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倘若新闻记者描写的是他在场时所发生的事件, 而受众在接受这条消息时,能想象得出新闻事件发生时的画面,那么,它就是新闻素描。如果说,动态消息、综合新闻等,主要是叙述、交代新闻事件和事实的话,那么,新闻素描则几乎完全是对新闻事实和事件的描写、再现。叙述是对新闻中的人和事所作的综合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而描写则是对事件、人物、现场、环  相似文献   

2.
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或云细微末节。用高尔基的话来说,就是“细小而又有代表性的事情”。新闻细节,就是新闻作品中人物、环境、事件中的最小的基本组成单位,如人物的细小神态、环境的精雕细刻、事件的细微情节。新闻细节的描写,是指新闻作品中那些细微而含义深邃的情节的描写。  相似文献   

3.
一些优秀的西方新闻作品,大都具有生动细腻、实感性强的特点,这主要在于记者注意了对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观察与描写,注意了描写有关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细节。他们勿需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便能使文章写得引人入胜。 重视现场描写,成为西方新闻写作的一条重要规律。美国新闻学教授曼切尔说:“记者的第一信条也许是:要表现,不要陈述。”他认为,平铺直叙的叙述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状况,表现主人公的言语和行动,会使人身历其境。由此,西方记者在写作中很注意在现场气氛的渲染、细节的选择与描写上下功夫。在作人物的现场描写方面,他们运用了  相似文献   

4.
对话描写,就是运用人物对话刻画,描绘人物。常言道:“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物的语言是其内心世界,思想和性格的直接体现,而人物语言的表现方式又在于写好对话。广播新闻作品依靠电波传送声音信号,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感官,更应提倡运用“有声语言”,“化声音为形象”。在广播新闻写作中运用对话描写,必需根据广播自身的特点,做到以下几点。一、简短明快,适合演播。鲁迅先生曾说他从来不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说上一  相似文献   

5.
些广播新闻作品往往在写作上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枯燥、呆板的套话来叙述新闻事件或人物活动的过程,因而唤不起受众兴趣.缺乏细节描写是这些新闻作品可听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丰富而传神的细节描写,往往能使一篇新闻作品鲜活起来,增强广播新闻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提升广播新闻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所谓白描,是指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以简炼、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事物或人物的形象,传达出细致的精神的一种描写方法。鲁迅先生把这种写作方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把白描手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去,可使新闻作品既简明扼要,又生动形象。白描有“静态白描”和“动态白描”之分。静态白描就是抓住报道对象的环境、景象或人物身体的特征等,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截了当地去描写。  相似文献   

7.
对话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叙述、描写一样也是新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交谈中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刻划人物;反映人物之间的心理活动;展示新闻事实的情节,深化主题。新闻中的直接对话和间接对话是经常运用的两种对话形式。一、直接对话。就是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是最基本的对话形式。从对话人数上分,有三种不同形式。①,只写一个人的对话。从形式看没有授话对象,实际上是作者为了叙述的简洁,有意省略了。这种写法在消息中运用的极为普遍。如《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缓解乘车难》的消息:“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实现稳定大局的任务,要  相似文献   

8.
《平顶山矿工报》的“人物写真”栏多次受到省评读委员会的好评,说这些人物写得活、立得起、有深度、有高度,把报道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人物写真”栏是《平顶山矿工报》新闻版的固定专栏,今年推出以来,已报道30多个典型人物。作为版面编辑,我在约稿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便是“新闻细节”。细节是新闻作品中使用最生动、最典型、最具体也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新闻事实。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一、新闻细节在人物写真中的作用第一,彰显人物特…  相似文献   

9.
细描,描写法之一,与“白描”相对。新闻中的细描,指对新闻事件、人物的特征、形态、气氛、声音、颜色等,用细腻的笔触进行具体详尽,精细入微的描摹刻画。 在新闻作品中,运用细描手法往往结合其它写法,绘声绘色,精雕细刻,多侧面、多层次地显示新闻事件、人物等描写对象的特征,以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获得描写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10.
杜娟 《记者摇篮》2004,(7):15-15,16
新闻是一种“叙事”。即向受众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个事实有事件也有人物。。叙事”内容确定后,文章是否真实感人、现场感浓郁。则取决于叙述技巧。细节描写可以把单调乏味的题材变成令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论实话实说     
如果说,报纸记者是用手写新闻的话,那么,广播或电视记者就是用嘴说新闻的。用嘴巴说出来的新闻,除了在语言、语调、情感和节奏等方面符合日常说话的规律以外,还要力求把话说得具体。在节目里,我们介绍一个人物时最好须眉并出,活灵活现,报道一个现场要有景有物、绘形绘色;叙述一个故事最好有头有尾、有叙述也有描写。一句话,  相似文献   

