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落之果     
罗西 《中学教育》2005,(11):61-62
在某便利店门口,看到一女士掉了一元硬币,刚好滚到不远处的一个乞丐面前,他当时盘腿而坐,因为下肢残疾,所以他捡起那硬币,极吃力地高高举起来,要还给那女士。那女士微笑着,摆摆手,顺水推舟,就把一元钱给了那乞丐。我看到这一切,会心一笑,这是都市里的一幅即兴画卷,很美,还有淡淡的喜乐色彩,泛着些许的温暖。  相似文献   

2.
风落之果     
在某便利店门口,一位女士掉了一元硬币,刚好滚到不远处的一个乞丐面前,他当时盘腿而坐,因为下肢残疾,所以他捡起那硬币,极吃力地高高举起,要还给那位女士。女士微笑着,摆摆手,顺水推舟,就把一元钱给了乞丐。  相似文献   

3.
女儿今年六岁,我经常带她去散步,看到乞丐我会给她一元硬币让她去施舍。 有一天在天桥上我们又见到了一个老乞丐。我照旧掏出一元硬币给女儿,没想到女儿竟然拒收,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爸爸,奶奶说了,他有手有脚,可以去工作,一点也不可怜,是懒。”  相似文献   

4.
一枚硬币的价值很小、很小,有时候走在路上,看到地上的硬币,我们甚至不屑于去捡拾。然而,洛克菲勒却用一枚硬币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洛克菲勒,是美国的石油大王,19世纪的三大富翁之一。他一生至少赚进了十亿美元,捐出的就有七亿五千万美元。他虽然拥有亿万家产,但他平时花钱却十分节俭。有一天,他陪朋友到一家熟识在那家餐厅附近,他那个乞丐手朝行人乞讨。洛克菲勒:尔后,他满:“年轻人,你很有不应该靠乞讨度日。”乞丐感觉面前这个老人很面熟,乞丐惊讶地问:“你是?”洛克菲勒笑着说:“洛克菲勒,顿时,乞丐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洛克菲勒便…  相似文献   

5.
乞丐     
我看见一个乞丐,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是一个符合所有人想象的乞丐。他没有健全的四肢,原本应该是双腿的部分只是一对畸形的圆球。他匍匐着,用双手进行着费力地爬行,在地铁的车厢内乞讨,手里握着零星的几枚硬币,不知是一元钱还是一角钱。  相似文献   

6.
思维体操     
《少年文摘》2013,(5):110-112,57
老奶奶的硬币刘奶奶每天上午要去菜市场买菜,她总是在口袋中放一些硬币,在路上如果遇到了乞丐就会施舍给他们。这天,她遇到第一个乞丐时,把身上的一半硬币又加上1枚硬币给了他;当遇到第二个乞丐时,她把身上剩下的硬币的一半外加2枚硬币给了他;当遇  相似文献   

7.
乞丐的操守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走在街头,突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向他伸出了脏污不堪的手,红肿的双眼里露出的满是希望与乞求。屠格涅夫搜遍全身,也没有找出可以给他的东西,于是就握住那只脏手,诚恳地说道:兄弟,我真的很抱歉。”不料,那乞丐却满面笑容地回答说:谢谢,这已经够了。”除了衣食和金钱的施舍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真诚地对待和爱心的给予,这位乞丐在饥寒之中领悟并坚持这一点,实属不易。诗人于坚漫游西藏,在拉萨的街头,遇上一位乞丐向他讨要一毛钱,于坚给了他一元,他立即找给于坚九毛,唱喏一声“谢谢”便扬长而去,剩下诗人震惊在街头…  相似文献   

8.
高晶同学在她的日记中讲了一个故事——下午放学时她和同班几个同学推着自行车出校门,突然玉梅大叫起来:“我捡到钱了!”她们几个赶紧围了过去。看到玉梅只拣了一角钱时,同学们大失所望散开了。尽管玉梅提议明天早上交给老师,但很快遭到否决,因为孩子们认为六年级的大同学再做这种事别人会笑话的。结果,玉梅把这一角钱踢飞了。我不禁想起了那个沸沸扬扬的“一元钱事件”——李先生夫妇带着10岁的儿子在扬州万家福商城门前拾到一枚一元硬币,妈妈鼓励孩子把这枚硬币交给警察叔叔。孩子看到附近有“警察叔叔”在维持交通秩序,就把硬币放在他手…  相似文献   

9.
<正>1983年秋天,他从佛罗里达乡下来到纽约道尔顿中学读初中。有一天,校长带领学生们去博物馆参观。在经过一条街道时,他发现一个衣衫褴褛(lán lǚ)的乞丐(qǐɡài)坐在路边,身前放着一个敞口的杯子。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经过那个乞丐身边时,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枚一美元的硬币,像平日里投石子般,向那个敞口杯子里掷去。可惜硬币没命中,而是在发出"当"的一声后,蹦到了外边。响声惊动了老乞丐。虽然老乞丐知道有人在施舍,可他  相似文献   

10.
播种爱心     
星期天,我带女儿上街,看到一个肢体残疾的乞讨男孩,便从口袋里摸出2元硬币让她送去,她竟不情愿地说:“现在骗人的乞丐多的是,给他钱还不如给我买冷饮吃。”我说:“乞丐有骗人的,也有真困难的,他畸形的残腿可是装不出来的!”女儿这才把钱送过去,边走嘴里边嘟嚷个不停。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个农村小伙子来到大城市找工作,所带的盘缠都用完了,工作依然没有着落,于是不得不露宿街头。一天晚上,他蜷缩在人行道上打盹(dǔn)儿。这时,一个过路的女子以为他是乞丐,就扔给他一元钱。就在他即将捡起那张纸币的时候,他身边一个擦皮鞋的老婆婆却抢先一步拾起了它。"这钱是我的,是那名女子给我的!"小伙子气坏了,站起来与她争执起来。"那名女子为什么要给你钱  相似文献   

