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七色板     
宜昌发现最早象形文字 我国文字起源又推前两千年 湖北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宜昌县杨家湾遗址发现我国最早象形文字,把文字起源推到6000年前,比商代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 杨家湾遗址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存面积近5万平方米。据出土器物类型分析,该遗址时代属大溪文化中期,距今6000年左右。考古队员从该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石器、玉器,还发现170余种刻划在陶器上的符号。这些符  相似文献   

2.
人类何时采用文字记录代替结绳、串贝记事?湖北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宜昌县杨家湾遗址发现我国最早象形文字,把文字起源推到6000年前,比商代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 杨家湾遗址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存面积近5万平方米。据出土器物类型分析,该遗址时代属大溪文化中期,距今6000年左右。考古队员从该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石器、玉器,还  相似文献   

3.
苗利娟 《中国语文》2012,(3):276-281
正殷墟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且具有断代意义的商代文字的主体之一。由于殷墟甲骨主要为占卜所用,卜问现在或将来,所涵盖的时间词十分丰富。其中表示将来时间的名词主要  相似文献   

4.
汉字起源的研究误解甚多 ,人们多以为汉字的历史是从甲骨文开始 ,其实 ,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也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字 ,更不是当时中华文化的先进代表 ,相反却是那时一种职业性的落后的“变文” ;甲骨———金文———竹简书没有先后的继承关系 ,它们只是书刻文字材料的进化过程 ;汉字的起源不是考古学的问题 ,是心理学的问题 ,是人类文化学的问题。我们不能将文字与书写文字的物质材料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5.
殷墟是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一带.1899年甲骨文发现和殷墟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发现的大量都城建筑遗迹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殷商晚期辉煌灿烂的文明,奠定了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古代都城的地位.殷墟这座商代都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也是全人类的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6.
奴隶社会:十、殷墟: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商朝也称殷朝。河南安阳西北是殷都的废墟,所以叫做殷墟。十一、甲骨文:清朝末年,在殷墟发现了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我们把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备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朝开始。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文字体系,是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仰韶文化的陶文符号是汉字书法的萌芽,殷商的甲骨文,是目前见到最早的成熟书法。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大发展。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草、真、行诸体兼备,俱臻完善的一代。中国汉字及其书法艺术渊远流长,是中国文化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河南安阳以小屯村为中心的地区,自秦汉以来被称为“殷墟”,是商代后期“盘庚迁殷”以后的都城之所在。自清代末年以来,这里出土了十余万片龟甲和牛骨等,上面刻有商代后期占卜等的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已发现的我国时代最早的、较为成熟、较为  相似文献   

9.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和使用文字的国家。我国的象形文字比较及致少要早二千余年。殷墟甲骨文并不是最早的文字,我国文字已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从距今七八千年的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到距今六千年前的西安半坡刻划符号,再到五六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等象形文字符号……,中国文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仍在流行、通用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古老文字。中国文字是中华各民族的先民共同创造的,不应称作“汉字”。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     
甲骨文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是查不到的,因为形成这个词的历史只有六十年左右,也就是在殷墟甲骨文发现的二十年以后。今天所指的甲骨文就不仅是殷墟出土的商王朝后半期的文字,近三十年来在山西洪赵县坊堆村(195t年),陕西长安县张家坡(1956年),北京昌平县白浮村(1975年)和陕西岐山、扶风两县交界的周原(1977年)都先后出土了一些西周时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只是出土的数量很少,內容也不如商代甲骨文丰富,目前对它的内容正在研究,所以这里介绍的仍是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并不是被发现时就称为甲骨文,它经历了由“龙骨”到甲骨,由“刻划”到文字这样一个过程。早在清朝光绪末年,在今天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两公里处小屯村的农民,耕种时经常从田中翻出青铜器、  相似文献   

11.
<正>河南省安阳市作为八大古都,北临漳河、西依太行,是殷商文化的所在地。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安阳市小屯。它与古埃及的纸草文字、巴比伦的泥版文字、美洲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但其他三种文字早已销声匿迹,只有甲骨文发展了下来。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相似文献   

12.
魅力汉字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藏于河南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的甲骨文。它与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并称世界四大古文字,但传承三千年以上的,只有汉字。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见证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明,它是人类的史诗,也是炎黄子孙精神的凝练。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本。只有真正的认识它、热爱它,才能重视它。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洹河沿岸一带。这里曾经是殷商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 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商代后期遗留下来的主要文字资料。它们基本上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大部分是为商王朝或商王个人占卜的记录,小部分是为一些跟商王有密切关系的贵族占卜的记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对很多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  相似文献   

14.
1.“殷墟”之名源于“商朝都城留下来的废墟”。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墟,即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北,商朝从此稳定下来,“殷墟”成为商朝帝都的名称。上个世纪初,殷墟被发现以后,学者常借用“殷墟”来指称殷墟的遗址,乃是因为古已有其名,并非因其成为废墟而得名。2.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龟背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应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因为除发现了大量商朝甲骨文外,还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周原等地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些西周早期的甲骨文;而从已出土的甲骨文看,所用龟甲通常是龟的腹甲,有时也用龟的背甲。3.判断…  相似文献   

15.
贺兰山访古     
正清光绪二十五年的一个早晨,当佣人把刚买好的中药放到患病的王懿荣面前时,他惊奇地发现这些药骨上竟然有许多明显的刻痕,药铺的人称之为龙骨。王懿荣时任国子监祭酒,还是一位金石学家,特有的敏感告诉他,这些龙骨来历不凡。随后这些源自殷墟的甲骨上的文字,被证实为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在文字出现以前,我们的祖先用何种方式,在漫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能够见到的较为成熟的、已初具记录语言的功能的文字是殷墟出土的殷墟文字,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之上或兽骨之上,故称之为“甲骨文”,这也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它具有“三美”,即形象美、音韵美和意蕴美,很具审美价值。现仅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甲骨文合集补编》、《小屯南地甲骨》、《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均是研究甲骨文的重要著录书,其收录的甲骨片数量众多,为我们研究甲骨文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于研究殷商时期的文字、历史、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甲骨片数量众多,早期的甲骨拓片不甚清晰,因此各家的释文难免会有阙误之处。本文主要根据这几本着录书的各家释文,指出各处释文的疏误,对阙误之处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起源与早期发展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种文字资料。商代甲骨文的主要发现地是河南安阳殷墟,目前所见与殷墟甲骨文最有血脉关系的应是在郑州早商遗址发现的牛骨刻辞。2003年,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新出土了介于殷墟文化二、三期之间的商代甲骨文,令人关注。此外近几十年来,在陕西周原遗址、山西洪赵坊堆、陕西长安张家坡、北京昌平白浮、北京房山镇江营和琉璃河、河北邢台南小汪等地西周遗址也出土了一系列商代末年至西周初年的甲骨文。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被人类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铜。而青铜器的使用是被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所公认的与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出现齐名的三大文明起源标志之一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知道铸造和使用青铜器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青铜器铸造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因此,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