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诗经·氓》共分六章.策一一章主要写恋爱。 2、我国第一部编年史《春秋》据传为所撰. 3、成语“越沮代厄”出自庄子的《》。 4、“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是屈原《》中的句子。 5、《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6、曹操《短歌行》中“  相似文献   

2.
怎,杏‘硬夕公吧‘闪夕矛名嘴心佗叱卜公己‘又夕矛乙‘砚砂‘唱会之尹沁宁乙祷神矛乙神冲矛否神汉 一、填空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_的 2.《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与莎菲有感情纠葛的两个人物是和 3.匡复是作家_的剧作__中的人物。 4.《再别康桥))微妙地展露了诗人因_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5.冯至是—社的诗人。 6.《星星》以茫茫银河中不可胜数的“星星”来比喻_。 7.《背影》是一篇_抒情散文。 8.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的诗人是 9.“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出自诗人_的诗歌_. 10.宫僚主义者刘…  相似文献   

3.
一、城空.(每小,1分,共20分)1。《诗经·兼截》:“溯徊从之,道阻且右。” 其中a右”的意思是_。2。屈原的代表作《______》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长 的抒情诗。8。《季氏将伐顺臾》出自《_》一书。‘。“守株待兔”一典出自韩非的《_》。6。_的《典论.论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篇 专门讨论文学的文章。6。“迢迢牵牛星,_。纤纤报素手,札札弄机 抒,”是《迢迢牵牛星》中的句子。7。《蹭白马王彪》中的白马王_是作者的异母 弟。8。陶渊明诗多清淡幽闲之作,但也有“__”式 的作品,《咏荆柯》即属此类。9。被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名篇,是韩…  相似文献   

4.
一、古诗文积累与赏析 1.根据要求填写课文中的原句。 (1)成语“三顾茅庐”出自《出师表》,原句是__。再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其他成语:__、__、__、__。  相似文献   

5.
“近墨者黑”这个成语出自晋代文人傅玄《太子少傅箴》一文,作者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后来人们便把这一箴言作为生活的座右铭。“出污泥而不染”是宋代学者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作者托物言志,表现了他洁身自好、不为世俗所污的情操。那么,对这两种处世观到底应当怎样看待呢? 先说“近墨者黑”。唯物主义认为,人  相似文献   

6.
识别下列十个成语,完成1一2题。 ①一鼓作气②怒发冲冠③舍生取义 ④愚公移山⑤渴竿而起⑥抱薪救火 ⑦得道多助⑧项庄舞剑⑧鞠躬尽瘁 ⑩锲而不舍1.从文言课文看,对上述成语出处判断有误的一 组是; A.③⑦和⑨分别出自《孟子》《三国志》。 B.⑤⑥分别出自《过秦论》《六国论沙。 C.④⑩分别出自《列子》“肖子》。 D.①②⑧出自《史记》。2.从结构方式看,上述成语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②④⑧B.③⑥⑨ C.②③④D.⑦⑨3.“这是……书”中的“书”前面有如下六个修 饰成分,下列四项中排列妥贴的一项是: ①畅销的②名家执笔的 ③一本④关于…  相似文献   

7.
~、城空班(每趁1分,共20分)1.《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总角,的愈思是_。3。《国疡》是屈原《_》中的一篇。8.在《论语·待坐》中,孔子毫不掩饰地赞同 _的淡泊之志。4.《曹岁J论战》出自《_》一书。‘。《论贵粟疏》的作者是_。6。《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情节采用双线推进形 式,一条线由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之间的关系 组成,另一条线由刘焦夫妇同_之间的关系 组成。7.王集《七哀诗》(其一)首句“西京乱无象” 的西京是指_。8。“羁鸟恋旧林,_,是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一)中的句子。9.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橄天下文》的声讨对…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一种结构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成语量大是汉语的一个特点。因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寓言,如“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则寓言,“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里的寓言故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如“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的一则历史故事,“破釜沉舟”出自《项羽本记》;也有从古典文学作品的词句中来的,如“集思广益”出自《诸葛亮丞相集》:“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所以,古汉语文字、语  相似文献   

9.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的《 》中的诗句。 2.成语“黔驴技穷”出自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的《 》一文。 3.《赫耳墨斯的雕像》、《蚊子和狮子》选自约公元前六世纪_________(国家)寓言作家________的《 》。  相似文献   

10.
成语意蕴丰富、精辟警策,结构整齐匀称,大多是四个字组成的。为什么成语多以四个字为基本形式呢?这是因为许多成语是截取诗文。故事中最能概括意义的成分构成的。如成语“白驹过隙”来自《庄子·知北游》中的名句“若白驹之  相似文献   

11.
《宁夏教育》83年12月号刊登了漱石、致中的《辨清、真懂、会用》一文中涉及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一成语.作者解释这个成语时,特别强调:“这里的‘为上’就是‘最  相似文献   

