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瑰宝的儒家文化,其中心思想"修身之道"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同样在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传统文化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感,同时对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也有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苗,特别是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从未间断。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培养小学生观察力、理解力及道德建设的学科,在课堂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今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内容偏差、教学理念缺失等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基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探究在该课程中如何有效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让学生逐渐意识到法律是平等的,法律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公民,而公民也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本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走心"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走心"策略并进行改善与深入,从而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  相似文献   

4.
虽然"素质教育"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了整体性的要求,并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小学语文阅读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的提升,对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也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具体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利用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探索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写字"的总目标定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写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语文水平,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但是现阶段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小学生在汉字的书写中普遍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全体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2016年,部分省份试点使用语文部编教材;2018年,全国一年级新生统一使用该教材;次年,义务教育阶段全年级统一使用。在语文部编教材中,课文选材发生了大幅修改。而小学生正处于道德认知发展的基础阶段,教材作为小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学习载体,承载着整体统摄学生道德价值建构的作用。为探讨新教材对小学生道德行为存在的影响,该文借助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式对广东省部分小学进行信息收集,并结合作者所学专业课程"德育原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网络道德就是人们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处理各个方面关系时所应持有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准则,以及应表现出来的情感等一系列的具体规范和要求。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当前小学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存在严重的网络道德问题:在群里乱说脏话、转发暴力图片、随意诋毁他人等行为随处可见。作为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为学生设置"路标",以便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让"信息高速公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区别于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帮助"普通人"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更大的发挥自己潜能,而非传统心理学所侧重的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病理心理学""、消极心理学"。小学生的道德形成模式有其独有的特点,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动机的发展等都需要给予特别关注,才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将对小学生道德学习内驱力的激发策略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法治代表了当下社会群众共同认同的核心秩序。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我国现代社会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反思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是基于一种现代教育情况下对于法律意识与道德完善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而儿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有必要也有义务了解我国社会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思考。在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到处于儿童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必须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方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达到"以法育人"与"以德育人"中双重教学方法共同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的结果,从而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道德与法治的融合思考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芸 《教师》2013,(25):35-35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国各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一切优秀道德思想和实践经验的积淀,它陶冶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熏陶着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传承中华美德,对于培育"四有"新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小学生正处在道德体系初步构建的重要时期,道德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矫正孙秀娥(鹰潭市教研室)小学生的品德不良主要是指他们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小学生的这些不良品德的出现都有一个心理活动过程,都与他们本身的心理因素直接相关。少儿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道德观念的最佳...  相似文献   

12.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教育过程中,为了增强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涉及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小学生的“三观”没有完全建立,因此看待问题都是较为片面的,并且由于小学生道德观念没有完全建立,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最适合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是道德与法治课。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本土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道德缺失现象,诸如追求享受,拜金主义严重;个人本位,功利主义滋长;中西、新旧道德冲突中道德多元化带来道德困感;道德中性,价值观模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系统与管理网络,切实提高"两课"教育的实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李海滨 《天津教育》2023,(22):75-76
<正>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思政课。加强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修养和人格修养,也能够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一代新人。然而由于小学生社会生活经验比较缺乏,师资力量不足等现象,尚有诸多问题存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该门课程的实施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比如,很多小学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时,  相似文献   

15.
安全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题,尽管小学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双重保护,但是依然存在各种意外和安全风险。近几年发生在小学生群体中的一系列安全事故警示着家长和老师:只有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化自我保护能力,才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鉴于此,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小学安全教育内容和现状,在其基础上深入分析如何强化"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6.
周占虎 《科幻画报》2023,(5):222-223
随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为了让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尝试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制教育融合,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分析小学生成长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掌握好日常教学的尺度,提高教学融合的可行性。法制教育融合的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法律素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综合水平,让小学生在未来得到更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年级是人生启蒙的关键阶段,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掌握必要的法治常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小学低年级道法教师要以教材为核心,紧密围绕儿童成长及发展的生活路径开展道德法治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培养小学生的生活智慧,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分析了当前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代表着其个人修养、人格品质和道德水平的高低,而这些都是后天培养而成的。道德思想教育应该贯穿于每个阶段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处于各方面发展和培养最具塑造性的年龄阶段,所以本文就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入手,讨论培养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几点策略,旨在提高小学生德育成效。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训练江苏无锡胡埭镇马鞍小学章剑峰目前,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大都着重于道德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考查,而忽略了道德判断的训练。一个小学生已持有某种道德概念,却未必有相应的道德行为,通常是因为在道德判断阶段出现了问题。针对这种情...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A3):112-113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思维十分活跃,想象力非常丰富,小学生道德观念逐渐由管教转变为自律,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认知与判断能力尚浅,需借助生活化情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对此,本文针对如何让生活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探究,积极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就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合理进行生活化教学提出相关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