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2011计划"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已经在全国高校全面铺开。各高校积极响应,纷纷制订适合学校发展的协同创新计划。协同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关于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协同创新对高校的固有职能的反哺作用研究不多。本文主要研究了协同创新对高校固有职能的反哺作用,即协同创新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反哺作用。  相似文献   

2.
河南理工大学以国家地方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扎实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具体措施是:科学理解"2011计划"内涵,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创新能力;瞄准国家地方战略需求,奋力实现"2011计划"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择优选择"2011计划"实施方式;改革协同创新方法路径,健全完善"2011计划"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2011计划"颁布以来,许多地方高校紧密围绕该计划要求,积极发动高校主体作用,联合政府、其他高校以及企业共同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教学改革。文章对协同创新视阈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构建初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2011计划"提出以来,高校协同创新相关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对中美高校协同创新的概念、理论、制度、以及中美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功能、教育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部继两年前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又称"2011计划")之后,日前又印发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据报道,前者主要立足于对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方向上的分类支持,侧重国内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后  相似文献   

6.
实施"2011计划"为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契机。针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存在问题,论述了研究生协同创新之内涵与特性、构成要素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最近审批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运作特点,首先说明了遴选有创新潜质的研究生,进入"2011协同创新中心",从事研究,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该机制在培养方案、学术文化、资源共享、人才成长环境和制度改革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在团队创新作为和研究水平提升上的优势和实践价值;最后提出了实施"2011计划"、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旨在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成都医学院根据国家和四川省两级"2011计划"总体精神,结合全国和四川省老龄化特点,牵头成立了"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中心通过协同创新的科学研究,构建养老与老年健康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培养和老年医学学科发展,实现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期待通过建设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积极联合海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与资源,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北京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计划"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在组建模式、建设目标、机制改革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全力打造国际化学化工学术领域的知名科研平台,构建"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共享平台,汇聚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本文从"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共享平台模式建设、功能研究、成效分析等方面阐述其协同创新新模式,打破了大型仪器设备封闭式管理方式,通过平台互通资源,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目标,开启了校校、校企、校地互通共享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财政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按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分为四种类型:以自然科学为主,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面向文化传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型的科学类别,特别是作为应用类型的财政科学,应顺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探索协同创新模式过程中,为政府改革财税体制、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性、技术性的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1计划"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这一计划强调的协同创新理念已经对高校原有科技工作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深刻认识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如何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的各项重点工作,如何营造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已经成为高校科技工作内涵发展的重要前提,也决定了今后高校科技工作的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2011计划"的实施给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背景,构建了本科应用型、研究生创新型和创新创业型三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三个协同"、"三个联合"和"三个联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开展和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崭新模式,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协同创新,关键在于改革体制机制。一、推动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我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建国初期"零起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年初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要把该计划落到实处,关键在于: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整体协同创新;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坚持多元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深化科技评价体制改革;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激发释放协同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协同创新能力成为高校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人事人才管理机制作为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需在招聘、选用、激励、考核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11协同创新中心是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首批"2011计划"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和"双总负责制"两种组织管理模式,其管理机制共性特征表现在中心均以需求为导向、重大任务为牵引,构建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咨询机构的组织架构,并通过一定的制度保障将其联结在一起,以实现资源汇聚和协同增效。在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应从组织文化、评价与约束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角度来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7.
2012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实施以来,我国高校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为我国科技发展、产业升级换代乃至创新型人才培养都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工业"2.0"发展规划的不断发展,对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协同创新中的风险隐患正在逐步显现,如协同创新利益分配不合理、协同创新技术共享机制不健全、协同创新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协作沟通不足和协同机制不完善。依据教育部"2011计划"中提出的协同创新理念,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可以采取"松散型"模式,实现协同创新。该模式的有效实施条件包括目标协同、主体独立、资源共享和机制协同。  相似文献   

19.
“协同创新”的高等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之所以把20年前,从1999年开始,历经5年完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视为一次"协同创新"的高等教育研究活动,是因为那时虽然还未出现"协同创新"这一概念,也未具备今天所推行的"2011计划"规定的模式,但已具有"协同创新"的某些要素,既有协同的机制,又有创新的成果,可视为"协同创新"的原生态,属于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类型.  相似文献   

20.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利用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与区域实现协同创新,成为规模最大的研究型产业园区。其协同创新主要基于以下路径:合力构建研究园区,实现政、校、企联合管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协同开展科研项目;完善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换;创建多元文化氛围,提升高校创业能力;多渠道筹集资金,提供创新动力支撑等。"研究三角园"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及"2011计划"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