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姜平 《现代语文》2009,(9):62-65
《红楼梦》与《镜花缘》是清代小说中高扬女性意识的两部杰作,曹雪芹、李汝珍都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男尊女卑这个传统的社会制度,在肯定女子的价值优于男子的基础上,对传统意识形态中男尊女卑的性别观进行挑战。本文主要从挑战男尊女卑性别制度具体内容的不同对《红楼梦》、《镜花缘》展开比较。  相似文献   

2.
《镜花缘》“妇女问题”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李汝珍继承了明末清初以来世情小说彰显女性的传统,精心塑造了一批才华出众的女性形象,作品中所体现的男女平等、尊重女权等思想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总的来看,作品所体现的主要还是男性意识,作者的女性观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作者刻意炫学,忽略了对人物形象本身的刻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多刻板、单一,缺乏个性色彩,更没有主体意识可言,对女性命运的表现也缺乏《红楼梦》那种刻骨铭心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镜花缘》是两部具有浓厚虚无思想的作品。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切入文本,会发现二者的虚无思想既有相似处,也有相异之处。导致两部作品虚无思想的直接原因是矛盾的女性观,而男性观的羁绊,是穷愁失志下社会地位无法达成的曹雪芹、李汝珍虚无思想产生的深层原因。然而两位作者不同的女性观与受男性观羁绊的程度不同,加之生活经历的差别,导致两部作品的虚无思想也存在相异之处,使两部作品呈现出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氓》与《美狄亚》是中西文学史上最早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它们细致地刻画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不自由、不平等的地位的现象,谴责了夫权统治对女性的凌辱,塑造了善良忠贞、刚毅反抗的妇女形象。在艺术表现上,两部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但雷同中又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与《镜花缘》均意在"昭传"女子之事迹,题材相同,作者也都具有比较进步的女性观。曹雪芹重在表现女子的才情,揭示她们悲剧的命运;李汝珍则要彰显女子的才学,重在显现她们的学问,于是作品展示出迥然不同的两种写法,引来了后世读者两种截然相反的阅读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傲慢与偏见》和《飘》的作品文本出发,以两部作品的主人翁即伊丽莎白和斯嘉丽为探讨核心,对两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女性思维独立、事业独立意识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发现两位主人公身上还存在幽默智慧的反叛与追求人生自由的反叛。最终得出虽然两部作品所表现女性意识的面不一样,但都拥有同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薛娇 《考试周刊》2015,(1):21-22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及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社会地位及女性独立意识觉醒两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赛珍珠在其代表作《大地》中深刻揭露了儒家思想之糟粕,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支配下的父权和夫权制度。《大地》中描写的杀婴的恶习剥夺了女性的生存权,裹脚的陋习剥夺了女性的行动自由权,包办婚姻和纳妾的习俗剥夺了女性追求幸福的权利。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她父母的婚姻让她认识到父权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从而构成了她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之成因。我们惟有客观公正地看待儒家文化中的流弊与渣滓,认真地加以修正与改造,才能完成更高层次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和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女性自我独立意识觉醒后不同的自我救赎和不同的前途。  相似文献   

10.
郎婷婷  李辩 《海外英语》2014,(11):185-186
简·奥斯汀是18世纪英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明星,也是那个时代女权主义的代表。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简·奥斯汀更关注女性及女性问题,她的小说都以女性为中心人物。《爱玛》被认为是她最成功、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主要揭露了当时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对父权社会是一种抵抗。该文通过对小说故事和两位女主人公性格的分析,阐述简·奥斯汀女权主义意识在其作品《爱玛》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镜花缘》作者身份及创作意旨的多元性、创作特征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决定了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镜花缘》的思想艺术总体成就虽不及《红楼梦》、《水浒传》等书,但在不少方面有独到之处,是小说史上一部理想与现实结合,融知识性、奇幻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大创新意义的“别开生面”之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镜花缘》一书中的谦敬语进行搜索整理考察,发现人们的言语行为中主要出现的谦敬修辞有比喻、借代、用典、仿拟、夸张五种修辞格,使用谦敬修辞可以贴切地表意,使语言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3.
淡漠与消耗:王小波小说中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个孤零零的现象”,王小波小说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质地。论文对王小波小说中的“性”进行分析,认为与通常在弗洛伊德“性解放”视阈中编织的“性”叙事不同,王小波小说中的“性”是在福柯“从性中解放”的意义上写出的,它关涉的是游戏、快感和主体的自由,它以其无目的“消耗”来反抗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以其对“虐恋”游戏的呈现来戏弄权力,揭示权力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4.
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农村小说的多重主题主要表现为阶级解放、民族解放与个性解放的多重变奏,以前二者为主要基调,并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后者虽较为隐蔽,但同样显示了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李汝珍自称其《镜花缘》"花样全翻旧稗官"。《镜花缘》的新创,在于以笔记改造章回,融摄章回之形式与笔记之体性,形成了章回体的"著书者之笔"。《儒林外史》是思想家的小说,《红楼梦》是诗人的小说,我们不妨讲,《镜花缘》是学者的小说。衡量《镜花缘》新创之合理与否,其标准不是现代人的现代小说观念,应该是以古代小说文化的视域,将其放置在中国古代小说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评判。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今战争小说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这些战争女性在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常常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异数;在中国现代战争小说中是通过革命战争寻求妇女解放的榜样;在中国当代战争小说中则是按照男性标准塑造出的女英雄。透过中国古今战争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可以解读男权社会对于战争女性不无苛刻的道德和情感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今战争小说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这些战争女性在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常常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异数;在中国现代战争小说中是通过革命战争寻求妇女解放的榜样;在中国当代战争小说中则是按照男性标准塑造出的女英雄。透过中国古今战争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可以解读男权社会对于战争女性不无苛刻的道德和情感要求。  相似文献   

18.
姚木兰是林语堂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京华烟云》中的人物,林语堂通过对姚木兰的刻画阐释了他对中国人文品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小说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女性意识的增强和女性自传性的书写。在文中的直接表现即是对源于女性生命意识深处的个人记忆以及个体经验的历史回顾及现实叩问,这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女性解放的深入以及女性的与时俱进。文中仍然潜隐着一些传统性的因子,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女性难以走出的一个怪圈。  相似文献   

20.
古典文学的现代研读存在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两种不同路径。京派以现代批评的方式介入古典文学,在批评测度及其表述、批评方法、批评视域上都显示出文学批评进入“现代”之后的鲜明特色。在这种古典与现代的对话中,京派批评家立足民族审美传统、同时积极将文学和文学批评推向现代的思考和实践,迄今仍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