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从土地利用视角,在传统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改进基础上,构建风险三要素评价模型并对昆山地区综合生态风险空间分异分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风险源强度极点为玉山镇,主因在于工业污染强度大、建设用地比例高以及路网密度大等;较高的镇包括陆家、千灯、花桥和周市;较低的镇包括张浦、淀山湖和巴城;最低的为周庄与锦溪,主因来自在于其旅游重镇及重要粮食作物产区的地位;②受体暴露度最大为巴城与周市,玉山、张浦、锦溪、周庄其次,淀山湖相对较低;陆家、千灯和花桥最低,受体暴露度大的区域发生潜在生态风险的可能性更大;③风险效应值最高为玉山镇;陆家、千灯、花桥和周市较高,张浦、淀山湖和巴城较低,周庄与锦溪的最低;风险源强与风险效应存在极高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61;④综合生态风险的高风险区位于玉山镇;巴城、周市、陆家较高风险;张浦、千灯、花桥和淀山湖较低;周庄和锦溪则最低,昆山综合生态风险值的空间分布呈现以玉山为极点,自北向南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2.
张思锋  张立  张一恒 《资源科学》2011,33(10):1914-1923
本文应用生态梯度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定性评价,初步确定了榆林煤炭开采区的主要风险源、风险受体和最大的生态效应,描述了风险源、风险受体、生态效应之间的递进传导关系。通过半定量评价,确定了榆林煤炭开采区最有可能遭受风险源影响的次级区域;发现了次级区域内风险源对最主要风险受体的生态效应发生最典型的特定次级区域。通过定量评价,验...  相似文献   

3.
宁夏东部能源化工基地煤炭产业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化工产业因关系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而备受学者们和相关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其中潜在生态风险的评估是指导生态风险管理的必要途径.本文采用风险度量公式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炭产业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 宁东煤炭产业存在5种主要生态风险源、4种生态受体和8个生态终点;生态风险概率处于高度风险等级,生态损失度处于中度-高度风险等级之间,至2020年煤炭产业的生态风险值为0.4557,处于中度风险级,属生态风险黄色预警管理状态;开采规模、建设速度是生态风险发生概率的重要影响因子,对生态损失度贡献最大的因子为土地破坏度,其次为水体破坏度.在综合分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源化工基地生态风险管理措施,为生态风险预防、降低生态损失和生态恢复重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水旱灾害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谢辉  王磊  苗长虹  闵祥鹏  李亚婷 《资源科学》2013,35(11):2308-2317
水旱灾害是河南省发生频率最高、危害和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在USEPA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和国内风险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以水旱两种自然灾害为风险源,6种景观生态系统为风险受体,利用AHP法和GIS技术,通过构建河南省水旱灾害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每个风险小区内的综合生态风险值,最后获得5个级别的综合评价图。结果表明:在行政区划范围内,高风险区占6.64%,主要位于漯河市、许昌市和郑州市的大部分地区;低风险区占19.91%,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市、南阳市的西北地区、信阳市的南部地区、济源市的北部地区和洛阳市的西南地区。作为面向新世纪的现代防灾减灾非工程措施,本文对水旱灾害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价研究可为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洁  摆万奇  田国行 《资源科学》2020,42(9):1739-1749
以1992、2001、2008和2015年4期青藏高原土地覆被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10.5和 Fragstats4.2 等软件,构建基于景观格局和景观脆弱度的生态风险指数,借助地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开展青藏高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为青藏高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①青藏高原景观生态风险分布具有聚集效应,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梯度分布规律,这与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带性关系密切;②1992—2015年间,青藏高原景观生态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高风险区与较高风险区面积减少,以及低风险区与较低风险区面积扩大。变化的主要动因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过程和生态建设对青藏高原土地覆被结构的影响;③青藏高原各地类景观生态风险值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不同地类相接的边缘地带。低生态风险等级在林地中占比最大,高生态风险等级在裸地和冰川与雪被中占比较大。裸地和草地高生态风险等级面积下降率最大,反映出裸地和草地变化对青藏高原景观生态风险影响最为显著,在青藏高原的生态风险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裸地和草地的结构和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6.