12.
卿樱哪崔茹娜翅鳄哆防 1.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中,浅处无妨有卧这两句诗的原句是:“ 龙。”刘禹锡《陋室铭》中,有一个与这句话相近的句10.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 子,这两个句子是:“,”。有两句神来之笔,描写了小草坚韧刚强的生命力,表 2.《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与名句“靡不有初,鲜现新生事物怎么也扑灭不了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克有终”(出自《诗经》)相似的句子是·:‘· _”。11.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杜甫的《兵车行》中用以表现壮丁被抓的生死中有两个著名诗句,揭示了正义的事业像奔…  相似文献   

13.
看拼音写词语。(10分)shu口ib白i晚ngqi己ng 庄田巨王日曲凿凿没老是数的我不的同互栖意 比︸‘补都成大从内天的鸟己么︸︸︸一﹄︸︸︸︸﹃︸︸︸艇抓侧似树撇别妊难洲玛姗搬一︸﹄︺︸︺一﹄崛﹄︸︸︸来几就群米圆头地闻和应的过有远整百椭们停见伴相息二、照样子,再写两个这样的成语。 (4分) 1.呼朋引伴: 2.唇枪舌剑:三、回忆这两单元所学的古诗,默写诗句,并写出作者与出处。(6分) 1纸上得来终觉浅,_ 。作者是,出自《》。 2._?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是_,出自《_))o 3.明月别枝惊鸽,_ 。作者是,出自《_》。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  相似文献   

14.
作家与笔名     
(接上期)小说家张恨水,本名张心远。因喜李煌的《乌夜啼》中名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而取“恨水”为笔名,有珍惜光阴之意。巴人,原名王任叔,其笔名出自成语“下里巴人”。马识途,原名马千木.其笔名出自于成语“老马识途”。田间,原名童天鉴。田间为天鉴的谐音。流沙河,原名余勋坦。他愿作一粒流沙追随时代潮流而以“流沙”为笔名。后发现他人亦以其为笔名,便添加一“河”字成‘流沙河”。白激,原名黄碧珠,因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而出走,后留学日本。在日本当过女工和咖啡店诗女,因感叹自己命运的悲苦,遂以“白蔽”为笔名。三…  相似文献   

15.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出自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名文《腾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相似文献   

16.
“土崩瓦解”这个词,《中国成语大辞典》 的解释为:“像土倒塌,瓦碎裂,比喻彻底垮 台。”所引的书证,无论出自《鬼谷子》、《史 记》,还是出自《晋书》、《宋史》,大致都是这个 意思。  相似文献   

17.
1.《诗经》六义是指_、_、_、_、 _、_,其中_、_、_是三种不同的表现 手法。_主要是起兴寄托。 2: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 就是指,’·和几,为代 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没主义传统。’‘ 3.“骚体”是辞赋的一类.以_为代表 .作,因起于楚国,亦称“楚辞体”。主要特点为_ 4.先秦历史散文可分为两种,一种以记述事件 为主,以_为代表,一种以记述言论为主,· .以’·“、」,为代表。 、5.我国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体历史散文著作 是_,相传是春秋末年的_为解释孔 ,子的·《春秋》‘而作,故又称《一‘一一》、《—》 几.等,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题 1.以“云破月来花弄影”等诗句而被称为“张三影 的宋代词人是_。 2.“娇云浓暖弄微晴”见于_的作品。 3._被称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其反映现实主义的 诗歌具有较深刻的社会意义。 4.范仲淹《渔家傲》(塞下林来风景异)颇述防边 之苦,传说被欧阳修讥之为_。 5.元剧《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碧云天,黄花J:. J..‘.的..‘….栩.气.碑..,目,..曰..‘翻、”.、..”.‘J..加“曰“二场…J加”.、,.:.加.........一、“.~“..地”是模拟范仲淹_中的诗句_。北宋词人晏殊的词风格温润秀洁,其词集叫7.“梅苏”是宋代文学家_和_的合称。8.…  相似文献   

19.
陈小宝 《学语文》2006,(3):47-47
“同仇”出自《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茅,与子同仇。”“敌忾”出自《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同仇”“敌忾”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成为成语。然而,各种成语词典对这个成语中的“敌”字的释义却很不清楚,对“同仇敌忾”这个成语的语法关系解释含混,导致整个成语的释义上比较模糊,影响了人们的理解,给教学造成了困难。请看:①《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张锐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同仇:共同的仇敌;敌忾:对敌人的愤怒。指对共同的敌人抱着相同的仇恨和愤怒。②《新编成语词典》(赵晓红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第六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文有这样两句话:“我们平常说的‘察颜观色’‘眉目传情’等等,都是不用语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际方式。”“即使像‘察颜观色’这一类特定的交际方式,也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双方才能领会。”笔者查阅了《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等多种权威工具书,均无“察颜观色”一词,而只有“察言观色”。“察言观色”一词出自《论语·颜渊》。孔子跟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