of last year pointed out a clear and correct policy: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of service to the Border Region peoples, the education of cadres comes first, citizen's education second. That is, we must change those aspects of education that are not relevant to carrying o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nd not relevant to the Border Region and its people, thus making education fully compatible with revolutionary San-min chu-i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which is to say, the New Democracy) and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en Great Policies,* and suitable to the present needs for construction in the Border Region. The Conference on Rectification of Studies in Middle-Level Schools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last year and the rectification movement in the various Middle School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last year generated criticism of old-fashioned orthodoxy and dogmatism; this is a great step forward and is a key transformation of middle-level education in the Border Region.  相似文献   

17.
陕甘宁边区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的新型政府,它坚持精兵简政、厉行节约和经济平等的原则,把反贪治吏纳入法制轨道,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政权的真正主人。陕甘宁边区政府以廉洁、民主、平等、规范、高效著称,不仅为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刘皑风是一位革命教育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曾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教育处处长、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 ,历任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务。刘皑风关于儿童教育、小学生生活指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论小学教师等教育思想 ,对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三三制",吸收开明士绅参政议政,重视和采纳他们的提案,保证他们有职有权;与党外人士开展民主合作,在工作和生活中予以高度尊重和照顾;实施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保障了地主豪绅的地权和财权。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成功经验对当代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民国时期西康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康建省始于1906年清政府筹划川滇边区。1925年北京政府又设立西康特别行政区。1939年1月,经重庆国民政府批准,西康省政府正式成立,省府设在康定,下辖金沙江以东33县2设治局及金沙江以西13县。西康省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汉、藏、彝各民族的团结,而且有利于于巩固大西南的国防地位和抗战大后方的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