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已形成规模,它在将新闻信息快速传递给受众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伦理危机与挑战。近些年虽然网络媒体伦理失范频频发生,但其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文章将从网络媒体的特征、公信力等方面入手,分析其失范的原因以及对策,从而解决网络媒体失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科技新闻传播现状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媒体是科技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和良好平台。目前网络媒体中,科技新闻存在着比例小,表现手法猎奇化、庸俗化以及公信力不高等问题,导致网络科技新闻传播效果不佳。解决网络科技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升网络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需要网络媒体自身、网民以及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网络媒体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说中国网络业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要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展露头脚,媒体网站则必须不断创新、打造公信力、挖掘优势资源。本文认为“差异化之路”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主流媒体如报纸、电视相比,网络媒体的因为人文关怀的不足导致公信力不高,制约了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发展.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网络媒体抗震救灾报道中,始终遵循人文关怀的精神,大大提升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媒介公信力研究意义重大,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丰富。主要集中在公信力理论研究、公信力影响因素研究、网络媒体公信力研究和非常事件中媒体公信力研究等四个方面。虽然如此,我国媒介公信力研究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概念、方法、范围和视野、对国外学术动态的关注度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媒介与受众的成长,这些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6.
媒介公信力研究意义重大,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丰富。主要集中在公信力理论研究、公信力影响因素研究、网络媒体公信力研究和非常事件中媒体公信力研究等四个方面。虽然如此,我国媒介公信力研究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概念、方法、范围和视野、对国外学术动态的关注度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媒介与受众的成长,这些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7.
加强网络媒体社会公信力的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出台系统完善的网络媒体新闻信息采集发布机制,提高网媒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打造网媒的社会公信力品牌,以及加强舆论监督等。  相似文献   

8.
刘强 《华章》2011,(22)
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编辑无法满足新煤体的需求,逐渐产生了网络编辑.网络媒体有诸多新特性,比如信息爆炸以及信息多媒体化,传播者公信力缺失,与此同时,受众却在海量信息中迷失,信息传播更加迅捷,而且传播者和受众的交互性大大增加.这些新特性使得网络编辑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传统编辑过程中所没有的新特点,因而要求网络编辑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更加适应网络编辑职业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体的迅速普及,优化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递方式,为公众表达意见和建议提供了相对通畅的渠道,同时,其表现出的"主观驱动"式媒体干预态势,也给政府公信力的维护和提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为高效化解政府网络舆情危机,有效提升和维护政府公信力,政府及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现代媒体的信息传递优势,积极转变履职观念,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处理及网络舆情应对技能,并基于现代网络媒体的发展建立综合性的信息处理平台,科学规范和引导现代媒体的发展,以实现政府与公众高效的信息沟通。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国家公务人员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公务人员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了解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规律,对网络媒体存在抵触、畏惧心理,新媒体舆论引导能力欠缺,不能用来为做好工作服务。国家公务人员亟需转变观念,主动接受媒体、善待媒体,并且通过学习、培训等手段,掌握网络话语权,提高运用新媒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现实道德是网络道德的基础,网络社会中的行为主体需要真实的道德规范。网络文化的低门槛、弱限制的文化参与、交流等特质为实现全民参与和互动提供可能,使其具有慎独自律等特点。政府要牵头制定推广网络道德规范,制定网络载体自律公约,明晰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底线,坚持法律法规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和国家利益底线。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要提升媒介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加强道德理念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提升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从网络新闻的角度谈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提升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需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和规章制度,并加强执行力度&进行网络媒体自律,增强媒体社会责任感和荣辱感&提升网络新闻采编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等。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0月发生的历时仅11天的河北容城"艾滋女"事件很快落幕了,但是在整个事件中,网络把关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使网络实际上变成了摧毁个人名誉的屠宰场,造成的极坏了社会影响。网络把关角色的弱化,会造成虚假信息泛滥、垃圾信息成灾以及网络暴力等现象出现,影响了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因此,必须从把关者个人素质、社会制度建设等方面规范网络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发生的历时仅11天的河北容城“艾滋女”事件很快落幕了,但是在整个事件中,网络把关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使网络实际上变成了摧毁个人名誉的屠宰场,造成了极坏了社会影响。网络把关角色的弱化,会造成虚假信息泛滥、垃圾信息成灾以及网络暴力等现象出现,影响了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因此,必须从把关者个人素质、社会制度建设等方面规范网络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等应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网络媒体迅猛发展提供了平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大众得到和传播资讯的频道越来越多,但媒体的公信力却在下降,改变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新闻真实性为基础,建立媒体的诚信价值体系;以媒体人应有的社会责任为基础,提高从业人员道德素质;以媒体行为的制度约束为基础,强化对媒体的监督力度;以规范行为为基础,提高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政府公务人员履行职能时,部分行政部门还存在着公权行使不透明、腐败现象、行政外部权力机关监督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国政府的信用。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要培养政府行政人员良好的行政品德,加强行政意识,以行政信息公开为突破口,培育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基本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时代中,政府官员诚信意识、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都受到网络媒体的监督,网民对政府公信力空前质疑与冲击,使政府公信力面临巨大挑战。提升政府公信力,政府需优化网络生态环境,积极构建服务型和阳光型政府,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效力,积极应对网络社会新变化,对政府官员加强诚信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从公信力视角审视博客信息在公信力方面具备的优势,如信息发布及时,使人们在第一时间获得重大事件的报道;没有体制内的限制,博客的舆论监督更加有力;同时分析博客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阻碍公信力打造的若干因素,如资源实力弱,发布信息随意性大;博客的点击率与博主个人利益相关,匿名消息,虚假信息影响博客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每次大学排行榜发榜,都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质疑。回应社会的质疑,提高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这是排行榜制作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高等教育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角度分析了大学排行榜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从信息公开、行业规范、司法治理等层面提出了提高大学排行榜公信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琴 《华章》2011,(23)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广泛的的传播性、及时性和互动性,使得虚假新闻一旦传播开就很难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控制,杜绝虚假新闻面临更大的难度和挑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守则,这对网络媒体同样适用.网络媒体要切实加强管理和自律,捍卫新闻真实性,拒绝假新闻.只有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成为具有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好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