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厌学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教师牢骚满腹,学生苦不堪言。学生对学习真的没有热情可言了吗?不,在那表面平静甚至有些逆反捣乱的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热情,有待教师去激发。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神经学家认为只要条件适合,学生就能够轻松快捷地学习。人类的大脑天生就可以在令人愉快的条件下高速运转。疲惫不堪、暴躁任性、注意力不集中、  相似文献   

2.
学生厌学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教师牢骚满腹,学生苦不堪言。学生对学习真的没有热情可言了吗?不,在那表面平静甚至有些逆反捣乱的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热情,有待教师去激发。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神经学家认为只要条件适合,学生就能够轻松快捷地学习。人类的大脑天生就  相似文献   

3.
吴月才 《辅导员》2010,(18):56-56
“友善用脑理念”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条件适合,学生就能够轻松快捷地学习。人的学习潜能是无限的,人类的大脑天生就可以在令人愉快的条件下高速运转。疲惫不堪、暴躁任性、注意力不集中、消极以及其他不良的行为都是由于大脑的不健康状态引起的。“友善用脑”可帮助改变这种状态,营造有益于大脑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就采用消极的处理方法或进行体罚,学生上课捣乱就向班主任告状,师生矛盾自然会因此而激化.学生内心会对教师这种粗暴的管理方式非常反感,与教师交往合作的愿望因此而降低,教学效果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情感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进入最佳状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教师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应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5.
品读     
<正>对天生的教师而言,热情就在他们身上:对利用教学法的老师来说,则可在学生的身上看到热情。但是,不管教与学,都是热情,一种是天生就有的热情者,另一种则是陶醉于热情而不可自拔者。——"天生的教师和利用教学法的老师只有一个相同点:他们都非常负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旁观者》一书中,以"旁观者"的身份向人们描述和展示了透过他独特的视角发现的"一些特别的人,以及他们的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工具性的学科.在一线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学生课堂情绪低落,轻视学习等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实大多数教师确实是在兢兢业业地备课、上课,却仍旧不能很好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其原因是复杂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导致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必须要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需求与学习需求,是否把握住课堂上的教学节奏,是否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是否把学生的发展真正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学习过程的驱动力,使学生变被动力为主动力,使他们更有自信心和创造精神,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数学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导.这就迫切地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8.
<正>本学期我接手一个新班级,发现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普遍质量偏低,如果是预习任务,能完成的,也就是三分之一。孩子们劳动能力,合作能力都很强,缺乏的是对学习的热情。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潜藏在孩子们心中的天生的学习种子以最饱满的状态发芽,长叶,是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以来,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通常一节课下来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只能听,状态好像在听书看戏一般,这样不但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处于停滞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本人从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研究已多年,在此根据自身实践和反思就如何实施"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掌握预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  相似文献   

10.
考试之前的复习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时期,各科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可是有不少老师反映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没有"要考试了"的紧迫意识.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在学生"疲劳"的状态下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明治"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明治"教学方法是用人们熟悉的快餐食品--三明治,来形象的表达穿插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变换学习和活动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有组织、互动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实观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明确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脱离这个基础,认知活动就无所依托。如果学生连整数乘、除法法则都未掌握,那么就不可能参与小数乘除法法则的推导。因此,相应的知识储备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之一。良好的学习心态,饱满的学习热情,也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假如教学只停留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教师不问,学生也不问,学生始终处在那种“要我学,不…  相似文献   

13.
<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极度活跃的状态,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记忆力。因此,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而不是在老师的监督、督促下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多互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英语的学习和应用中,在"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下达到教与学的结合。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学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沉重的负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趣"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地氛围中,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去思考、去学习、去感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愉快教学的实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最终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研究表明,在没有任何负担、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者大脑容易兴奋,思维较为活跃。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心理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非智力因素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和谐的情感氛围中愉快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天才源于兴趣,兴趣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海洋.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在学习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当学生对某一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动力.但没有天生就对数学感兴趣的人,也没有天生就对  相似文献   

17.
学习是一项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只有大脑所处的状态即大脑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间的协调达到一定的水平,学习才能够进行.而欲达到高质量的学习,就必须使大脑处在一个最适宜接受信息、理解信息、掌握信息、运用信息的状态,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学习状态.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效果截然不同.如果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就能对学习充满兴趣,主动学习.反之,处在消极状态,对学习无兴趣或为应考而被动学习,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甚至丧失学习信心.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必须要让学生具有最佳的心理状态.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形成自己最佳学习心理状态的关键时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最佳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最佳学习状态呢?  相似文献   

18.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努力把形式化数学的学术形态适当地改造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张奠宙教授把这一过程形象地称为由“冰冷”向“火热”的转化过程 .笔者认为 ,要形成学生“火热的思考” ,关键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 ,应从学生发展的心理逻辑、兴趣、需要出发 ,以促使学生动情、动口、动脑 ,动手和互动为目的 ,寻求知识的活性化 .1 设计需求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热情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饥渴状态下吃东西特别香 .学习也是如此 ,当学生求知欲望很迫切时 ,感官系统处于亢奋状态 ,必然会产生迫切的…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事只要有了兴趣,做起事情来就会事半功倍。学习也是一样,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变得很积极主动。当然,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靠教师后天培养和激发的。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那么,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在教学时,教师若能巧妙地"留白",必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想象力得到发挥,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创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