12.
可爱的单纯     
一位女生和她的男友一起经过地下通道,看见一个中年残疾乞丐向他们颤巍巍地伸出一只瓷碗。女生从口袋里掏出一元钱,正要放进去,被男友阻住。男友对她耳语:“都是骗子,不要。”但女生还是把那一元钱放进去了。男友为此一气之下,跟她分了手。这是我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我想稍作分析。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女生想捐出一元钱不是因为对方是乞丐,而因为他是残疾。乞丐是个中年人,如果不是残疾的话,他应该可以自食其力,没必要对这样的人进行施舍。女生和男友的分歧在于,这个乞丐是不是真残疾?如果是真的,男友可能不会阻拦,所以,他阻住女生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王文雅 《中国教师》2013,(20):11-11
<正>其实,"变异理论"早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本文旨在通过两个教学片段揭示"变异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一、一元硬币是圆柱体"认识图形"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认识圆柱体,即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及描一描等方法,对圆柱形物体的共同特征产生感性的认识。当我拿出一个一元硬币时,全班没有一个学生认为它是圆柱体;当我拿出10个一元硬币摞在一起时,学生都认为那是圆柱体,因为上下两个面是大小一样的圆形,且从上到下一样粗。这时,我拿掉2个一元硬币,问学生:"这时还是圆柱体吗?"学生回答:"是。"  相似文献   

1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看那些一角钱的硬币特别的碍眼,觉得那是身份低微的象征,是生活窘迫的暗示,总是固执地认为只有落魄失意的乞丐才会看重这一角钱的价值。每次买完东西,口袋里总是会有一些一角的硬币,  相似文献   

15.
那就是我     
乞丐坐在画家工作间的马路对面。透过窗户,画家为这个屈服于生活的压力、灵魂深处透出绝望的人画了一幅脸部肖像素描。他不拘泥于形似,而是作了一些重要的改动。他在乞丐浑浊的双眸中加了几笔,使之闪现出追求梦想时的不羁眼神;他拉紧了这个男子脸上松弛的肌肉,使之看上去充满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当作品完成后,画家把那个贫困潦倒的人叫了进来,让他看那幅画。乞丐并没有认出画上的人就是自己。“这是谁?”他问画家。后者笑而不语。接着乞丐看到画中人和自己有几分相像,于是犹豫地问道:“这是我吗?这个人会是我吗?”“这就是我眼中的你…  相似文献   

16.
乞丐     
王蕊是一名小学生,每日放学,她都会忐忑不安——原来校门口有不少乞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有的甚至缺肢残腿,从开口破布中钻出。一有人经过,他们便恸声哀嚎、挤出泪水。多么可怜的人哪!我怎么忍心头也不回地冷漠对之?我怎么能心安理得的用着零用钱而一分不给他们施舍?把我仅有的一元钱给他?那我不就身无分文了?我怎么能这么想?谁更需要钱?当然是他们!于是,每每,王蕊掏出一元钱,走近乞丐,"当"  相似文献   

17.
小狗与乞丐     
一位富翁家的狗跑丢了,在电视台发了一则启事:有狗丢失,归还者,付酬金一万元,并付有小狗的一张彩照占据了大半个屏幕。送狗者纷纷不断,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说,肯定真正捡到狗的嫌给的钱少,那可是一只纯正的爱尔兰名犬。于是富翁把酬金改为两万。一位沿街流浪的乞丐在公园长椅上打盹时捡到了那只狗。乞丐第二天一大早就牵着狗准备去领那两万元酬金。当他经过一家百货公司的墙体屏幕时,又看到了那则启事,不过赏金已变成三万元。乞丐又折回他的破窑洞,把狗重新拴在那儿,四天,悬赏额果然又涨了。接下来的几天里,乞丐没有离开过这只大屏幕…  相似文献   

18.
妙语     
一个寒冷的冬天,在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盲人乞丐,他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一天,一位诗人路过乞丐的身旁,乞丐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改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乞丐又碰到那诗人,便很奇怪地问:“你究竟给我写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出了牌子上所写的句子:“春天快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乞丐还是那个乞丐,只是改变了牌子上的几个字,同情和施舍的人就多了。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  相似文献   

19.
“给永远比拿快乐。”我不清楚是哪位先哲所说但我相信,它是对的。 夏天很热八月更是酷暑。那天我从乐理老师家回来,骄阳似火。我一边骑车一边寻找冷饮店。忽然,我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个蜷在墙角的老人。准确地说,是个老乞丐。 他的面前放着一个瓷缸……很长时间以来我在路过每一个乞丐的时候,都会在他的瓷缸中放下一枚硬币或一张纸币。 我下车准备过马路,对面有一家冷饮店。来往车辆川流不息,我看了看那家冷饮店,想着买苹果汁还是可乐。我又看到了那个老乞丐。阳光射在他脸上,生活的坎坷让他麻木了。他的嘴唇干裂了,他一定非常渴,非常!  相似文献   

20.
蒋光宇 《下一代》2013,(10):1-1
斯路肯夫是前苏联的伟大文学家。有一天他在公园里散步时,看到角落里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乞丐很羞怯,鼓足勇气才伸出行乞的双手。大多数路人对乞丐视而不见。有的甚至还指指点点,这让乞丐伸出去的双手更加颤抖。斯路肯夫非常同情乞丐,心想一定要给点钱,至少能让其饱餐一顿。可是,他搜遍了全身也没有找到一分钱。望着乞丐充满期待的双眼和颤颤巍巍的双手,他感到十分过意不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