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报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免费报纸专指那些定期向社会大众免费发放的,以刊载新闻信息和广告为主的印刷出版物.①地铁报是免费报纸的一种,现在免费报纸发展尚不完备,免费报纸通常被等同于地铁报.目前普遍公认199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推出的<地铁报>是世界上第一份免费报纸,中国的第一份免费报纸是2004年3月16日上海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发行的<Ⅰ时代报>,这些免费报纸实际上都是地铁报.  相似文献   

2.
李冀 《新闻前哨》2014,(2):60-61
在新媒体已高度发展到自媒体时代的今天,免费地铁报成为传统媒体寻求发展突破的路径之一。纵观国际国内.免费地铁报以其特有的优势拥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稍加考量即可发现,  相似文献   

3.
陶丽 《新闻爱好者》2011,(19):14-15
1995年世界上第一份免费地铁报"Metro"在瑞典诞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铁报作为一种新型的报纸种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广泛的影响。2003年上海出现了大陆地区的首份免费地铁报《I时代报》,这份由计算机报转型而来的地铁报曾一度引发关于国内免费报纸的大讨论。2008年7月,当时国内的4家地铁报——上海的《I时代报》、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1日,南京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以后我国大陆第六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未来几年,我国还会有更多城市把建造地铁纳入其建设计划之中。伴随地铁发展,一种专门在地铁站等交通站点发行的免费地铁报纸成为近年来新兴的报纸类型。免费报纸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具有产业属性的免费新闻纸。  相似文献   

5.
胡欣 《新闻实践》2010,(5):28-31
近年来,地铁免费报作为传统纸媒嬗变而来的新媒体,已进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人们的视野。 继我国第一份地铁免费报《I时代》报2003年在上海诞生后,今年1月22日,在同一座都市里又出现了"同质"的地铁免费报纸——《新民地铁》。《新民地铁》的成功发行,将会对免费报"寄生"地铁通路的法则带来什么影响?在《I时代》报"独食"免费报业商业利润的状态改变后,  相似文献   

6.
香港免费报纸的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劲松 《新闻界》2006,(4):37-38
在香港报业市场上,免费报纸比内地出现更早、竞争更加激烈,分析和借鉴香港免费报纸的经营策略,对内地报业竞争会有所启发。在过去的十年里,免费报纸已经成为全球出版产业中发展最迅速的部分之一。在报业竞争十分激烈的香港,继2002年瑞典的地铁国际公司创办地铁报《都市日报》之  相似文献   

7.
刘子欣 《新闻世界》2014,(4):315-316
本文以《东方卫报》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免费报纸的属性说起,涉及地铁报做为免费报纸的本质内涵。以《东方卫报》做为调查实例,探讨地铁报刊和传统纸媒在办报定位、内容选择、读者定位、广告经营及报刊发行管理五个方面的差异,由此从各方面归纳出地铁报刊在今后发展的着重之处。  相似文献   

8.
地铁报的价值与地铁经济相互作用有四个特征——第一,地铁报在地铁经济中拥有钻石般的使用价值。地铁报往往被视为免费报纸,因此不值钱,其实恰恰相反。就如空气和阳光一样,各类信息从地铁报被人们免费获取、消化并回到地铁经济中被使用,地铁经济参与者的形象也被日新月异地改变,地铁新商  相似文献   

9.
周继山 《中国记者》2012,(1):100-101
传统报纸在日益受到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冲击的同时,另一个竞争对手是国内市场正在萌芽的免费报纸。目前大规模发行的免费报主要还是以地铁报的面目出现,故本文将地铁报作为免费报纸代表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地铁报的出现为日益委顿的传统报业增加了鲜活的血液。作为在地铁封闭区域内发行的免费报纸,地铁报独特的发行渠道、营销方式令人瞩目,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值得探索。本文以国内外地铁报为例,简要分析地铁报品牌文化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出版经济》2002,(3):58
据香港有关媒体报道,香港地铁为吸引更多的市民乘坐地铁,自今年起香港地铁开始派送一份以30岁以下女性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免费日报,内容包括香港本地以及国际新闻、财经、体育、娱乐与艺术等。在香港地铁办该免费报纸的办报权,由一家瑞典公司取得,该公司为办地铁免费报纸,将专门成立一支数十人的办报队伍。  相似文献   

12.
苏堃 《新闻传播》2010,(6):85-85
在传统报业面临重重压力、步履维艰的时候,一种可在地铁等公交场所免费、随手获取的免费报纸却异军突起.在短短几年时间内风行国外各大主要城市。尽管如此,免费报纸面临着巨大挑战,其生存和发展仍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地铁报的出现为日益委顿的传统报业增加了鲜活的血液。作为在地铁封闭区域内发行的免费报纸,地铁报独特的发行渠道、营销方式令人瞩目,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值得探索。本文以国内外地铁报为例,简要分析地铁报品牌文化的塑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地铁报、免费报纸等概念在业界议得很热,有地铁或正在建地铁的国内城市,几乎都在酝酿地铁报,有人甚至认为免费才是报纸的出路。在创办中国内地第一份地铁报——i时代报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必然有些思考与因此而来的行动,未能称之为理论,就是一些断想的  相似文献   

15.
从2003年8月27日上海的I时代报进入了地铁,至此已经有8年的时间了。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张地铁报的经营者,我们对地铁报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有着许多的感悟。首先,在我看来,免费报纸有三大要素。第一发行、第二内容、第三广告。免费报纸的发行比传统报纸的发行更难,这其中是非常讲究的。比如,发行点选择哪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下地铁的兴建,以地铁报为主体的免费报纸在我国方兴未艾.与其刚出现时被认为会对传统报纸造成冲击的观点不同,在新媒体环境下,免费报纸所独有的优势可以给正在遭受新媒体转型之苦的报业带来新的途径;结合国内的媒介环境分析,免费报纸竞争策略的探析对新时期免费报纸出版经营和报业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报纸方兴未艾。更多的地铁报纸采取免费取阅的发行策略,企图吸引更多的受众,依靠广告版面获取利润。然而,这样的免费策略真的有效吗?是长久之计吗?在内地报纸竞争白热化加剧,报纸发行出现拐点,报业市场走向细分,媒体传播走向分众的背景下,不从根本上改变经营观念的地铁报,无非是传统报纸的另一次复制,而这种复制注定前途未卜。本文基于经济学本量利分析,指出地铁报粗放发行模式发行存在的问题,强调有效发行,试图提出改善地铁报发行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地铁报的价值认知和空间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兴媒体冲击下,报业颓势尽显.在此背景下,作为免费报的主流形态,地铁报的发展吸引人的目光,一方面,欧美地铁报已初具规模,成为欧美报业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在于地铁报不同于其他报种的运作模式.其潜在运营价值和空间有待发掘.  相似文献   

19.
祝和平 《今传媒》2009,(6):37-38
一、传统报媒遭遇寒冬免费报刊来势凶猛 1995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出现了依托地铁面向大众的免费报纸《都市日报》.此后,《都市日报》成为全世界最大、扩张最为迅速的免费报纸集团.这种依托地铁派送发行方式带来的成功,引起世界各大传媒的纷纷效仿,免费报纸逐渐风靡全球.其中尤以法国的免费报刊最为强势,达到平均每5份报纸中就有一份免费报刊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地铁报以免费模式抢占受众、以廉价广告挤占市场,对传统报业的冲击犹如一场“地震”.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传统纸媒急需创新经营模式、发力新媒体领域,才能有效应对地铁报,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