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工程问题有其独特特点 ,故在解题思路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下面特介绍几种特殊解题思路。一、分合的解题思路分与合的解题思路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它是灵活地将题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合、分变化 ,以寻求解题思路的一种方法 ,在解题中能起到巧解的作用。例 1 加工一批零件 ,4个师傅和 3个徒弟正好一天完成 ,如果 3个师傅和 4个徒弟合作一天则完成1 71 8。问一个师傅或一个徒弟单独加工 ,各要几天完成 ?解题思路 :将“4个师傅和 3个徒弟正好一天完成”与“3个师傅和 4个徒弟一天完成1 71 8”合并起来 ,便得 7个师傅和 7个徒弟一天完…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有一次给育才学校的学生讲了这么个故事:说一个道士能点石成金,有一次点金之后让徒弟每人挑选一块去花,徒弟们都想挑大的,于是挑个不停,只有一个徒弟不挑金子,而是盯着道士的手指看,道士问他为什么不挑金子,他说金子虽然好,一花就没有了,我相中了师傅你点金的手指头。从这个故事,先生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我们求学必须要学会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拥有‘点石成金的手指’。这  相似文献   

3.
痛苦和盐     
盐铺里的一个学徒总是对现状不满,觉得日子过得不如意,常常向师傅抱怨。这一天,师傅又听到徒弟在抱怨,于是让他去取两小包盐过来。徒弟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其中一包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只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说:“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另一包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师傅让徒弟把盐全部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试试看。”徒弟不知道师傅是什么意思,只好去喝了口湖水。师傅问:“什么味道?”徒弟回答:“很清凉。”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徒弟回答:“没有。”师傅点了点头,坐在这个总爱怨…  相似文献   

4.
重提常识     
师傅允诺徒弟说:“好好干,师傅会告诉你打铁这一行的秘诀的。”徒弟已埋头干了些年头,忍不住对师傅说:“师傅您不是要告诉我打铁的秘诀吗?”师傅说:“是啊,你过来。”徒弟赶忙凑过去,只听老头郑重其事地告诉徒弟一个常识———“铁热别摸”。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是:生活中我们已对常识有不浅的漠视,如产品说明书说而不明,雾里看花,亦真亦幻好困惑;我们获得了一张又一张的学位证书,却愈加频繁地陷入对常识的茫然中;我们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却越来越缺乏对外界事物的准确把握和判断;专家越来越多,问题却也日渐增加。19世纪…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依据。这种联系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明显、有的隐蔽。如果解题时将间接的、隐蔽的条件挖掘出来,则可使解题思路拓宽,使难题易解。例加工一批零件,4个师傅和3个徒弟正好一天完成。如果3个师傅和4个徒弟合作一天则完成全部任务的1718。问一个师傅或一个徒弟单独加工,各要几天完成?解法一假如把“4个师傅和3个徒弟一天完成”与“3个师傅和4个徒弟一天完成全部任务的1718”这两个条件合并在一起的话,则是7个师傅与7个徒弟一天完成总任务的1+1718=11…  相似文献   

6.
一、代换法例1 师徒两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了5天,徒弟加工了6天,一共加工了320个。师傅1天加工的零件数等于徒弟2天加工的零件数。师徒两人每天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分析与解答:我们可以用徒弟代换师傅(也可以用师傅代换徒弟),师傅5天加工的零  相似文献   

7.
三枝谷穗     
有一位师傅收了三个徒弟。他发给每人一枝谷穗,说:“明天告诉我多少颗谷粒。”第二天,徒弟们来报告。大徒弟说:“一共1328粒。”师傅说:“你怎么数的?”大徒弟说:“揉碎了,放一张纸上,一粒一粒数。”二徒弟说:“1430颗谷粒,揉碎了撒地上,抱一只大公鸡来啄,数鸡头。”三徒弟说:“我这枝谷穗1350粒。”师傅说:“你怎么知道的?”三徒弟说:“问两位师兄,取中间数。”师傅说:“好,你们都出师了,明天下山吧。”众徒弟疑惑:“您还没教我们呢?”师傅把大徒弟叫过来,说:“你办事耐得劳烦,是好事,以后要开阔心胸。数谷粒的时候,你是不是常常眼花,是不…  相似文献   

8.
周洁 《数学教学》2006,(12):11-12
一、背景教研组安排我与一位新手教师同上一节课,进行教学效率的比较研究.因为事关教研组工作的开展情况,教研组长一再叮嘱我要好好准备.我们所选的内容是教材中的一个问题:课外活动时李老师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就因校长叫他而离开教室.  相似文献   

