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嘻嘻姐姐,我们现在正在学习《落花生》一课,可是我不明白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你能介绍一下花生的特点吗?袁悦(江苏)落花生,就是花生,又名长生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豆科花生属。由于它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也叫“落花生”。花生的老家在南美洲的巴西、秘鲁一带。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将它带到非洲,后来又由葡萄牙人把它带到亚洲、欧洲等地。大约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明朝),花生传到了中国。花生枝叶、果实都有用处。它是油料作物,可以用来制造花生油。花生有许多品种,有的品种含油多,有的品种含油少。花生…  相似文献   

2.
有些同学感到写作文没有材料:社会生活不熟悉,学校生活太单调,家庭生活太平常。其实不然,光是家庭生活就大有文章可做。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写了爸爸在全家人品尝花生时对孩子们的一番教育:花生“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广生羡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里,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所以你们要做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作者通过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家庭生活小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怎样才能写好家庭生活小事呢?大家都听过“和氏…  相似文献   

3.
《落花生》是现代作家许地山写的一篇咏物寄志散文。课文讲的是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笔者就文中“父亲”一席谈话提出异议。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  相似文献   

4.
借物喻人法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日,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落花生》我特别喜欢读。因为文章里的每一段话,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比如,文中写道:"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花生矮矮地长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即分辨出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不做华而不实的人,而要做不图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份工作就以为了不起;而有的人虽然不  相似文献   

6.
花生的果实结于地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是,花生怎样将果实长入地下的,在一般的植物学教科书中很少提到,即使提到也十分简单:“受精后子房柄迅速伸长,向地面弯曲,使子房插入土中膨大形成荚果。”教学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农村的中学教师,他们在观察了花生开花结实这一过程后,反而对教材上的这种解释产生了疑问,甚至有的教师认为,花生不是从花中长出的,而是从花下的茎上长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论招摇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学桃李招摇过市,将果实高高挂在枝头;要学花生深藏不露,把果实深深埋入地下。"以前我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甚至用它来批判桃李,可如今我却对它怀疑了。  相似文献   

8.
花生烂果原因及其对策王培元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在果实成熟期,常因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发生烂果现象,从而造成减产。据调查,一般花生烂果10%左右,雨涝年情况更为严重。因此,摸清花生烂果原因,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防止烂果,是提高花生产...  相似文献   

9.
花生的果实     
我生在花生之乡幼时就见过花生开的金黄色小花。可是那时弄不明白花生为什么在地上开花却在地下结果。读初中时上植物学课刚学过“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老师就几次带我们去郊区花生田里观察。原来花生受粉后花朵便渐渐枯萎于是就有一个细长的柄状结构从花的基部伸出来一直伸进土壤中。老师说这个柄状的东西叫做胚栓受过粉的胚珠就长在胚栓的末端随胚栓伸到地下以后发育成荚果。后来读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看见作者称道花生的用处和好处颇感新鲜。作者借他爹爹的话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  相似文献   

10.
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枝,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  相似文献   

11.
小论文二则     
小论文二则河北枣强中学高二年级98班(053100)陈秀婷一、花生的果实为什么结在地下问题的提出一般植物的果实都结在地上,花生却很特别,在开花受精后,子房并不立即膨大,而是子房柄迅速伸长,将于房送进土壤中,在那里于房膨大发育为果实。那么,为什么花生的...  相似文献   

12.
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 第一棵树开始时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 取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支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 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相反, 另一棵树虽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却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 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灌溉它。 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体强壮,养分充足,终于结 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 起了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3.
深山里,长着樱桃树、山核桃树和假花生树。春天来了,樱桃树结满了鲜艳的果实,树枝都被压弯了。红艳艳的果实吸引了穿梭在密林中的小鸟,它们从四面八方飞来,享受着樱桃的盛宴。很快,樱桃树上的红樱桃就被鸟们啄食一空。假花生树看着樱桃树,叹了口气,说:"你辛辛苦苦结的果实,都被鸟吃光了,自己什么也没留下,多可惜啊。"樱桃树笑笑,回答道:"能让这些可爱的小鸟填饱肚皮,在春天里飞翔,这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盛夏刚过,山核桃树就迫不及待地开花结果了,它的果实毛茸茸的,一点也不好看,还裹着一层厚厚  相似文献   

14.
新编《自然》教材第一册《植物的果实》一课,正好安排在秋季果实成熟的时候。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他们搜集各种果实。并提醒注意:“你认为是果实的,上课时你把它带来。”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把带来的果实放在桌上,并重复我的要求:“我说过,你认为是果实的,你把它带来。”“现在你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带来的是不是都是果实?”这时我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带来的大多是水果类,如:梨、苹果、桔子、柿子、香蕉等。少数同学带来花生、栗子、枣、核桃、葵花籽等。这时,有个同学举手发言,说: “有的同学把胡萝卜也带来了,胡萝卜不是果实。”“胡萝卜是果实。”——带胡萝卜的同学不举手就  相似文献   

15.
温暖     
1.快乐时刻2.暖(原人教版)提示:快乐与温暖,都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人感知外因后的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快乐在人生的历程中无时不有。要把这高兴的心情用文字表述出来,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要写好事因,即引发你快乐的那一件事,要典型;第二,要进行适当的心理描写和抒情表达,要把内心的感受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第三,要注意文题中表示时间范围的词“时刻”,它指的是较短的时间,而不能写成一天或更长的时间。温暖,如风雪中的一件寒衣,考试失利后的一句鼓励,丢失餐票后的一碗热饭,丧失父母后的一份关怀……这些都会使你那冰冷孤寂的心…  相似文献   

16.
大海     
世界上,最宏大的是海,最有耐心的也是海。海,像一只驯良的大象,把地球不足道的人驮在宽阔的背上,而浩瀚渊深的、绿绿苍苍的海水,却在吞噬大地上的一切灾难。如果说海是狡诈的,那可不正确,因为它从来不许诺什么。它那颗巨大的心——在苦难深重的世界上,这是唯一健康的心——既没有什么奢望,也没有任何留恋,总在平静而自由地跳动。人们在海浪上航行的时候,大海唱着它那古老的歌儿。许多人根本不懂得  相似文献   

17.
秋风     
一阵凉爽的风吹过,树叶便开始发黄脱落,小草开始枯萎,秋天来了!在人们的眼中,秋风是最冷酷无情的,人们抱怨它吹跑了树叶,吹落了果实,吹掉了种子,说它吹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人们啊,一切衰败样子只不过是转眼瞬间的事,你可曾想过这样的道理吗?当秋风吹过树林时,落叶纷纷。如果不是秋风将树叶吹落梢头,那片叶子不是要被严冬所撕碎吗?如果不是秋风把果实卸下高枝,那果实不是要被冰霜所吞噬吗?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杆,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延续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萌发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  相似文献   

18.
仅仅是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花生吗?那花生背后润物无声却又浓烈无比的舐犊深情,那因年幼无知留下的不尽悔意,那砸在地上的颗颗泪珠,才是需要你用柔嫩的心去体会的呀……  相似文献   

19.
留给明天     
看那随风而下的枯叶,那不是跳崖而下的自我解脱,而是把自己还尚存的一点养料留给了明天正在孕育的果实。果实成熟了,它又开始留给明天一个全新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魏巍在谈他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这么说过:那些战士的英雄事迹在我的心中跳跃,让我不能不把它说出来。大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我觉得有了一个材料一种感情不把它写下来,心头就好像负了债似的,时时刻刻想到它,没有心思做别的事。有了写作的冲动再把自己真切而独特的感受尽情地倾吐出来,奉献给读者,让人感受到那人间至真至纯的亲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