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籍装帧审美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装帧在表现手法上可以调遣和借鉴任何艺术门类的艺术元素来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美感,有非常宽广的形象构成领域和丰富生动的语言表现空间。优秀的装帧设计播散出美的信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以高雅、清新的精神享受。体现精神文化内涵是书籍装帧审美的文化特征书籍装帧是书籍“全部内涵”的缩影,体现着书籍的精神气质。它由最初的“装订成册”发展成为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书籍艺术。体现书籍的内容是发展书籍装帧的初衷,书籍装帧为书籍的内容服务,这种与生俱来的从属性是书籍装帧艺术创意思维和塑造艺术形象的起点和归宿,也是书籍装帧艺术存在的依据。这是一个既有历史渊源又有广泛共识的明确而有指向性的原则。任何脱离书籍内容所进行的装帧设计,都不能称其为书籍艺术。文化内涵是书籍装帧的灵魂,以特定书籍的思想内容为依据、体现其特定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书籍装帧艺术审美功能重要的文化特征。塑造美的形象是书籍装帧审美的艺术特征书籍装帧以塑造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主题,并用美的艺术形象唤起读者的审美意识。艺术形象的产生正如高尔基所讲“美(艺术品或其他制造品)是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象。这些完美的形象都是理性和知觉、思想和情感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而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审美需要依靠新闻采编的各个具体环节来体现,是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实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整合。本文从新闻的真实性、向善性、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等方面,浅析新闻审美在实践过程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审美活动无处不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同样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追求。美是新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美学价值的新闻,会失去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与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蔺君丽 《大观周刊》2011,(9):20-20,11
美文化是当代美学发展的新视界。对于这种新的美学理论资源的合理运用也日渐成为各个领域文化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仅从中国古代文学角度出发,并以唐诗研究为切入点,从文化审美、意境追求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希冀对这一理论资源在本学科中的常态体现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春晚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仪式,《2022川渝春节联欢晚会》成功地将观众观看晚会的“行为聚集”深化成了内在的“精神勾连”。用影像化、艺术化、大众化的表达方式,用心立意、创造新意、饱含情意,充分诠释了“生活是美的”命题,展现了节庆之美、民俗之美、生活之美,更是传递出巴蜀文化强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传承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多彩。  相似文献   

6.
王刚 《新闻知识》2007,(11):75-77
新闻宣传工作既是构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域,也是公众言语行为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中国,伴随着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消费文化愈来愈成为主导型的社会文化思潮,引领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潜变,也直接促发了公众言语行为的外在表象和内在本质的持续性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趋势,新闻宣传工作需要及时应变,从内在的主体精神指向到外在的话语生成方式,都应该以考察和适应、引领和提高大众接受水平为前提,把满足全社会的审美需要与重构公众审美理念的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以此来实现意识形态与审美文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于精神领域的更高追求以及现代电视媒体业的不断发展,播音主持在原有的严谨的基础上,逐渐融入了新的因素,逐渐发展成一门充满活力与艺术美感的行业.在实际运用中与生活艺术融合在一起,体现出播音主持意境独特的艺术美感是一种追求与趋势.本文从分析播音主持意境美感的具体体现出发,结合实例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进而对其内在要求进行了总结与阐述,以期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群 《新闻传播》2005,(7):51-51
作为当今艺术样式的书法,如何在先人的艺术模式上继承、发展,是当今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特别在当代,怎样才能真正地展示出这一传统文化样式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内涵来,人们就不能不涉及书法创作上的一个问题,这就是书法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因此,一幅书法作品不仅要写出艺术特性来,同时,在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上也能表现出来一定的文化韵味。当人们在一起谈论书法作品的好与差的标准时。人们往往首先提到的是这幅作品的文化内涵。只有那些既有艺术格调,又有一定文化韵味的书法作品才能让人们认可,在这样的作品上能让人们从中品味出一些东西来,比如作品的书卷气、作品的韵味、作品的品格等等。但就艺术美来讲,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但要看运笔的功力、气韵的外在之美,同时还要看这件作品的内涵之美。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它的审美观念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虎翼 《兰台世界》2014,(12):131-132
文章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汉代音乐艺术的审美精神,阐述了汉代音乐审美精神的内涵和底蕴,以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汉代音乐在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汉代音乐艺术的审美精神,阐述了汉代音乐审美精神的内涵和底蕴,以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汉代音乐在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媚俗"与"模拟美学"我国学者彭锋在分析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时指出:大众文化是一种美的平均值的文化,是一种缺乏个性的审美文化,是一种媚俗的审美文化,是一种以美的名义来绞杀个体的审美感悟力的文化。①在大众传媒"媚俗"精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人们不仅消费商品,而且消费审美,即消费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此过程中消费社会意义,消费自我的身份认同,消费自己的欲望满足。其审美特性具有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内涵,并且建构起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一体化。因此,审美是在与消费的互动中体现其特性。本文试图通过电视广告的基本特点来阐释审美与消费的互动关系,认为广告的美被消费是商品被消费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从审美角度谈新闻素材的选择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陈堂发新闻作品作为反映和记录短时距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作为一种精神产品,需要注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就内在美的尺度而言,主要体现为对原始新闻素材的选择。这种美的品质力求忙中求美,杂中求美,简中求美...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视听美学.是通过语言、画面两大要素阐述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需求、问题主旨等,起到教育、引导、启迪、示范的作用。正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做为电视工作者研究和创作作品,要注意从形而上的高度来审视和提升它的品位和意境,以期回馈给大众以丰富的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尚新心理和知识经济时代成就了文化时尚,并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不可或缺的文化消费。文化时尚是指反映一定政治、经济的社会形态,体现着文化某种发展趋势的存在形式。它具有崭新性、前沿性、活跃性的特征。文化时尚总是与大众传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出版业则是文化时尚生产、传播的主要策源地。  相似文献   

16.
网络是个万花筒,网络中的美也独具特色,如何审视网络审美的内涵,是当今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网络审美的传播基础出发,集中探讨了网络审美的标准,进而深入分析了当今网络审美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7.
一幅广告作品的“美”需要通过广告设计者和广告欣赏者来共同实现。本文通过总结图形、色彩、广告语以及视觉效果所体现出的思维关、情趣美、外延美、形式美等四种美的内涵.概括和分析了存在于广告设计中的审美特征,力求立足于“美”的角度为广告创作者的“做”和广告欣赏者的“赏”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装饰画既是一个产业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在当今的文化全球化环境下,人们的品位和审美日益提高,装饰画以提升审美理念与创新文化观念的方式来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世界各地都有装饰画.尽管由于文化不同,装饰画的绘画风格和技巧也不同.但是装饰画是满足人们审美和对生活的美好期许的基本前提是一致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装饰画也日益成为人们日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载体,它对于继承传统文化,跟进发展现代文化,容纳接受外来文化,具有重要的不可轻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做壶》     
徐风 《全国新书目》2022,(5):116-117
<正>本书全面展现中国紫砂古法制壶的技法与心法、精神与内涵,彰显了文学之美与紫砂之美,是一部兼具文学审美价值、文化史料价值、工艺学术价值与技艺传习指导价值的著作,是紫砂大师们不凡技艺的回顾和还原,更是对紫砂历史、文化、精神以及最高级工艺的完整展示。  相似文献   

20.
鲁志宇 《大观周刊》2012,(28):220-220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收获更多语文教学效果。本文试从中国民族的审美类型或审美形态这两方面来阐述教材中的审美,探讨语文课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