吴宇玲 《科技通报》2019,35(5):111-114
为了克服当前系统在评估和预警光纤通信中的潜在风险时存在评估可靠性较低、误差较高以及响应时间较长的弊端,提出并设计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光纤通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开发了包括系统接口模块、风险评估与预警业务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系统知识库管理模块的光纤通信风险预警系统框架,并分析和设计了框架中各个模块及其子模块功能,并采用符合性检查分析方法量化系统终端域、管道域和业务域的风险点,给出了光纤通信风险评估与预警业务流程;基于该指标体系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主观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熵值法评估光纤通信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实现了光纤通信风险预警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系统具有评估可靠性较高、误差较低、响应时间较快的优点,有利于实现光纤通信风险实时评估和及时预警。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长江流域各省域单元环境风险状况,构建以风险源危险性、受体敏感性和恢复力3类指标组成的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时序加权平均算子”法等客观赋权法,对流域各省级单元2000-2011年的环境风险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结果如下:时间上,2000-2011年长江流域环境风险呈先期有所下降,而后不断升高的特点;空间上,上海、江苏、河南为高风险区,安徽、湖南、湖北和浙江为较高风险区,四川、广西、重庆、云南等西部省份属中风险区,西藏和青海为低风险区.通过对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环境风险时空动态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为流域的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隐含在风险技术公众态度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以转基因水稻为例,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论证了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价值观对转基因水稻的感知和态度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证明了感知这一中介变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结果表明,利己主义者感知收益水平较高,因此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程度也较高;利他主义者和生态主义感知风险水平较高,对转基因水稻的态度也较为谨慎。基于此结论,决策者可以更好了解不同价值观的公众在对待转基因安全性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偏好,以助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云模型的煤矿资源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PSR理论,并结合煤矿资源型城市特有的生态影响因素,从生态环境的压力、状态和响应这3个角度建立相应指标体系;提出云模型评价方法,并给出整体评价流程;以煤矿资源型城市徐州为例,应用该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实证分析.结果 表明,徐州市综合生态风险已由最初的"高风险"过渡至"低风险"水平,大致经历高风险-较高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的变化过程,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等级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强  张士锋  陈俊旭 《资源科学》2013,35(1):140-147
本文利用1979年-2009年的北京市水资源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筛选出主要水资源短缺风险因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水资源系列进行聚类;用灰色系统GM(1,1)法预测2010年-2015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将结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常住人口、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它用水量与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关联度较大.在1999年之前,北京市水资源风险主要处于中等以及较低的等级.1999年之后,北京市的水资源风险基本处于较高的等级.在丰水年条件下,2010年-2015年北京市水资源风险处于较低等级;在平水年处于中等等级;在枯水年和极端枯水年,将处于较高风险甚至高风险等级.2014年后,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入京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使水资源短缺的风险降低一个等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环境灾害的日见频繁,对区域旅游资源所面临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已成为关系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本文对旅游资源灾害风险的概念及其评估的内涵予以明确界定,并高度概括出评估程序的六大步骤和四大重点。文章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旅游资源易损性和风险防治能力这3个维度精心选择了8个评估指标,并借助于量化的评估方法与模型,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八大景区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对评估结果,作者予以详细的分析,认为克旗旅游资源所面临的干旱和虫灾风险比较突出,而地震风险较低,其综合风险在8个景区的分布可被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由于风险评估能够清楚地表明区域旅游资源所面临的灾害风险的种类与程度,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作者还进一步认为,在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与旅游区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针对旅游资源的防灾保护,宜增加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内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合作中蕴含的各种风险导致我国产学研合作项目成功率较低的问题,首先,本文基于项目生命周期视角,对产学研合作项目风险进行了识别。然后,本文结合一产学研合作项目算例,利用FMEA法对项目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利用模糊数表示风险程度。接着,根据TOPSIS法对区间数进行了排序,从而认识到项目风险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实施与控制阶段的风险是整个项目风险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定义与决策阶段,再次为完工与交付阶段,计划与组织阶段风险最小。各阶段也存在着风险优先数最大的子风险。最后参照风险评价结果就如何降低项目风险提出了实质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的风险因素,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在总结各种风险评估模型优势和劣势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论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及优越性。该评估模型基于部分代表性历史数据,使得评估结果客观可靠,而且该模型程序简单、运算量小、容易实现,为有效评估国家“双创”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项目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于校园网站而言,解决信息安全的关键就是明白网站面临的风险所在。利用风险评估来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威胁,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这样才能保证校园网站稳定高效地为师生服务。该文通过对校园网站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安全解决方案的阐述,意在提高广大校园网站管理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网络安全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pproach enabling economic modelling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in contemporaneous business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In the world of permanent cyber attacks to ICT systems, risk management is becoming a crucial task for minimization of the potential risks that can endeavor their operation. The prevention of the heavy losses that may happen due to cyber attacks and other information system failures in an organization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continuous investment in different security measures and purchase of data protection systems. With the ris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the investment in security services and data protection is growing and is becoming a serious economic issue to many organizations an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al approaches enabling assessment of the necessary investment in security technology from the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he paper introduces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assets, the threats, the vulnerabilities of the ICT systems and proposes a procedure that enables selection of the optimal investment of the necessary security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values of the protected systems.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e approach for an external insurance based on the quantified risk analyses is also provided.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迫切,但国家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建设所需资金。BOT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BOT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参与方众多,同时项目持续时间长,风险因素比以往项目的风险更为复杂,如何有效管理BOT项目风险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问题。分析研究众多风险评估管理方法后,鉴于神经网络的优点,构建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应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艳玮  陈恒 《现代情报》2011,31(3):89-92
应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形成校园网信息系统的三大风险:物理环境安全风险﹑校内安全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建立故障树模型,深入挖掘形成风险的源头,为评估人员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量化三大风险的等级大小,并取其中最大值作为校园网信息系统的总体风险级别,有效地完成了校园网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调研方法综述美国生态风险评价发展历程及评价框架。从重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自然灾害及社会开发活动三方面评述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结果表征及评价结果应用。基于生态风险评价进展,提出加强我国生态毒性数据的积累和数据库建设、建立全过程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提高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加强不确定性分析等建议,为长效生态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isk perceptions of key stakeholders in SMEs when making decisions on technology investments. Current literature focuses on the nature of the technology from a technical perspective and its associated benefits to the SME. We seek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hat builds on the small but growing work, which views investment technology decisions as the outcome of a process of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risk assessment. Evidenc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subjective element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assessing technology risks. Our empirical findings are that both e-business experience and the role of the decision-maker within the firm influences risk perception, whereas, sector differences are more modest. One implication of our findings is that policy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more sensitive and targeted at different types of stakeholders – owners, IT professionals and other individuals rather than on the sector in which the SME oper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