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愈与孟郊是驰名贞元、元和年间的著名诗人,当时有“孟诗韩笔”之誉。韩愈是诗文兼长的大家,文坛上交游极厂—,诗歌唱和者也很多。但诗中知音,却无如孟郊者。《旧唐书·孟郊传》称:“韩愈一见,以为忘形之契。常称其字曰东野,与之唱和于文酒之间。”翻检韩孟诗集,自贞元八年(792)到元和九年(814,是年孟郊去世)之间,韩孟之间的赠答诗有二十余首,联句十余首,共三十余篇。是同期中唱和最多的。 本文拟从考察韩孟交游入手,对他们各个时期的唱和诗进行考证与分折,以期为探索韩孟诗派的形成、队伍、风格等做些资料准备与初步尝试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冰心小诗是现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在诗中构筑的是一片温柔、祥和、安宁的世界 ,本文试从“温柔、微忧、含蓄”以及“不败的诗魂”等几个方面来揭开其诗“柔美”的面纱 ,让它能在新时期的晴空下重放异彩  相似文献   

3.
在中唐时期韩愈的园林诗大量产生,既有园林建筑自然发展的因素,又有山水田园诗歌自身演变的因素。韩愈的园林诗,在内容上拓宽了自汉魏六朝以来山水田园诗的表现范围,在题材和风格以及表现手法方面,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做出了很大贡献。韩愈的园林诗也影响了宋代园林诗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论韩愈酬赠诗的艺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韩愈诗歌的深入分析,认为韩愈的酬赠诗在艺术上的创新之处有三:一、破体为诗,无论短章还是巨制,皆从表达感情的需要出发,不受形式结构的限制。二、注重诗歌的叙事功能,通过对某些事件的叙述,表达出丰富的感情。三、语言奇险。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孙犁在小说《荷花淀》中塑造了一位从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抗日战士的水生嫂形象,但是找遍全文,找不到她的名字。其实,从水生嫂所处的时代、人们平时称谓习俗以及作品人物塑造等角度来探究,"水生嫂无名现象"都有它的普泛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唐韩愈诗派中的人物,从内容看,题材范围较狭窄,从艺术上看,其诗的艺术风格并不一致,但在作诗求奇上,与韩愈派诗人是相通的,大略言之,卢仝求奇有四端:一曰怪,二曰散,三曰拙,四曰俚。  相似文献   

7.
韩愈诗歌雄奇瑰伟,在中唐诗坛别具风采,对后代影响深远,但在接受过程中受到"非诗"之讥,被认为是"押韵之文".从韩愈诗歌刻画景物、人物的生动逼真、"以文为诗"的具体内涵等方面,论述了韩诗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是货真价实的"诗".韩愈的"以文为诗"实际上是诗文交融的必然结果,在诗歌流变史上,是文体变革内驱力作用下普遍性规律起作用的体现,具有永恒的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韩愈是较早把李白、杜甫相提并论的人。在韩愈的诗歌创作中,也不乏受李白豪迈俊逸诗风的影响,写出不少狂怪不羁、变幻开合的诗章。然而,韩愈毕竟是韩愈,就他生活的时代和个人所崇奉的哲学思想及其形成的审美风范,使得他不得不大致走着杜甫开拓的诗作道路。即以儒家诗学为其准绳的创作规则。这种创作规则,内容上注重国计民生,注重社会功用;写作上讲求对人情物态的描摹、刻画。一句话,这是一种求实、写实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9.
韩愈排佛,主要是利用《春秋公羊传》中的"华夷之辨"理论在佛教的宗教层面上反对佛教,很少涉及到佛教的义学即心、性等理论方面。韩愈与僧人交往并作序、赋、诗相赠的行为,不会影响其作为中唐时代排佛最猛的儒家知识分子的地位。韩愈排佛却在生活层面上与僧人交往的这种矛盾性是在佛教从宗教和哲学两个层面上影响传统中国的背景下,伴随着佛教本土化和华夏文明逐步容纳吸收佛教的进程中展开的。韩愈作为这个进程中感受冲击剧烈,表现也极为活跃的宋代理学兴起之前的儒家知识分子,所引起的争议也就更多。  相似文献   

10.
韩愈诗,多有汪洋恣肆之篇。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从写作方式上看,当与人所习论的以文为诗有关。但这里的“文”,内涵较广,除广义的散文之外.还应当包含赋这一文体的因素。清代注家朱彝尊、顾嗣立、方世举等注意到韩愈《南山诗》、《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用其韵》及诸联句诗在遣词造句及结构章法上明显地表现了与汉赋的写法相类似之处。人们在讨论韩愈以文为诗的时候,虽也言及其用作赋的手法写诗,但把以赋为诗作为专题来研究的,似属少见。文章借诸公之发轫,收拾绪余,整理成篇,欲证成韩愈以赋为诗之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