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梁岱  洪黎明  叶晖 《大观周刊》2012,(47):237-237,266
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现状,探讨了“90后”大学生所拥有的时代特点,并针对"90后"大学生这一新的教育对象,提出了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作为伴随信息技术成长的大学生群体,"90后"大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较深。就目前现状来看,"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网络使用的自我约束力、缺乏辨别网络内容真实性能力和缺乏正确的道德法律意识等多种问题,值得教育界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在分析"90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90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孙立 《大观周刊》2011,(47):67-67,48
自2008年开始,“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90后”大学生的各种说法也纷沓而至。他们自信张扬、个性鲜明、思想独立.而诸如“非主流”、“火星文”、”炫富”等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作为一名高校第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通过与“90后’’大学生的直接交流接触中,结合他们所特处的时代背景,清楚的认识到“90后”大学生的可塑性和多样性.并对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进行浅薄的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洪黎明  叶晖  梁岱 《大观周刊》2010,(37):87-87
我国的高校已经迎来“90后”学生时代。90后大学生总体上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意识客观,作为高校团学工作者如何根据大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性,更好的服务广大青年,引导大学生成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构建新形势下适合于“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体系及创新思想教育机制,是提高高校学生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重要条件,也是高校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对帮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提出...  相似文献   

6.
李国和 《大观周刊》2012,(46):230-231
随着9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互联网的普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90后大学生们的成长环境、社会影响、接触的新鲜事物与思想等诸多方面原因塑成了他们特有的性格和特点,这就要求高校要结合当前90后大学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帮助90后大学生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偶像作为大学生的精神标杆与学习对象,对于他们的生活、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为了解90后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新特点以及新媒体对大学生偶像崇拜行为的影响,本文以天津、广西、内蒙古三地为例,选取9所高校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的方法对90后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主要的崇拜对象仍是娱乐明星,但"追星"较为理智,且新媒体成为偶像崇拜的主要媒介渠道.  相似文献   

8.
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长辈的万般宠爱,而且物质生活丰富。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他们是信息爆炸的领先体验者,各种信息通过无孔不入的媒介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及其形成。90后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群体,如何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认可的价值观是我国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一项全新任务和严峻挑战。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访谈法,在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进行研判的同时,分析了影响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于鹏  贾微 《信息系统工程》2009,(10):116-117,112
“90后”走进了大学校园,在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下出现了不适应,关注“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90后”出现的人际交往、环境改变、心理适应、自我意识和就业惶恐等方面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通过友善沟通,帮助“90后”正确的认识自己;接受现实,确立新的奋斗目标;保持积极的心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大胆寻求心理咨询等方面关注“90后”大学生的成长,真诚护航这些展翅雏鹰。  相似文献   

10.
马乾乾 《大观周刊》2012,(24):30-30
“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的新生力量。本文结合“9O后”大学生的特点,强调要强化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夯实组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创新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这对创新和改进高校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曹慧 《大观周刊》2012,(12):43-43,4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一群颇具争议的“90后”开始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来,对他们的入党动机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试图对笔者试图对“90后”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进行分析,并剖析出其中的原因,以期探索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入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雪琴 《东南传播》2012,(5):110-112
"90"后大学生是与新时代遭遇的社会主体之一,其实然道德人格注入了新特征,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状况,因此要寻找路径,让真、善、美的应然道德人格落地生根,转化为"90"后大学生主体的实然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3.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存在不少问题。由于80后辅导员和90后大学生在个性特点方面存在很多相似性,因此,80后辅导员介入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80后辅导员介入大学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利用好四大课堂阵地:利用第一课堂加速政治认知社会化,利用第二课堂加速政治能力社会化,利用第三课堂加速政治情感社会化,利用第四课堂加速政治意向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林倩  江颖诗  刘静桦 《今传媒》2016,(1):99-101
积极向上的媒介素养和新闻观对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新生力量的象征的90后,正处于信息爆炸、新兴媒介广泛运用时代,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通过量化研究的方法,对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了解90后的新闻观以及媒介素养,研究分析90后的大学生在媒介接触与消费能力、媒介批判与质疑能力、媒介的道德规范与认知能力、媒介制作应用能力、新闻观等媒介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为整体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对90后形成正确的新闻观以及媒介素养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郝爱红  李娟  高灿  宁艳新 《大观周刊》2012,(22):122-123
随着一届又一届的“90”后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90”后必将成为高校主体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了及时准确的把握“90”后的群体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本课题组对我院2312名“90”后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最终得出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它是相对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来建立的。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90后大学生群体。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各方面影响,探究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智、科学地使用新媒体,同时,寻求让新媒体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进步、生活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利用它实现对大学生的精神、心理、人格、情感等的塑造。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目前90后的大学生已经入校背景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传播多元化使“90后”成长处于一个复杂的背景之中,传播生态衍变伴生了“90后”性格形成,也造就了这个群体独特的社会行为模式。当主流信仰遭遇非主流时,大学思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要深入了解新传播语境下“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了解、走入、平等、引导成为“90后”思政教育的密钥。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下高校"90后"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特点,通过电子档案袋的创新设计,充分发掘电子档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建构功能,尽可能运用信息化的交互平台促进特殊大学生的有效教育。  相似文献   

20.
曹勇 《传媒观察》2015,(4):51-53
大众传播时代,资讯发达、媒介普及,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表现出典型的媒介化存在的特征。如何使用媒介,如何使用信息,成为影响人们实际生活的技能与手段。对于伴随着电视、互联网长大的90后在校大学生来说,媒介化生存更是他们必须适应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各项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显示,90后大学生热情拥抱各类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同时,也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以及如何设置、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