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俾斯麦是德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能对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建立和崛起产生重大的影响,与其性格因素是分不开的,尤其在德意志统一进程中,俾斯麦的性格特点几乎影响着全部过程的方向和进展,本通过剖析俾斯麦的性格特点对德意志统一进程的影响,揭示了历史人物的个性因素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俾斯麦利用德国的内战的成果,在北德意志联邦作好战争准备之后,就挑动对法战争而后发制人,俾斯麦达到了目的,打败了法国,统一了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这是一个特种的革命”。德意志帝国就是这一革命的产物,俾斯麦功不可没,但他对法国攻城略地,勒索空前的巨量赔款,结下民族仇恨,播下新战争种子的罪过,应该受到严厉批判。  相似文献   

3.
论俾斯麦统一德国过程中的外交策略邢来顺关键词德国,俾斯麦,外交30年战争后,德国的统一已“不光是德国的问题”①,而是一个牵涉到欧洲政治格局变化的国际性问题。换言之,德国要统一,不仅要具备必要的内部条件,而且必须在国际上得到其它欧洲列强的首肯或排除它们...  相似文献   

4.
普法战争中的俾斯麦蔡秉颀1862年,正当德意志经济发展把统一问题重新提上日程时,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他的政治抱负是由普鲁士完成德国统一。在当时能够和普鲁士争夺领导权的只有奥地利,打败奥地利,把奥地利排除于德意志以外,成为统一成败的关键。但这一任务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客观阐述了德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选择了普鲁士,普鲁士选择了俾斯麦,俾斯麦缔造了近代德国。并由此得出“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国家统一的前提是民族统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前提是什么?为什么德意志封建大邦普鲁士能够统一德国?为什么贵族出身的俾斯麦会成为德意志统一运动的代表人物?俾斯麦统一德国为德意志民族的发展留下了什么后果?本文就这些问题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俾斯麦认为德意志的统一必须在普鲁士的领导下进行。他了解到德意志的强邻俄国和法国都不希望德国统一,而在德意志内部,奥地利一定会同普鲁士拚死争夺统一的领导权,因此,普鲁士要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大业,非以武力和战争为后盾不可。1862年他在议会上说“德国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当前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用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有铁和血”。他撇开资产阶级和议会的反对,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加紧扩军备战。他认为只要实现了统一,资产阶级就会拜倒在他的脚下。俾斯麦扫荡了阻碍德国统一的内外敌对势力,迅速走上了以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自从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德国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直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鲁士才出现了有利于德国统一的形势,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在现实政治的原则下,运筹帷幄,通过普丹战争,普法战争,最终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俾斯麦在担任普鲁士首相时期,运用了一系列高超的外交策略,先后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国家的最终统一。与此同时,意大利也通过阶段性的努力实现了统一。虽然俾斯麦时期的德意关系对欧洲大陆整体国际形势的影响与其它列强相较稍显微弱,但对于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而言还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外交努力达到某种目的,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运用灵活、巧妙的外交手段,积极争取分化、孤立敌国,各个击破。外交努力在德意志统一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出生于普鲁士王国一个中上等容克家庭。1862-1890年间出任普鲁士王国宰相及外交大臣,并于1871-1890年兼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和外交大臣。俾斯麦执政期间,推行“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并使统一后的德国逐步确立起在欧陆的霸权,从而使他成为容克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因此,本文就从俾斯麦“铁血政策”的形成、实践、结果及其评价诸方面作一初步的探索,以求正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德意志统一大潮中,出身于资产阶级的拉萨尔,却担任了“全德工人联合会”主席,而后违背马克思、恩格斯的意愿。选择了与俾斯麦的合作,客观上推动、加速了德意志的统一。拉萨尔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其对德意志民族统一任务的认识、民族主义的影响及其贵族式的英雄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13.
张也 《历史学习》2010,(3):14-15
经过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德国统一大业告成,收50亿法郎赔款,夺阿尔萨斯和洛林;而拿破仑三世第二帝国寿终正寝,割地赔款。普法战争中拿破仑三世首先对德宣战,但战争的实际导演却是俾斯麦。普法战争只不过是俾斯麦精心策划统一三部曲的终篇,是普法之间的一场决斗。俾斯麦为何要打这场战争呢?  相似文献   

14.
俾斯麦与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创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俾斯麦与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创立许永璋,于兆兴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制度,起源于近代德国.它的创立,与俾斯麦的名字是分不开的.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本文不准备对俾斯麦进行总的评价,仅打算从一个侧面,即他在创立...  相似文献   

15.
普法战争爆发于1870年7月。普鲁士和法国两国统治阶级共同挑起了这场战争。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决心通过对法战争,实现德国统一,并建立德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而法国统治阶级害怕自己的邻边出现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德国,也不断干涉德国。因此法国和普鲁士两国统治阶级都迫不及待地想同对方交战,双方都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 1 9世纪 50~ 60年代德国经济发展的概况 ,说明了德国统一的客观条件以及“铁血宰相”俾斯麦对德国统一所做的贡献。德国的统一 ,为其日后走上世界强权之路奠定了基础 ,并开始进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德意志民族争取国家统一的斗争 ,延续了 30 0多年 ,到 1871年俾斯麦领导的德意志帝国成立 ,才算告一段落。德国从一个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国家成为统一的帝国 ,从一个备受强邻欺压的对象突然间上升为欧洲强国 ,俾斯麦对德意志民族说来代表着一种成功的道路。但是 ,俾斯麦的成功是否像一些历史学家所渲染的 ,是“以黑格尔的意义上自身完成了历史的法则” ?或者一些苏联史学家所斥责的 ,是“狂热的反动容克”“为加强反对势力统治”所作的努力 ?很显然 ,这是两种完全对立的观念。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史学界已经抛弃了这种绝对化的观点 ,…  相似文献   

18.
俾斯麦不是自己想当然的要东和俄国,而是俄国、德国的现实要求俾斯麦这样做。所以,对俾斯麦外交政策,只能在实现这个目标的代价和效果范围内进行评析。从这一视角看,俾斯麦已出色地完成了地缘政治基础上的外交任务。  相似文献   

19.
名相俾斯麦     
俾斯麦是普鲁士、德意志帝国乃至整个欧洲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统一了德国,并维持了德国的稳定,使德国成为欧洲大陆第一政治大国。  相似文献   

20.
胶州湾在德国“世界政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期,德国在经历了资本主义急速发展阶段之后跻身于列强瓜分世界的行列,出兵侵占胶州湾是德国进入帝国主义全盛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俾斯麦大陆政策背景下的殖民政策与威廉二世“世界政策”指导下的社会帝国主义政策进行比较和分析,阐明德国侵占胶州湾与德国实施舰队计划及海军战略的关系,为认识这一时期的德国对华政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俾斯麦大陆政策背景下的殖民政策对俾斯麦在殖民问题上的立场及其变化,史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俾斯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德国获取殖民地采取了怀疑、消极甚至完全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