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庆增 《大观周刊》2011,(51):55-55
婚姻中个人财产的保护伴随2011年新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释的出台再度成为焦点。在我国传统婚姻家庭文化的影响下,婚前财产公证尚未被被大众充分接受。随着婚姻法的完善.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加深,人们定会更理性地看待婚姻中的财产归属。婚前财产公证必将迎采它的春天。: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深圳市公安局向社会公布《深圳市公安局2010年度公共服务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中载明了深圳市公安局承诺在2010年中分阶段完成的10项公共服务任务及其目标。其中最受互联网业界关注的一项任务是明确把虚拟财产纳人监管保护范围,即第8项任务:“提供虚拟财产(装备)丢失、被盗找回服务,全力保障网民虚拟财产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薛涌  朱力 《出版参考》2006,(10):7-7
当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宣布把白己大部分的财产(310亿美元)捐赠给盖茨基金会时,《经济学人》杂志用戏剧性的语吉评论道:“如果你是世界第二号富人,那么,在这个星球上,看护你辛辛苦苦挣来的310亿美元财产的惟一理想的人选,莫过于那位事实证明比你还会挣钱的人。”  相似文献   

4.
8月热点网议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婚姻法》新解释引争议简介: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公布,其中关于房产的两条规定引发多种多样的理解。有人认为新解释没有保护女性利益,女方在离婚时可能被净身出户;有的则认为没有偏向男性,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备受关注的中国官员财产公示,近日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高调推进。 这个至今尚未撤地设市的新疆北部地区,在今年5月份出台了一个规定——《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规定(试行)》(下称《规定》),要求领导干部申报与职权相关的财产,并将其公布在当地廉政网和主流媒体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婚姻以家庭本位主导,现在逐步向个人本位发展,这很深刻地体现在了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随之引起的各种纠纷也需要法律的介入干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颁布的,也无疑是对自由化趋势的附和。实施半年多以来,关于婚姻法解释(三)大多的争议慢慢退去,但对于夫妻财产部分的条文的争议有增无减,随着具体案件的判决,也让更多人在婚前关注和这一规定相关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试图用婚姻法来巩固和保持婚姻温情的努力,从来没有被人们放弃过,只是至今并没有多少成功的记录。在这个纷纷扰扰、变化无常的世界上,婚姻法能做的,往往只是仓促迎战,定纷止争  相似文献   

8.
私有财产入宪,只是作了原则上的宣示,具体的法律和政策目前并未完全据此调整到位。不管理论界还是民众,均希望《物权法》能够在这方面实现某种突破,赋予民众更充分的私有财产权,并使之可以对抗任何机构和个人的侵犯。  相似文献   

9.
耿放膝下儿女双全,曾被很多人羡慕。然而当耿放遭遇车祸后,他的一双儿女居然一次也没去医院探望。当他伤情好转,医生通知出院时,因无亲属接应,无法出院。由于长期无人照料,得不到正规康复训练、治疗,最后竟然被活活饿死在病床上。  相似文献   

10.
陈韦宏 《大观周刊》2012,(19):5-7,2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的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学习、工作、购物、休闲和娱乐,互联网俨然成为了一个虚拟社会,经济关系也渐渐从实体社会渗入到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同时,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盗窃、诈骗、侵占等行为也愈演愈烈,各种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案件层出不穷。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将刑法285条补充了两款,其中第二款的罪名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纳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使司法实践在面对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案件时有理有据。 但是,笔者却不认同该条款存在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应当将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纳入侵犯财产罪中。本文试图从分析网络虚拟财产的内容、性质入手,充分解析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性质以及构成犯罪的四大要件,并论述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纳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缺陷,并对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报载,上海从2001年9月17日开始推行“颁发结婚证仪式”。所谓颁证宣誓仪式,就是新人在登记结婚时,由婚姻登记员宣讲《婚姻法》有关规定,并引导“婚誓”,颁发结婚证书,祝福美满幸福。新婚誓词共设“五问(见附文)”,体现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则,让新婚夫妇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推行结婚颁证仪式近一年,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2.
尹星琳 《大观周刊》2012,(10):37-37,45
在审理离婚诉讼案件时,未成年人的权利该如何保障,已不仅仅是舆论和道德问题了,而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使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必须充分按照《宪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从未成年人的客观需要出发,从而切实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价值。有了不同的价值,就产生了交换,有了交换就有了财产,有了财产就需要保卫,于是就有了保卫财产的法律。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法律专家碰到了网络,碰到了所谓因玩儿而产生的虚拟财产,又叫网财,于是就引发了一场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便有了些颠覆色彩,它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基本命题:玩儿也能创造价值吗?这些价值如何定性,又如何去保卫?  相似文献   

14.
<正>为实现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我国将改革婚姻制度作为重要任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它以“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女性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为原则,建立新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关系,为实现男女平等提供了法律保障。1953年3月,我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1]北京市委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使婚姻法内容在北京市各阶层群众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极大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家庭地位。  相似文献   

15.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它在破除旧的婚姻观念和婚姻习俗,确立新的婚姻家庭制度与新的婚俗风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对汉中1950年代大量文献资料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1950年《婚姻法》所确立的各项基本原则和法律规定对汉中的招夫养夫、站门客、童养媳、招赘婚、早婚等婚俗的影响,揭示了社会重大变革或变迁时,婚姻法律在传承婚姻习俗的同时,对汉中婚俗文化诸多或表面性或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天盛律令》中有关婚姻法的部分,重点分析了西夏国的婚姻法中的结婚条件、结婚价钱、结婚嫁妆、婚姻中的约束和改嫁条件以及姑舅表亲近亲结婚盛行、妇女地位很高的婚姻法特点等各方面内容,以供有关历史爱好者品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俗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理解为财产是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食物之于鸟类。同样是关于财产,在西方名言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普鲁东于1840年出版的《什么是财产》一书中标说的那句惊骇之语:"财产即盗贼",这固然是在财产的社会意义上而言的。二者似乎都有道理,只是观察角度有所差异而已。从西方的历程上看,韦伯认为世俗对财产的追求始于新教伦理,此是从  相似文献   

18.
2001年4月28日,是中国新《婚姻法》颁布实施的日子,截止目前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据《新闻周刊》从北京海淀区、朝阳区、东城区和西城区法院民事厅的法官处获悉,公众社会生活因新《婚姻法》颁布实施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至少北京地区出现了离婚高峰。  相似文献   

19.
“大部分的广东官员都没把这当真。”广东省委办公厅杨坚(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相似文献   

20.
嗅觉要灵     
1953年春,山东省文登县的河南村,由于当了几个月的宣传婚姻法的试点村,一下子招来了五家报刊的记者,他们各自分头进行采访活动,结果,新华社记者写了一篇《河南村贯彻婚姻法出现的新气象》,《解放日报》记者写了一则《劳动与爱情》的典型,青年报记者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残余思想,婚姻自主获幸福》,妇女杂志记者写了一个《民主和睦的新家庭》。我呢?是初出茅庐的地方报纸的年轻记者,写了一篇《河南村宣传婚姻法推动了春耕生产》。无论从题目或内容上看,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