9.
三枝谷穗     
有一位师傅收了三个徒弟。他发给每人一枝谷穗,说:“明天告诉我多少颗谷粒。”第二天,徒弟们来报告。大徒弟说:“一共1328粒。”师傅说:“你怎么数的?”大徒弟说:“揉碎了,放一张纸上,一粒一粒数。”二徒弟说:“1430颗谷粒,揉碎了撒地上,抱一只大公鸡来啄,数鸡头。”责任编辑/珊珊三徒弟说:“我这枝谷穗1350粒。”师傅说:“你怎么知道的?”三徒弟说:“问两位师兄,取中间数。”师傅说:“好,你们都出师了,明天下山吧。”众徒弟疑惑:“您还没教我们呢?”师傅把大徒弟叫过来,说:“你办事耐得劳烦,是好事,以后要开阔心胸。数谷粒的时候,你不是常…  相似文献   

10.
掌舵     
师徒俩在河边摆渡。徒弟说:"师傅让我学一回摆渡吧!"师傅说:"不行,你要先学会划桨。"可一年多了,师傅还是说啥也不让徒弟掌舵,徒弟不明白啥原因,只好乖乖地划桨。  相似文献   

11.
掌舵     
师徒俩在河边摆渡。徒弟说:"师傅,让我学一回摆渡吧!"师傅说:"不行,你要先学会划桨。"可一年多了,师傅还是说啥也不让徒弟掌舵,徒弟不明白啥原因,只好乖乖地划桨。一天,太阳要落的时候,师徒俩正要回去,岸上来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  相似文献   

12.
王群丽 《师道》2002,(11):40-41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正式上岗的那天,给第一位顾客理发后,顾客嫌头发留得太长。师傅解释:留长点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嫌头发剪得太短。师傅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顾客听罢欣喜而去。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嫌时间太长。师傅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是很必要的。顾客听罢满意而去。在感叹中国语言艺术的魅力之余,作为一名教师,从教育的角度去审视,我们又能受到什么启发呢?在顾客走了之后徒弟会怎么样呢?故事没有说。我…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读过一本笑话集,我对其中一个故事印象特别深。那故事是说,一位铁匠师傅收了一个徒弟。徒弟学满三年,终于要出师了。铁匠师傅有些不甘心,想让徒弟请自己吃一顿。看看徒弟,好像并没有那意思,铁匠师傅就说: “不好意思,教了你三年,我还留了一手,从来没告诉过你。这么着吧:你找个饭馆儿,咱们师徒好好聊聊,我顺便把留的那一手儿教给你!”那年月师傅教徒弟,是喜欢“留一手儿”,免  相似文献   

14.
痛苦和盐     
有一个师傅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他们一路上没有说话。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徒弟回答:“很清凉。”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徒弟说:“没有。”然后,师傅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痛苦如同这些盐,有一定…  相似文献   

15.
题目:一项工程,如果师傅、徒弟单独完成,徒弟比师傅多用4天;如果徒弟先做2天,然后再与师傅合做5天可以完工。求师傅、徒弟两人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相似文献   

16.
痛苦和盐     
印度有一个师傅对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去湖边。他们一路上没有说话。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徒弟回答:“很清凉。”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徒弟说:“没有。”然后,师傅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有一定…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正式上岗的那一天,给第一位顾客理发后,顾客嫌头发留得太长。师傅解释:留长点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发后,顾客嫌头发剪得太短,师傅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顾客听罢欣喜而去。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发后,顾客嫌时间太长。师傅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是很有必要的。顾客听罢满意而去。由于师傅的不断鼓励,这位徒弟增强了自信心,不久,便成了闻名遐迩的杰出理发师。假设故事中的师傅换一种教育方式:当第一位顾客理发后嫌头发留得太长时,师傅…  相似文献   

18.
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裁缝师傅,由于教徒弟教得好,受到人们的热情赞扬.据说,他教徒弟,一教技术,教徒弟掌握剪裁缝纫的本领;二教了解、掌握材料的质地、性能和用途,学会关心群众,帮助顾客选衣料,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三教怎样节约布料,要把剩余的小布头全部还给顾客,使徒弟具有正直、诚实等高尚的道德品质.人们称赞这位老师傅既教技术又教人.从裁缝师傅带徒弟这件事,使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教学.教学任务总的来说,就是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具体说来,也可概括为三条:  相似文献   

19.
<正>传说一座寺庙里有个大师带了三个徒弟。大徒弟不守佛门法规,学习不认真,经常惹是生非,多次受到教育但效果甚微。二徒弟和三徒弟进步很快,在师傅教诲下,各方面日益长进。一年后,大徒弟依然不才,令人厌恶。二徒弟、三徒弟建议师傅将大师兄逐出佛门,以免影响佛门和师傅形象。可是,师傅却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老大没有教育好,  相似文献   

20.
一日走一里     
《小学教学研究》2015,(3):54-55
<正>以前有位老木匠,做得一手好木匠活。他带了个徒弟,可这个徒弟不好好学手艺,学了一半就自以为是地丢下师傅,独自出去揽活挣钱。由于这徒弟手艺太差,什么活都干不精,所以他没干两天就被雇主赶了出来。当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师傅身边时,师傅笑呵呵地问:"知道木匠活什么最重要吗?"徒弟摇摇头。师傅接着说道:"最重要的就是量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