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白"策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通过引入"留白"、概念"留白"、推论"留白"和巩固"留白"这四种教学策略的应用,阐述"留白"策略对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修淮 《教书育人》2011,(35):28-30
对"留白"和"教学留白"的认识1."留白":即留下空白,这种空白常能在画中见到,是指画家在创作中,为了能突出画中的特别情景而有意识的留出若干处空白,以达到此处似无似有和"无画胜有画"的意境。这样的画法一  相似文献   

3.
曹忠华 《广西教育》2014,(41):78-78
正"留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手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声胜有声的"留白"艺术,更能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留白"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利用"留白"艺术,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与创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留白"处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一、借助插图"留白",强化语言表达课文插图是文本的有效组成部分之  相似文献   

4.
绘画留白,留给欣赏者无限的遐想;音乐留白,留给倾听者绵绵的情意;书法留白,留给知音者空灵的空间。作为独特的艺术活动,课堂教学同样需要空白之美,讲究留白艺术。以"空白"为载体,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留白",在学习时空的分配上"留白",在提出问题的技巧上"留白",在实践操作的探索中"留白",在后续学习的延伸处"留白",进而达到"方寸之地尽显天地之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留白指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从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从应用角度上说,留白更多指一种简单、安闲的理念。"留白"被广泛用于中国绘画、陶瓷、诗词等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留白",即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在国画创作中,留白是一种重要的构图方法。画家通过有意"留白",实现"虚实相生",使得"空白是画","无画处皆成妙境"。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给欣赏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拓展了作品的意境。所以"留白"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留白"本是艺术领域中的一种以无生有的技巧,运用在教育管理领域,意义重大。本文初步探析了教育管理留白的内容、意义、方法,以期优化教育管理艺术。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的"留白",是教师用心灵在施教.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教学"留白"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以《随机事件的概率》和《割圆术》两堂课中不同教师课堂留白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运用课堂留白的误区和合理运用留白的策略,为评价教师的课堂留白行为和合理处理课堂留白提供一些借鉴.调查中发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课堂留白很少;(2)教师不知道如何合理运用课堂留白.结合分析的结果得到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留白的策略:(1)要预设好留白时间;(2)在"主问题"上多花时间;(3)"主问题"留白要先作铺垫;(4)好的问题是留白的前提;(5)注重在时间和内容上留白;(6)注重在评价和情感上留白.  相似文献   

9.
"留白"源自绘画术语,是我国古代国画创作的艺术手法,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这种艺术手法也被文学创作所借鉴。本文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试从意象留白和结构留白的角度,例说"留白"艺术在主问题设计中的策略运用。  相似文献   

10.
留白,原指我国传统艺术,如诗词、书法、绘画、陶瓷等艺术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强调以"空白"为载体渲染出美的意境。将留白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延伸到美术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个性创造非常吻合。教师可以问题讨论留白,以实践课题留白,以学习评价留白,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留白"原本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特有技法,这种手法注重以无胜有,有无相生。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留白"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将"留白"智慧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新课导入——先闻其声,就知其人精妙的导入能达到"先闻其声,就知其人"的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的教学观念与新课程的改革渗入课堂,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留白"最初是一种国画艺术表现手法,本文借用其引申义,从课题研究背景出发,分析提出"留白"教学法的缘由,然后对"留白"及"留白"教学法进行概念阐述,探索"留白"教学法在中学语文课中的运用,尝试建构一种以突出学生主体性,学生主动探索能力为主的教学优化模式,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文本中有大量的"留白",这些"留白"是学生讨论和思考相关问题的有效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留白"的作用。一、利用"留白"丰富文本文本中的大量"留白",都是编者为学生表情达意、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设计的。教师带领学生利用"留白"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敞开内心世界,用已有的知识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重新创造文本的过程,更是丰富文本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留白",激发学  相似文献   

14.
政治课堂不妨运用"留白艺术"。学生渴望宽松的课堂气氛,而"留白"恰恰能够给学生带来这种轻松的感觉。教师在课堂上"留白",包括导语"留白"、问题设计"留白"和教师评价"留白"等多个方面。这些"留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思维深度与宽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留白是国画的一种绘画技法,它含而不露,以最简明的程式承载着最浓烈的情感,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态效果。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人物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就深得留白艺术三昧,作者将极其浓烈深沉的悲情不动声色地蕴藏在大量留白之中,看似白描式的写物记人,却能让读者为之大恸,收到了"言有尽而情未终,文有限而意无穷"的强烈艺术效果。其留白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6.
王培 《学子》2015,(6):45
在书画艺术中,适当的"留白",能够给观者带来更多遐想,使作品显得更有余韵。这种留白的艺术也可以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应用留白策略,将能使教学具备更多余韵。一、给予学生思考的留白策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不能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变得很被动,学习时就不会有自主性。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留白,用留白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以教授《惊弓之鸟》这篇课文为例,可以用以下留白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需要教师掌握教学留白的方法,用有效的留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文章立足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如何借助"留白"艺术,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中运用"留白"手法,含蓄内敛地表现主题,呈现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未曾着墨却给人以无限遐思,达到以虚显实、虚实相生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留白"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在"无声胜有声"中经历悟的顿生、思的深远。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留白"呢?一、矛盾冲突处"留白",激活思维的求异性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完形压强效应"理论认为,当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空白的刺激物,就会产生一种急于改  相似文献   

19.
在思品课堂上巧妙使用"留白"艺术,能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在课题导入处留白,可以实现水到渠成的巧妙过渡;在观点碰撞处留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在重难点处留白,可以使学生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在课堂结尾处留白,可以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留白"?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得知:原来"留白"是绘画里的一个专业术语,"留白"可以让欣赏者发挥自由驰骋的想象空间,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高雅的艺术享受。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当下的语文教学。在我们的文本中同样也有很多"留白",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已尽而意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