12.
一篇新闻,只有事实的陈述而不含细节描写,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没有中景和近景.内容再好,也难以吸引、感染和打动听众。有生动传神的细节,人物会鲜明丰富,事物就会栩栩如生,环境就会典型传神。细节对广播尤为重要。如果有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就可以把发生新闻事实当时的场景、情景、人物、乃至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性格等等历历浮现在听众的眼前。可见新闻中的细节描写,自有其一般事实叙述所没有的传神的威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立体”辞书上这样解释:“在同一画面上,同时表现某事物的几个不同方面。比方把人像的正侧面同时表现。”当今世界的新闻媒介竞争非常激烈,谁家办得好,谁就会拥有众多的读者。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也有一个竞争问题。报刊新闻写作采用“立体化”,是同电视、广播竞争读者的重要一环。写新闻讲“立体”化。也就是说,新闻所叙述的事件、人物,要给读者留下“立体”感觉。新闻的立体感就是要使读者感觉到新闻所叙述的事物是一件什么样的东西,有何特征。它的不同的诸侧面。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要使读者通过读“立体”新闻,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迅速地如临其境,如  相似文献   

14.
通讯是新闻的一种体裁.通讯的几种写作手法,叙述——讲究直接性,描写——表现直观性,议论和抒情——讲究实在性。讲究实在,往往很难追求完美。比如一篇先进人物通讯,如果片面追求人物形象的“完美”,而不能正视人物的反常举动  相似文献   

15.
从事新闻写作,应以客观地叙述事实为主,必要时除了穿插些议论或抒情之外,还需要描写,这已成了同行中的老生常谈。但是,在新闻中怎样描写才合适呢?笔者的愚见:不宜“浓墨如云”,只能“惜墨如金”,以白描为最佳。这也是根据新闻文体写作的特点和要求作出的回答。什么是白描?说来话长。它原是我国国画的一种绘画技法,即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简朴洗练的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不加渲染,故称白描。盛唐  相似文献   

16.
<正>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中,最为常见的报道方式就是对于人物的报道。然而,新闻媒体对于人物的报道要如何塑造才能够深入观众内心呢?一篇成功的人物报道无论是对人物动作的叙述、还是从采访现场的细节和人物穿着的描写上都应十分注意。只有将人物细节描绘出来才能够给观众一个立体的人物报道,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地理解此篇人物报道的意义何在。从人物的细微处入手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由表及里地表现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物报道。  相似文献   

17.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真”和“短”,而学会运用白描手法正是走向“真”和“短”的捷径。所以,要想写出符合“规范”的新闻作品,就应当掌握白描这一写作技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着重于人和物外部轮廓的描绘,赋形呈意,不着色彩,不设背景。后来将其借用到写作上来,成为一种描写人物或景物的技法。这种技法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质朴实在。它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更不用曲笔和陪衬,而是以叙述的语言进行单一描写。这样,  相似文献   

18.
新华日报改版,我奉调从工商处到二版编辑室工作。那是1989年初。到编辑室头一件事就是清理存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仅人物通讯就有数十篇、近百万字。这些人物通讯,绝大多数2000字左右,有新闻性,但往往被冗长的叙述、过多的描写所淹没。如果“排排坐,吃果果”,一天用一篇,需两三个月才能登完,岂不新闻变旧闻,“鲜鱼”变“死鱼”了吗? 怎么办?我思索了一两个星期。后来想起了《人民日报》的“凡人新事”。它一人一事,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很受欢迎,以至后来应读者要求,汇集成册,出书发行。我又想起前几年工商处开辟“四化闯将录”专栏的经验:新闻要写  相似文献   

19.
陈阳 《新闻窗》2013,(5):42-42
一般来说,“新闻故事化”是一种“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方法。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认为“新闻的故事化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驷见在,它已经从新闻的后期处理环节逐渐影响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同时,新闻故事化的处理方式也从社会新闻领域逐渐蔓延到时政新闻,尤其在“走转改”活动开始以后,新闻故事化成为众多新闻记者在采写中频繁使用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人物特写是新闻体裁中的一个独特类别,与描写人物全貌的诵讯不同的是它以形象生动的片断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涵与特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特写这种明快灵动的新闻体裁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各类传媒中。在赞扬英雄人物的同时,传媒纷纷把视线转向普通人群,从平凡人生中挖掘与发现其中蕴藏着的时代精神,同时展示他们“真”、“善”、“美”的情操与灵魂。这种视角的转换,引发出一种清新质朴的文风:看似生活中的原汁原味,其中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