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浇砼肋形楼盖主梁属多跨连续梁,其上作用的活荷载在各跨的分布具有可变动性,故而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活载的最不利分布,分别求出各种荷载分布下其控制截面的弯矩,并按荷截叠加其内力相应叠加的原理绘出它的弯矩包络图,再利用砼受弯构件设计理论,计算出各控制截面的配筋数量,主梁抵抗弯矩图与弯矩包络图关系,并结合砼构件构造要求和施工经验绘出其结构施工图。  相似文献   

2.
在结构力学中。用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作内力图的顺序。是先作弯矩图、后作剪力图、再作轴力图。弯矩图是根据杆端弯矩和已知荷载分布情况叠加而成,但剪力图和轴力图是先通过繁琐的平衡条件求出杆端内力值,再由内力值与已知荷载分布情况叠加而成。分布荷栽、剪力、弯矩微分关系是:剪力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相应截面上的分布栽荷集度;弯矩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相应截面上的剪力:弯矩对截面位置坐标X的二阶导数等于梁在该截面的分布载荷集度。实践证明,利用作图规律和分布荷栽、剪力、弯矩微分关系能快速绘出连续粱和刚架的剪力图。不用或少用平衡方程。避免解题麻烦,能获得事半功倍效果。由此也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问题、深刻分析问题、果断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63):188-189
弯矩图能形象地表明弯矩在全梁、刚架范围内的变化情况。通过弯矩图可以知道最大弯矩值|Mmax|,并能确定它所在的位置。在画弯矩图时,如果能掌握荷载作用方式与弯矩之间的一些基本规律,用分段确定弯矩图的形状及计算控制截面弯矩值的方法,就能简捷地画出静定多跨梁和静定刚架的弯矩图。  相似文献   

4.
怎样快速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程构件中,最常见的变形形式是弯曲变形和弯扭组合变形。它们的强度计算必须以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来找到危截面为前提,而这一绘制过程复杂,计算量大。根据各种载荷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规律对这一过程进行简化,可找到一种学生易于掌握,且准确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筑力学中的弯矩图绘制使许多人感到不易掌握,对于弯矩叠加法的应用更是迷惘,本文对弯矩叠加法作了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使人们从整体上对弯矩叠加法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为方便、正确的求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推导出一个对于不超过三次的任意弯矩图的图乘法的简便计算公式。不需要计算弯矩图的面积和图形的形心坐标,不需要对复杂弯矩图分解成简单图进行叠加运算,只根据杆段弯矩图端部纵标和杆段上分布荷载值,直接套用公式△=∑L/6EI[a(2c h1 d) b(2d h2 c)],即可求出结构的位移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荷载集度与剪力、弯矩之间的导数关系,找出了绘制内力图的规律,应用此规律画剪力图和弯矩图不必列内力方程,只需依据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剪力图及弯矩图的图形特征计算出控制截面的内力值,即能简便、快捷地画出内力图。  相似文献   

8.
通过理论推导,确定了简支梁绝对最大弯矩与跨中截面最大弯矩差值的上限,从而对实际设计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何立胜 《考试周刊》2007,(22):127-128
叠加法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一行之有效方法的原理,并对其在剪力图和弯矩图中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简便绘制内力图应灵活运用截面法,注意刚结点处力矩应平衡,铰结点处弯矩应为零,在无荷载区弯矩图力斜直线,在均布荷载作用的区段弯矩图为抛物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内力与外力满足的条件、与砼结构截面承载力设计的匹配性、在砼框架结构分析中运用的作用和在砼框架结构分析中运用范围几个方面对砼框架结构分析中弹性分析法与弯矩调幅法进行了比较,有利于结构设计人员在砼框架结构分析中正确运用弹性分析法与弯矩调幅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讨论了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求解方法,并与简支梁跨中截面弯矩最大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剪力图和弯矩图是工程力学中材料力学部分基本计算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准确确定梁危险截面的重要手段。综合法绘制剪力图弯矩图与其它方法相比,快速准确,易被学生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材料力学中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从梁的外力图可直接绘出,这是由于它们之间有以下规律:形状与升降规律、突变规律、数值变化规律。利用这些规律,还可以从给出的剪力图(或弯矩图)推出梁的外力图,但是,这种情况较为复杂。本文对上述问题做了详细讨论,其主要内容已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建立静定梁在各种载荷作用下及任意支承条件下的支点反力、截面剪力、截面弯矩的电算数学模型,并用BASIC语言编制程序绘制梁的剪力图、弯矩图,以便确定梁的危险截面位置及内力数值。  相似文献   

16.
沈东 《考试周刊》2008,(16):164
本文以材料力学中画单跨静定梁的弯矩图为例,讨论了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计算、绘制弯矩图,并用数据号、计算简图与学生的学号挂钩,达到考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作弯矩图是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重点和难点,搞清受拉动、受压边及弯矩的大小也比较困难,文中采用一端悬臂(自由端),一端固定结构(以下简称悬臂结构)作为基本结构,配合叠加原理和刚架的刚结点内力特性[1],作出结构的弯矩图。经过几年教学实践表明,文中论述的作弯矩图法与传统作图法相比,既快速准确,又能使学生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8.
画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图是建筑力学和工程力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介绍的简便法是运用计算面积的方法来计算控制截面的内力值,从而画出梁的内力图。  相似文献   

19.
现有材料力学教材中,对总弯矩图绘制方法的分析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总弯矩图绘制一般方法;并对总弯矩图与两平面内弯矩图之间的内在联系,用解析几何的知识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20.
在“点、线”法画弯矩图的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有利于“点、线”法画弯矩图教学的引入、展开和深入,提出了一种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作弯矩图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